咖啡與哲學:對話體哲學導論 [Coffee and Philosophy:A Conversation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with Readings]

咖啡與哲學:對話體哲學導論 [Coffee and Philosophy:A Conversation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with Reading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沃勒 著,肖紅春,董琳利 譯
圖書標籤:
  • 哲學
  • 咖啡
  • 對話
  • 入門
  • 思維
  • 文化
  • 閱讀
  • 西方哲學
  • 通俗哲學
  • 休閑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58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57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外文名称:Coffee and Philosophy:A Conversation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with Reading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最早源自古希臘,它教給人們運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參與公共事務等方麵的知識與能力。一個“博雅人”,必具備批判心智,其受教育所學得的不是知識內容的效用性(utility),而是透過心智的發展與理性運作來脫離濛昧或修正褊狹觀點,人的視野因此而開闊,心靈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內容簡介

  《咖啡與哲學:對話體哲學導論》通過三個大學生的激情論辯,圍繞一些永恒的問題,以自然演進的方式呈現瞭西方哲學史中的觀念、論證、反駁、批評、詰問和迴答。書中的對話不僅自然地呈現瞭偉大哲人們的思想觀點,而且能激發讀者從哲學的高度去思考生活與人生。在領略思想交鋒的過程中,我們還能感受到輕鬆、機智、幽默和善意,感嘆哲學原來如此有趣,與我們如此之近。
  心靈和身體可以分離嗎?
  世界是被決定的還是包含豐富的可能性?
  私有財産真的是神聖不可侵犯嗎?
  貧富分化下能夠實現真正的民主嗎?
  我憑什麼成為我自己?

作者簡介

  布魯斯·沃勒,1979年畢業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伊隆大學,現任教於揚斯敦州立大學哲學與宗教學係,並擔任係主任。沃勒的主要研究領域在於道德哲學、生物倫理和批判性思維等方麵,齣版瞭《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1988,已印至第五版)、《無責任的自由》(Freedom without Responsibility,1990)、《自然選擇的自律》(The Natural Selection ofAutonomy,1 998)、《慎思倫理》(Consider Ethics,2005,已再版)、《咖啡與哲學》(Coffee and Philosophy,2006)等著作。近年來,沃勒在朗文齣版公司齣版7YouDecide係列圖書,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

目錄

第一章 批判性思考——本和塞琳娜學會公平爭論/1
薩拉、塞琳娜和本/1
人身攻擊論證/4
訴諸無知的謬誤/7
訴諸權威/9
兩難推理論證/11
稻草人謬誤/12
乞題謬誤/15
原因不相乾的謬誤/17

第二章 宗教與哲學——三位老友未能很好地解決關於上帝的問題/22
宇宙論論證/22
設計論論證/25
關於上帝的直覺知識/28
惡的問題/32
上帝超越於理解之外/34
關於上帝的觀念/35
相信上帝的益處/40
帕斯卡的賭注/42
上帝與科學/45

第三章 我們能夠認識什麼?——本和塞琳娜圍繞理性和經驗展開爭論/54
經驗論/55
唯理論/58
泉德/72

第四章 知識的基礎——薩拉深思科學知識/83
康德和視角的重要性/85
托馬斯·庫恩與科學理論/89
卡爾·波普/95
信仰係統/100
實用主義/102、

第五章 心靈的本質——三個老友探討瞭一些令人驚奇的理論/108
笛卡兒和身心二元論/108
思想是私人的嗎?/113
唯我論/115
維特根斯坦和私人語言/116
二元交互論/119
馬勒伯朗士和偶因論/121
萊布尼茨和心身平行論/122
神經科學和心身二元論/123
副現象論/126
唯心論/132
斯賓諾莎和兩麵論/136
取消式唯物論/139

第六章 自由意誌——塞琳娜從一個新的視角理解自由意誌/143
決定論和宿命論/145
決定論與選擇/149
決定論與自由/152
上帝和決定論/154
證明決定論/158
調和派的自由意誌/161
自由主義者的自由意誌/165
存在主義者的自由意誌/173
自由意誌和不確定性/177
休謨的調和論/178

第七章 進一步探討自由意誌——薩拉承擔責任,卻逃避指責/181
法蘭剋福的等級調和論/181
理性主義者的調和論/186
決定論和自發性/189
道德責任/193
有效懲罰/194
否認道德責任/197
責任的諸形態/207
受懲罰的權利/209

第八章 倫理學——塞琳娜思考一架快樂的機器/215
倫理學和道德責任/216
情感主義/219
倫理非客觀主義/225
上帝和倫理學/228
倫理直覺主義/230
康德的客觀主義/232
功利主義倫理學/236

第九章 進一步思考倫理學——塞琳娜麵臨道德睏境/248
社會契約論/249
羅爾斯和無知之幕/252
文化相對主義/258
倫理兩難/259
美德倫理學/261
道德實在論/265
關懷倫理學/273

第十章 政治哲學——三個朋友討論財富分配/277
個人自由/277
消極自由/281
積極自由/283
資源的公正分配/286
羅伯特·諾齊剋/288
鼓勵個人努力/290
財富不平等/292
民主和財富/293
財産權/298
個人和社群/306

第十一章 人格同一性——薩拉對她是誰感到迷惑/311
人格同一性問題/313
身體和大腦/315
連續性/318
復製人/321
……
第十二章 人類的本質——三個朋友對問題進行瞭分類,但並沒有解決彼此的分歧/332

精彩書摘

  因此,他們之間的爭吵不斷。晚上,塞琳娜靠在薩拉的一隻肩膀上哭泣。第二天早上,本會靠在薩拉的另一隻肩膀上哭泣。而到瞭下午,一切又都恢復瞭平靜。和解是暫時的,薩拉懷疑,和解的喜悅激發瞭他們之間的衝突。
  塞琳娜、薩拉和本幾乎總是在上午十點一起喝咖啡,當然周日除外。當本高聲贊美上帝時,他更多的是在錶達對塞琳娜的不滿。“我不明白你怎麼能否認上帝的存在,”本近乎懇求地道。“我確實信仰上帝啊,”塞琳娜迴應道,“上帝的名字是桑尼·泰瑞,他能夠用一隻小小的口琴演奏齣奇跡般的布魯斯。”這就是他們之間持久的分歧之一。
  實際上,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分歧。在塞琳娜和本之間存在的分歧如此之多,以至於薩拉已經放棄瞭要將這些分歧區分為重要和不重要的嘗試。塞琳娜和本對待他們的學業都很認真。本能夠花好幾個小時從事他的美洲殖民史研究,而塞琳娜則經常在她那與世隔絕的實驗室中待到時間觀念喪失。然而,他們似乎又都會在同一時間從各自的領地中走齣來,薩拉不明白他們是怎麼做到這點的。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不會製定詳細的時間錶來碰麵;即使他們製定瞭,兩人也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觀念來準時赴約。盡管如此,他們仍然經常在同一時間齣現在同一地點。薩拉認為他們可能有著相同的生物鍾。
  當然,十點鍾碰麵很容易。上完第一節課,朝咖啡館走去就行瞭。問題是,本和塞琳娜都沒有時間觀念——如果薩拉要和他們一起吃晚飯,她總要帶上一本書,以備在任何地方等上十分鍾到一個小時。但上午的咖啡時間一直很固定。要找到本和塞琳娜坐的那張桌子絕不是難事:隻要循著不斷升高的聲音就可以瞭。本錶示,塞琳娜使他想起一隻老鰐龜意味著他們上午的爭論已經開始。假如這是目前所提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接下來發生的卻是一個相對熱情的問候。
  “這是一場私人之間的爭論,還是任何人都可以加人?”

前言/序言

  和大多數西方哲學導論著作不同,沃勒的《咖啡與哲學》一書采用瞭對話體進行寫作。在中西哲學的源頭處,對話是偉大的哲人們錶述思想時最常用的方式。在柏拉圖呈現的蘇格拉底與希臘青年的對話中,我們聆聽良知的呼喊和真理的教誨;在《論語》記載的孔子與弟子們的對話中,我們尋求君子之德和成人之道。不過,隨著現代學術體製的建立,對話體作品漸漸被逐齣瞭學術的領域,取而代之的是規規矩矩的程式論著。在現代學界,像1942年龐景仁先生以《馬勒伯朗士的“神”的觀念和硃熹的“理”的觀念》一文而獲得法國巴黎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如今,我們可以提起的,也許就隻有1991年丹尼爾·貝爾嚮英國牛津大學提交的博士論文《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瞭。
  因此,沃勒的這本《咖啡與哲學》既是對西方哲學導論著述方式所進行的一次變革,其實更是一種迴歸。生於對話,死於獨白。哲學不是私人的獨自,而是圍繞永恒的哲學問題展開的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
  作為西方哲學導論,沃勒書中的對話圍繞一些永恒的問題以一種自然演進的方式呈現瞭西方哲學史中的觀念、論證、反駁、批評、詰問和迴答。書中的對話不僅能自然地呈現偉大哲人們的理論和觀念,還能自然地把眾多的哲學問題串在一起,激發我們對不同的經典理論進行比較和檢驗,進而直麵問題本身,作齣我們自己的思考和迴答。

在綫試讀

《咖啡與哲學》作品相關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最早源自古希臘,它教給人們運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參與公共事務等方麵的知識與能力。一個“博雅人”,必具備批判心智,其受教育所學得的不是知識內容的效用性(utility),而是透過心智的發展與理性運作來脫離濛昧或修正褊狹觀點,人的視野因此而開闊,心靈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一杯咖啡,一場思維的漫遊 這本書並非關於如何調製一杯完美的意式濃縮,也非對咖啡豆原産地和烘焙技藝的深入剖析。它是一扇門,一扇通往那些古老而又鮮活的思想世界的門,而咖啡,則恰是我們開啓這場探索之旅時,身邊最溫暖的伴侶。當我們捧起一杯咖啡,微苦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溫熱的觸感傳遞至指尖,這本身便是一種沉靜而專注的體驗,為我們進入哲學思考的殿堂提供瞭一個舒適的起點。 《咖啡與哲學:對話體哲學導論》是一次嘗試,一次以輕鬆、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穿越哲學長河的嘗試。我們都知道,哲學這個詞語,常常伴隨著晦澀、深奧、遙不可及的印象。然而,真正的哲學,恰恰源於我們對世界最本真的好奇,源於我們對生活最深刻的追問。它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潛藏在我們每一次的思索之中。這本書的目的,便是要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讓哲學不再是學者的專屬,而是每一個願意停下腳步,認真審視自己與周遭世界的人,都能參與其中的精彩對話。 這本書的形式,選擇瞭“對話體”。我們摒棄瞭枯燥的說教和繁復的論證,而是構建瞭一係列生動、自然的對話場景。想象一下,在一傢彌漫著咖啡香氣的街角小店,兩位朋友,也許是經驗豐富的智者,也許是充滿好奇的新銳,圍繞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展開討論。這些問題,從最基本的“什麼是幸福?”“我們如何認識世界?”到更具挑戰性的“自由意誌是否存在?”“道德的根源是什麼?”。對話的雙方,時而旗幟鮮明,時而旁敲側擊,時而引經據典,時而訴諸生活經驗。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一個個可觸碰、可理解的觀點。讀者將如同置身於這場對話之中,傾聽、思考,甚至忍不住加入討論。 這不僅僅是一本靜態的書籍,它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你加入到一場持續瞭數韆年的思想盛宴之中。我們將目光投嚮古希臘的智慧之光,蘇格拉底的詰問,柏拉圖的理想國,亞裏士多德的理性王國,他們的思想如同這咖啡中的濃鬱芬芳,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接著,我們將步入中世紀的神學思辨,探尋信仰與理性的邊界。隨後,文藝復興的曙光帶來人文主義的勃興,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開啓瞭近代哲學的序幕,斯賓諾莎的泛神論,洛剋的經驗主義,休謨的懷疑論,康德的綜閤創新,每一個名字都代錶著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我們不會止步於此。我們將繼續穿越黑格爾的辯證法,馬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尼采的權力意誌,薩特的生存主義,以及當代語境下關於語言、意識、倫理、政治等諸多前沿領域的探討。這本書試圖展現哲學的連續性與發展性,讓讀者看到,那些古老的思想如何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些古老的問題,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呈現哲學傢的思想,更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我們精選瞭哲學史上一些具有代錶性的經典文獻片段。這些片段,經過細緻的篩選和必要的注釋,將幫助讀者直接接觸到哲學傢們最原始、最深刻的論述。在閱讀這些文本時,我們將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要主動地去理解、去分析、去批判。我們將學習如何辨彆論證的有效性,如何識彆概念的歧義,如何構建自己的哲學立場。這些閱讀,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是讀者與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思想傢之間,跨越時空的直接交流。 我們深信,哲學並非一套僵化的理論體係,而是一種思維的訓練,一種審慎的態度,一種追求真理的熱情。《咖啡與哲學》便是要培養這種思維方式。在對話中,你會看到不同的觀點如何碰撞,如何相互啓發;在閱讀中,你會學習如何剝離錶象,直擊核心。我們鼓勵讀者質疑,鼓勵讀者提問,甚至鼓勵讀者反對。因為真正的哲學進步,往往就是在不斷的質疑和挑戰中實現的。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平實、曉暢,避免過度的學術術語。我們相信,即便是最深邃的思想,也可以用清晰易懂的語言來錶達。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哲學入門的“敲門磚”,讓那些對哲學感到畏懼或好奇的讀者,能夠輕鬆愉快地踏入這個廣闊而迷人的領域。 而“咖啡”,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微妙而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我們手中的慰藉,更是我們思維的催化劑。在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旁,時間似乎慢瞭下來,思緒得以自由馳騁。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寜靜的角落,讓我們得以從日常的喧囂中抽離,專注於內心深處的探索。咖啡的醇厚與哲學的深邃,仿佛有著天然的契閤。它提醒我們,思考並非總是嚴肅刻闆,也可以是充滿溫度和享受的。 這本書的結構,並非簡單的綫性敘事。我們會通過主題的關聯,將不同的哲學議題串聯起來。例如,我們可能會從“自由”這個概念齣發,引申到自由意誌的討論,再到政治自由與個人權利的辯護,最後觸及存在的自由與責任。這種編排方式,旨在展現哲學內部的內在聯係,幫助讀者看到一個知識體係的整體圖景,而非零散的知識點。 總而言之,《咖啡與哲學:對話體哲學導論》是一場關於生命、關於世界、關於我們自身的深度對話。它是一次邀請,邀請你端起手中的咖啡,點亮案頭的明燈,開始一場屬於你自己的哲學漫遊。在這裏,你將不僅僅是閱讀,更是思考;不僅僅是傾聽,更是參與。你將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學會如何以一種更深刻、更清晰的方式來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這個充滿奧秘的世界。這場對話,沒有終點,隻有不斷的探索和發現。願你在這段旅程中,收獲智慧,亦收獲一份寜靜與啓迪。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導論”類的書籍抱持著謹慎的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追求入門友好,往往會犧牲掉內容的深度。但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保持極佳可讀性的同時,對核心思想的闡述卻絲毫不含糊。作者顯然對這些哲學流派有著深刻的理解,能夠用最簡潔、最精準的語言抓住其精髓,並且用生動的類比將復雜的邏輯鏈條清晰地呈現齣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激發讀者自身的反思,讓你忍不住放下書本,開始與自己進行一場“哲學辯論”。這種自我對話的建立,纔是真正意義上哲學的開端。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的訓練方法,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和反復閱讀。

评分

這是一部極具啓發性的作品,它成功地將深奧的哲學問題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語境中,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選取案例和引入概念時的那種匠心獨運。書中的討論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密聯係著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睏境與選擇,比如自由意誌與責任、意義的追尋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哲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術象牙塔裏的産物,而是成為瞭一種實用的生活工具。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場思想的漫步,每走一步都有新的風景齣現,每到一個轉角都能看到不一樣的視角。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的思想精華。對於那些渴望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起點。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堪稱一絕,它就像一個精心鋪設的迷宮,每當你以為自己已經理解瞭某個概念時,作者又會從另一個角度引入新的挑戰。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節奏感,它不會一下子把所有的信息傾瀉給你,而是通過一係列巧妙的提問和迴應,逐步引導讀者深入到更復雜的議題中去。這種“對話”的形式,仿佛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導師,他知道何時該放慢腳步,何時該加速推進。這種閱讀體驗的流暢性,極大地降低瞭哲學學習的挫敗感。對於我這種閱讀習慣較為碎片化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章節劃分和論述的連貫性都處理得非常得當,確保瞭即使是短暫的閱讀時間也能有所收獲。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知識的盛宴,讀完後感覺自己的思維都被打開瞭一個全新的維度。我一直對哲學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傳統的教科書總是讓我望而卻步,那些晦澀的術語和復雜的理論構建,讓人很容易就失去瞭耐心。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印象。作者非常巧妙地運用瞭對話的形式,就像是和一位博學的朋友在咖啡館裏進行一場深入的探討。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讓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哲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它沒有強迫你去接受任何既定的觀點,而是鼓勵你去思考、去質疑,去構建自己的認知框架。特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引導式的學習體驗至關重要,它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而是點燃瞭你內心深處的求知欲。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微妙的變化,很多過去習以為常的事情,現在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收獲。

评分

我發現這本書最寶貴之處在於它所倡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它並沒有試圖構建一個宏大的、無所不包的哲學體係,而是更像一個開放的平颱,邀請不同的思想在此交匯碰撞。在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瞭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學思想的尊重,這一點對於我們這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來說尤為重要。它教會我,哲學不是去尋找唯一的正確答案,而是去理解提問的方式和追問的過程本身的美麗。那些穿插其中的閱讀材料,也為後續的深入研究提供瞭豐富的綫索。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嚮導,帶領你在哲學的廣袤天地中進行瞭一次既舒適又充滿挑戰的旅行,留下的迴味是持久而深遠的。

评分

通俗读物,适合慢慢学习

评分

124 深度旅游

评分

哲学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哲学的世界是无边的,一切都能被哲学地思考。但哲学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是去说明和理解事物的根本。我们的信仰、伦理原则、推理与证明的标准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精神、物质、身份同一性、因果关系、知识、自由意志、真理和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如何将这一切汇聚在一起,融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什么比思考这些问题更崇高的?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 哲学不仅是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思想所充满、所改变的生活方式。……尼采曾要求:你应如此活着,一如你愿意这样的生命可以永恒地重复。这似乎有点苛求。然而哲学确实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值得从一而终的生活方式。一如苏格拉底最初向我们示范的那样。

评分

43 相邻地区

评分

书好!快递好!愉快的网购!

评分

帮朋友买的,应该是正版吧,好评!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不在乎东西值多少钱,和女朋友在一起他们注重的是心上人的开心,和领在一起,他们在乎的是给领买些高贵的东西,指望着自己有机会高升,和小三在一起,我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我们希望物美价廉,不是我们想买盗版货,不是我们爱到批发部去买,也不是我们爱和小贩斤斤计较,是我们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总的来说购物本身是一个开心的过程,从中我们利用自己的劳动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京东商城的东西太便宜了,所以我来买了。京东物流很快。书质量很好,也没有损坏。同桌说挺好的,她很喜欢,就是发的快递说发的其他快递,回来一看ems害的我,查不到物流。很喜欢的书,不过运送过程中包装能保护好一点就好了,一本的硬质封面上有个坑,不过塑封很完整,不错,包装仔细,发货及时,价廉物美啊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它是一个人特有的形式,或者工具;不这么说,不这么写,就会别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腔调有时候就是“器”,有时候又是“事”,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来说,器就是事,事就是器。这本书,的确是用他特有的腔调表达了对“腔调”本身的赞美。|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本好书:《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作者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重情感。从装祯到设计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精致跳动的文字,不再只是黑白配,而是有了鲜艳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国著名唯美派插画大师,亲绘插图。|两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就是你面前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当今世界最高明的思想控制与精神绑架,政治、宗教、信仰给我们的终极启示。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一次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从国家、宗教信仰的层面透析“思维的真相”。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犯罪学、传播学适用于:读心、攻心、高端谈判、公关危机、企业管理、情感对话……洗脑是所有公司不愿意承认,却是真实存在的公司潜规则。它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无孔不入。阅读本书,你将获悉:怎样快速说服别人,让人无条件相信你?如何给人完美的第一印象,培养无法抗拒的个人魅力?如何走进他人的大脑,控制他们的思想?怎样引导他人的情绪,并将你的意志灌输给他们?如何构建一种信仰,为别人造梦?

评分

42 周边旅游推荐

评分

4 四川纵览

评分

141 深度旅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