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經典: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漢譯經典: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佛裏德裏希·尼采 著,周國平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510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46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尼采在《漢譯經典047: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中批判瞭當時德國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中存在的兩種傾嚮。一種是擴大教育外延的傾嚮,大學和文科中學大規模擴招,模糊瞭精英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界限,使教育淪為謀生的手段。另一種是縮小教育內涵的傾嚮,削弱人文教育,教育淪為學術分工的工廠和國傢利益的工具。在尼采看來,真正的大學和文科中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哲學悟性、藝術直覺和古典人文修養,為天纔的誕生和文化的創造培育適宜的土壤。

作者簡介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國哲學傢。齣生於德國東部呂采恩鎮勒肯村的一個牧師傢庭。1864年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文學,次年放棄神學,轉入萊比锡大學專攻古典語文學,深受導師裏奇爾賞識。在此期間,喜歡上叔本華哲學,結識瓦格納,二者對其思想皆産生巨大影響,日後又成為他主要的批判對象。1869年,大學剛畢業,即受聘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文學教授,但其誌嚮在哲學。1872年初,齣版“悲劇的誕生》,奠定瞭一生的主要哲學思想。巴塞爾時期還齣版瞭《不閤時宜的考察》、《人性的,太人性的》。1879年,因健康惡化提前退休,此後輾轉於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在飄泊中寫瞭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譜係》、《偶像的黃昏》、《反基督徒》、《看哪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目錄

譯者導言:教育何為?
一、關於《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二、教育中的兩種錯誤傾嚮
三、兩種傾嚮在新聞界閤流
四、天纔是教育的目標
五、真正的教育之內涵
六、教育的可悲現狀論

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導言
前言
第一講 現代教育的兩種傾嚮
第二講 人文教育始於嚴格的語言訓練
第三講 教育的使命是使天纔得到養育和支持
第四講 教育機構與生計機構的對立
第五講 衡量大學教育的三個尺度
重要語詞譯錶

精彩書摘

那麼,教育與天纔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在同一段落中,尼采說:一個民族“最高貴的教育力量”“賦有其母性的使命,即生育天纔,然後給天纔以正確的教育和愛護”,使天纔“在一個民族的教育之母懷中得以成熟和養育”。既然天纔的來源不是教育,我們就隻能這樣理解尼采的意思:天纔的種子來自大自然本身,而好的教育則是受孕的子宮和養育的母懷,是適閤天纔播種和生長的土壤。他尤其強調教育對於天纔養育和保護的責任,說倘若沒有盡到這個責任,天纔就仿佛降生到瞭一個錯誤的地方,“將不能展翅作他永恒的飛翔,而會被悲慘地睏在時間之中,像一個流落在鼕曰荒原的異鄉人,從貧瘠的土地上蹣跚離去”。①
如此我們就可理解尼采所說“少數人的教育”的含義瞭:“我們韻目標不可能是多數人的教育,而隻能是少數特選的、為偉大持久的作品而準備的人的教育。”“少數人”不是天纔,而是為偉大持久的作品因此亦即為天纔而準備的人,天纔也許在這少數人中産生,但也很可能不是,這些真正教育成瞭的少數人的價值在於為天纔提供瞭好的環境,使之獲得認知、支持、尊敬,不至於被埋沒、虐待、毀滅。所以,尼采接著說:“公正的後代在評價一國之民的整個教育狀況時,將完完全全根據一個時代的那些特立獨行的偉大英雄,根據他們被認知、支持、尊敬或者被埋沒、虐待、毀滅的方式,唯有他們的聲音將流傳下去。”②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喜欢的书。。。。。

评分

从六月起的投稿,我就用种种的笔名了,一面固然为了省事,一面也省得有人骂读者们不管文字,只看作者的署名。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而他们的嗅觉又没有和全体一同进化,至于看见一个新的作家的名字,就疑心是我的化名,对我呜呜不已,有时简直连读者都被他们闹得莫名其妙了。现在就将当时所用的笔名,仍旧留在每篇之下,算是负着应负的责任。

评分

帮同学买的帮同学买的

评分

这一套汉译经典系列仅次于商务的汉译名著

评分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评分

尼采的经典著作,强烈推荐

评分

祖国、国家、民族、家族这些集体词汇,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义的人,都容易发现它们的主要功效就是用来压迫个人,个人无法逃逸,当然就没自由。

评分

送货快,质量好,值得信赖

评分

没想到尼采还有这么精彩的论教育学的著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