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

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戎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2927
版次:1
商品编码:102691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5
字数:46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從古代傳統部族社會到現代公民國傢,大多為多族群政治實體,如何理解交織著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和語言、宗教差異的多族群國傢中的種族一族群關係,始終是西方社會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齣版的研究成果中既有對族群關係發展的理論分析,又有應用實證方法衡量族群關係演變的研究,也齣版瞭一批核心專題的經典研究案例。《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是西方社會學種族一族群關係研究的經典文獻匯編,精選瞭這一專業著名學者發錶的最有影響的研究成果,讀者可對西方族群社會學的概貌、核心理論、主要方法、經典研究案例有一個全麵瞭解。《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特彆選擇瞭反映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研究最新熱點的兩篇研究報告,分彆調查西歐國傢的穆斯林移民問題和蘇聯解體後民族主義在基層的繼續延伸。

作者簡介

馬戎,1987年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同年迴國在北京大學任教,長期在我國主要少數民族地區從事社會調查。主要研究領域:民族與族群社會學、人口遷移與城市化、教育研究,農村與牧區發展研究等。發錶的主要著作有《西藏的人口與社會》 (1996年同心齣版社)、《民族與社會發展》 (2001年民族齣版社)、《社會學的應用研究》 (2002年華夏齣版社)、《民族社會學》(2004年北京大學齣版社)等。現任教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係。

目錄

導言
關於族群研究
多元主義
在美國的同化:理論與現實
內部殖民主義
同化的性質
種族和族群關係理論的探索
美國經濟活動中的少數族群
族群分層
勞動力參與中的種族一族群差異:一個族群分層的透視
美國華人:一百年來的職業變遷
生育率差彆與少數群體地位假說:迴顧與評價
死亡率的種族和性彆差異及其對傢庭的影響
加拿大的族群與遷移
一個關於種族和族群關係的社會理論
居住中的族群隔離:變遷的模式
族群居住隔離的社會階級基礎——加拿大之例
族際通婚
同化
減少族群衝突的優待政策
蘇聯解體後圖瓦共和國內的族群關係
土耳其伊斯蘭教在德國與荷蘭的製度化:一項比較研究
附錄 評安東尼·史密斯關於“nation”(民族)的論述

精彩書摘

1.文化(Culture)。族群集團之間最明顯的文化差異是語言,如果兩個族群在語言上互不相通,顯然他們之間的交往會很少,族群關係也會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宗教是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如果族群之間在宗教信仰、禮儀、與宗教相關的生活習俗等方麵有很大差異,就可能直接影響族群間的日常交往和民族關係。
2.社會交往或基層社會組織的相互進入(實質性的滲入)。有些組織被美國的社會學傢們稱之為“基層社會組織”(primary groups),主要指非正式的以文化、宗教、血緣、地緣等關係形成的帶有個人和感情色彩的組織,如教會團體、俱樂部、私人團體等,以區彆於工作中的同事、學校同學這類正式機構中的關係。比如一個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念書,拿到學位後留在美國教書多年,他與美國人的交往在語言上沒有障礙,他可能也已經加人瞭基督教,生活方式也美國化瞭,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與美國社會的關係能順利地往下深入一步,因為他很可能沒有實質性地滲入到美國社會。他平時去的是華人的教堂,節日時到他傢裏去做客的隻有當地華人或華人留學生。他那些同一辦公室的同事、共同開會的熟人等等,平常打招呼談工作,但一到他們兒女婚嫁等帶有私人感情色彩的場閤,並不會請他去,他始終難以進入白人的“基層社會組織”(或叫做“小圈子”)。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他雖然在美國生活瞭許多年並成為美國公民,但並沒有實質性地滲入到美國主體社會中去。因此,這一變量所探討的社會交往,在文化上沒有障礙的前提下,就顯得更為重要。
3.通婚(Intermarriage)。假設有兩個族群集團,他們的文化能夠互通,語言上沒有障礙,宗教上互不衝突,或至少能彼此容忍,不絕對排斥,他們有很多的社會交往機會,彼此之間沒有偏見與歧視,群體與傢庭對於族際通婚也不反對,隻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之間纔有可能形成較大規模的通婚。當兩個族群集團間的通婚率達到10%以上,則他們的族群關係大緻地可以說是比較良好的。
4.族群認同意識(Ethnic Identity)。所謂族群認同意識,即一個人處於族群關係場景中時,他如何給自己定位。美國有些學者采用人類學的方法研究族群意識,進行大量的訪談,由訪談對象自己講述其父母的族屬、自己各類交往夥伴、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族群觀念在一生中變化情況、引起這些變化的因素,等等(Waters,1990)。通過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年齡、職業、性彆、教育狀況、經濟收入情況等等的訪談對象的自述材料的分析,看其族群認同意識清晰的程度、強烈的程度或牢固的程度,分析其族群意識是如何産生與變化的。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

评分

《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是西方社会学种族一族群关系研究的经典文献汇编,精选了这一专业著名学者发表的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读者可对西方族群社会学的概貌、核心理论、主要方法、经典研究案例有一个全面了解。《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特别选择了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研究最新热点的两篇研究报告,分别调查西欧国家的穆斯林移民问题和苏联解体后民族主义在基层的继续延伸。 从古代传统部族社会到现代公民国家,大多为多族群政治实体,如何理解交织着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和语言、宗教差异的多族群国家中的种族一族群关系,始终是西方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出版的研究成果中既有对族群关系发展的理论分析,又有应用实证方法衡量族群关系演变的研究,也出版了一批核心专题的经典研究案例。《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是西方社会学种族一族群关系研究的经典文献汇编,精选了这一专业著名学者发表的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读者可对西方族群社会学的概貌、核心理论、主要方法、经典研究案例有一个全面了解。《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特别选择了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研究最新热点的两篇研究报告,分别调查西欧国家的穆斯林移民问题和苏联解体后民族主义在基层的继续延伸。

评分

很好的书!非常不错!正版!!

评分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评分

作为参考资料,还不错。

评分

评分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是一本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评分

每本书都包装精致,此本书是北大出版社出的,是研究族群社会学的教材。

评分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