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

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一良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
  • 史學
  • 劄記
  • 史料
  • 中國曆史
  • 古代史
  • 曆史研究
  • 補訂本
  • 學術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6312
版次:3
商品编码:1165925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史学家文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是周一良先生對《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共十二部史書的讀書劄記。現在呈現給讀者的《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不僅是收入周先生對上版劄記中46條劄記條目的補注,有的條目下有兩條補注,實際共有補注51條。補注的內容來自正史、筆記、類書、碑刻、域外史籍、佛藏、考古發現及中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還有就是敦煌《現代史學傢文叢: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儀研究中的新發現。

作者簡介

  周一良(1913-2001),字太初。安徽東至人,1935年燕京大學曆史係畢業。後在燕京領取哈佛燕京學社奬學金,作研究生。第二年經陳寅恪教授的推薦,到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39年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東亞語文係,學習日本語言文學,兼修梵文。1944年獲哈佛博士學位。同年起至1946年任哈佛大學日語教員。1946年迴國,任燕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1947年任清華大學外文係教授,1949年轉任曆史係教授,1951-1952年兼任係主任。1952年院係調整,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日本史、亞洲史,此外在敦煌學、佛學、中外關係史方麵也有較深的研究。著作有《中日文化關係史論集》、《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魏晉南北朝史劄記》、《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中外文化關係史論》、《磨代密宗》等。

目錄

《三國誌》劄記
《兵書接要》
曹操遺物
曹丕曹植之爭
珠襦玉匣及其他
郡將、州將
以舞相屬
設主人

所在
不可為心
無任
平水
赤岸
親親
以舟稱象
羅落
廣陵散、
鍾鳴漏盡
利漕
曹氏司馬氏之鬥爭
馬柳
猖獗
劉備托孤語
分子
落度
牙與分
誦《孝經》

逡巡

《晉書》劄記
二宮
乾寶《晉紀》總論

《宋書》劄記
《南齊書》劄記
《梁書》劄記
《陳書》劄記
《魏書》劄記
《北齊書》劄記
《周書》劄記
《隋書》劄記
《南史》劄記
《北史》劄記

前言/序言


《天下興亡:秦漢帝國與隋唐氣象的流變》 導言: 本書旨在全麵梳理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奠基與成熟,以及其後至隋唐盛世的漫長過渡與最終的輝煌再現。我們試圖超越傳統的斷代史敘事,深入剖析貫穿兩漢至隋唐近一韆五百年間,中國政治結構、社會形態、思想文化以及經濟布局所經曆的深刻變革與內在連續性。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時期或某一具體事件的微觀考察,而是著眼於宏觀的曆史動力學,探尋帝國興衰的深層邏輯與不同時代精神的交織融閤。 第一部分:秦漢基業的鑄就與帝國的重塑 (約 400 字) 秦的短暫統一,以其雷霆萬鈞之勢奠定瞭中央集權的基本框架,其製度遺産在漢代得到瞭繼承、消化與發展。本部分將重點剖析秦朝統一過程中的軍事與文化整閤策略,尤其是郡縣製與文字、度量衡的統一,如何為後世兩韆年的王朝模式打下不可磨滅的基石。 隨後,我們將進入漢代,探討其如何平衡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構建起一個以儒傢思想為官方意識形態的龐大官僚體係。漢承秦製,卻在用人政策、土地製度(如王國與郡縣的並存與調整)以及對外關係(特彆是對匈奴的戰略)上展現齣極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我們著重考察西漢的鼎盛與東漢的衰微,分析豪強地主階層的興起、外戚與宦官的交替專權,以及黃巾之亂爆發前夕,帝國係統內部積纍的結構性矛盾。理解漢代如何從製度上孕育齣分裂的種子,是理解後續曆史走嚮的關鍵。 第二部分:後漢的崩塌與文明的重組 (約 450 字) 本書將這一時期的曆史視為一個“大分裂與重組”的漫長階段,而非僅僅是魏晉南北朝的簡單重復。我們將探討曹魏政權在收拾殘局過程中所采取的軍事集權與士族政治的妥協,特彆是曹操推行的屯田製度對穩定北方經濟的決定性意義。 在文化和思想層麵,本書深入分析瞭玄學(形神論與名教關係)的興起,它並非簡單的避世,而是知識分子麵對一個失序世界時,試圖通過哲學思辨重建精神秩序的努力。士族門閥製度的成熟,是這一時期政治生態的顯著特徵,它深刻影響瞭人纔的選拔、政權的穩定乃至社會階層的固化。 地域差異和民族融閤也是本部分的核心議題。我們關注北方少數民族在“五鬍亂華”過程中的漢化進程,以及南方政權(如東晉)在文化上的承襲與“南渡”帶來的新氣象。對峙中的雙方,在軍事、經濟和文化上相互滲透、相互塑造,為隋唐時期大一統的重建積纍瞭物質基礎和經驗教訓。本書特彆關注江南地區的開發,以及其在政治衰微背景下所展現齣的經濟活力。 第三部分:隋唐氣象的勃發與帝國的新高峰 (約 400 字) 隋朝的短暫,恰如一場曆史的“壓力測試”,它以一種近乎殘酷的效率,將前一韆年分裂時期積纍的經驗、製度遺産(如府兵製雛形、開鑿大運河的戰略眼光)和文化成果強行整閤,實現瞭再次統一。我們將分析隋文帝和隋煬帝的製度創新,特彆是科舉製的初步確立,以及其對未來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 唐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古代帝國體係達到一個新的高峰。本部分將重點探討唐初的“貞觀之治”如何實現中央集權與地方實用主義的巧妙平衡。盛唐時期,其製度的先進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成熟的科舉製打破瞭士族對政權的壟斷;三省六部製的精細化運作保障瞭中央行政的效率;均田製與租庸調製下的國傢財政基礎;以及更為開放和多元的社會文化(如宗教、域外交流的繁榮)。本書將“開元盛世”視為前秦漢帝國模式的終極升華,是曆經韆年重組後達到結構性穩定的標誌。 結論:曆史的連續性與模式的轉換 (約 250 字) 本書的最終目的,在於揭示秦漢奠基、魏晉南北朝重塑、隋唐臻於完善這一連續的曆史邏輯。帝國並非簡單的循環往復,而是在每一次危機後,通過吸收新的社會力量(如北方的鬍人、南方的士族精英)和新的製度工具(如科舉製),完成一次更高層次的結構性調整。秦漢帝國奠定瞭集權和儒傢化的框架,南北朝的分裂期是這個框架在血與火中進行內部重構的熔爐,而隋唐的輝煌,則是這一重構過程的最終體現。本書提供的,是一幅關於帝國生命周期中,結構性力量如何驅動曆史走嚮的宏大圖景。讀者將從中看到,製度的慣性、地域的差異以及精英階層的變遷,是如何共同塑造瞭中華文明的帝國形態。

用户评价

评分

那本《魏晉南北朝史劄記(補訂本)》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它沒有那種老舊史書的沉悶感,反倒像是一場精彩的導覽,將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史料的細膩手法,讀起來完全不像是在啃枯燥的史書,更像是跟著一位見多識廣的老者在竹林深處品茗論道。那些關於門閥製度、士人風骨的探討,總能讓人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內核。比如,對王謝傢族興衰的剖析,不僅僅是羅列瞭多少個官位,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如何在亂世中保持著文化上的優越感,那種“身在泥淖,心在雲端”的矛盾感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本書的敘述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慷慨激昂,細數沙場上的英雄氣概;時而又沉靜內斂,描摹江南士族在小樓聽雨時的那份淡泊與哀愁。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即便是對那段曆史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很快地被吸引進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魅力與悲愴。它真正做到瞭“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片段,勾勒齣瞭宏大的時代畫捲。

评分

要說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還得是它對地方誌和碑銘文獻的運用。許多史學傢容易偏愛正史的記載,而忽略瞭那些民間流傳或地方留存下來的零散記錄,但這本書卻巧妙地將它們穿插進來,為原本有些模糊的時代增添瞭無數鮮活的注腳。例如,在論述南北方經濟差異時,作者引用瞭當時南方一些佃農的勞作場景描述,這使得冰冷的經濟數據立刻擁有瞭溫度和畫麵感。這不僅僅是史料的羅列,更是一種重構曆史現場的努力。閱讀過程中,我有一種強烈的被帶入感,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戰亂頻仍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它給我的感覺是,作者對待曆史是懷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之心,既不美化,也不過度苛責,隻是盡力去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這使得全書的基調既嚴肅又充滿人文關懷,讀完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需要時間來消化其中的豐富信息和深刻見解。

评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力著實令人佩服,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美感,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卻字字珠璣,直擊人心。我常常被作者那種冷靜的旁觀者視角所摺服,他似乎站在曆史的更高處,不動聲色地審視著朝代的更迭與人物的沉浮。特彆是在討論佛教傳入與本土化的問題時,那種跨文化的深度思考,遠超一般通史的論述範圍。它不是簡單地介紹某位高僧的法號和著作,而是深入剖析瞭玄學清談與佛教禪宗在精神氣質上的微妙交融,這種思辨的深度,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復琢磨。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化”這個概念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作者對史料的取捨極其精準,每一個被選入的典故、每一條被引用的史籍,都仿佛是經過韆錘百煉的寶石,熠熠生輝,絕無贅筆。它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一種思想的傳遞,引導讀者去追問“為什麼”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是什麼”。

评分

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一直覺得魏晉南北朝是理解中國文化轉型期關鍵的一環。市麵上的相關書籍往往要麼過於側重軍事政治,要麼就陷於玄學清談的空泛。然而,這本劄記的妙處就在於它的平衡感。它在敘述淝水之戰的緊張局咄之時,筆鋒一轉,又能輕描淡寫地帶齣當時士人對園林藝術的癡迷。這種對“文治”與“武功”之間微妙張力的捕捉,展現瞭作者高超的駕馭能力。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五鬍亂華”這一敏感曆史節點的處理,沒有采用簡單的道德批判,而是以一種近乎人類學的視角,去審視不同族群間的衝突、融閤與適應。這種去魅化的敘述方式,使得曆史的復雜性得到瞭充分的展現,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跳脫齣固有的曆史框架。整本書讀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幽微之處被完美地結閤在一起。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簡直像是一部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步看似隨意,實則暗藏玄機。它跳齣瞭傳統的時間綫索的束縛,而是以專題性的“劄記”形式展開,這種靈活性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趣味性。比如,某一章節專門聚焦於“魏晉風度”的形成,從服飾、飲食到交遊習慣,描繪得細緻入微,讓人仿佛能聞到那股略帶頹廢的蘭花香。讀到此處,我不禁聯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對“風度”的理解,曆史的魅力就在於能將古人的生活細節與今人的情感産生共鳴。作者在構建這些專題時,邏輯鏈條清晰得令人贊嘆,他總能找到看似無關的兩段史實,然後用精妙的論證將它們串聯起來,揭示齣隱藏在曆史錶象之下的某種內在聯係。這種“抽絲剝繭”式的寫作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智力享受,絕非一般的曆史普及讀物可比擬。

评分

好好好非常好!O(∩_∩)O谢谢O(∩_∩)O谢谢非常感谢你们!

评分

货不错,物超所值,中午下单,晚上到货,非常不错!

评分

大家之作,陈国栋是哪,很好

评分

不错!经典!!!!!

评分

大师作品很好,就是有些艰涩,没有一定的积累,大部分会吃不消。

评分

周先生这本书给我启发甚多

评分

周先生这本书给我启发甚多

评分

很是不错,京东网购方便...............

评分

非常非常不错的书啊,折扣很给力,京东快递服务态度很好!值得点赞,书很好可以收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