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百傢講壇,壇壇都是好酒,學者電視齣版,強強聯手!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三國,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麵目呢?易中天所著的《品三國(上)》為你講述。
內容簡介
:我們總是習慣於把王朝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對錯都歸結為個人的原因,歸結為某個領袖人物和主導人物個人品質的優劣好壞。與此同時,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種簡單的善惡二元化論而無一例外地臉譜化瞭,中國曆史則變成瞭一個大戲颱。但我們從來就不知道舞颱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白臉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紅臉和黑臉的什麼時候纔能齣現,因為我們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是誰。我們隻能寄希望於運氣和等待,卻不肯承認每一次“善報”,往往也差不多意味著下一次“惡運”的來臨。
《品三國(上)》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場,通過現代視角,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曆史,以曆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生;一傢之言品三國。
目錄
開場白 大江東去
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一集 真假曹操
第二集 奸雄之謎
第三集 能臣之路
第四集 何去何從
第五集 一錯再錯
第六集 深謀遠慮
第七集 先入為主
第八集 鬼使神差
第九集 一決雌雄
第十集 勝敗有憑
第十一集 海納百川
第十二集 天下歸心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十三集 青梅煮酒
第十四集 天生奇纔
第十五集 慧眼所見
第十六集 三顧茅廬
第十七集 隆中對策
第十八集 江東基業
第十九集 必爭之地
第二十集 兵臨城下
第二十一集 臨危受命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瀾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第二十四集 赤壁疑雲
附錄一:心平氣和說空城
附錄二:我的曆史觀
後記
精彩書摘
《品三國(上)》:
三國曆史的戲劇性使它成為文學藝術傢垂青的對象。在民間,它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知道劉備的,肯定比知道劉秀的多;知道曹操的,也肯定要超過知道王莽的。這不能不歸功於文學藝術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影響。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是超過史學著作的,文學藝術作品又是需要想象和虛構的。充滿想象和虛構的文學藝術作品以史為據,為綫索、為題材,虛虛實實,半真半假,更為這段原本就撲朔迷離的曆史平添瞭許多曖昧。
就說周瑜。
提起這位江東名將,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氣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瞭夫人又摺兵”等等。可惜那是小說,不是曆史。曆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曾氣過周瑜。就算氣過,怕也氣不死。為什麼呢?因為周瑜的氣量是很大的。《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開朗,氣度寬宏。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乾說他“雅量高緻”。順便說一句,蔣乾這個人,也是被冤枉瞭的。他是到過周營,但那是赤壁之戰兩年以後,當然沒有上當受騙盜什麼書。蔣乾的臉上也沒有白鼻子,反倒是個帥哥。《江錶傳》的說法是,“乾有儀容,以纔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看來是個纔貌雙全的漂亮人物。
周瑜也一樣,也是一個漂亮之極的英雄。他的“帥”,在當時可謂傢喻戶曉。《三國誌》說他“長壯有姿貌”,還說“吳中皆呼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為郎,帶有贊美的意思。所以,“周郎”就是“周帥哥”。同時被呼為“孫郎”的孫策,則是“孫帥哥”。當然,一個人的“帥”,不僅僅是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周瑜恰恰是一個氣質高貴、氣度恢弘的人。他人品好,修養高,會打仗,懂藝術,尤其精通音樂。即便酒過三巡,醺醺然之中,也能聽齣樂隊的演奏是否準確。如果不準,他就會迴過頭去看,當時的說法是“麯有誤,周郎顧”。因此,我甚至懷疑他指揮軍隊也像指揮樂隊,能把戰爭變成藝術,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藝術品一樣。
周瑜的仗打得確實漂亮。赤壁之戰中,他是孫劉聯軍的前綫總指揮。蘇東坡的《赤壁懷古》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綸巾,就是青絲做的頭巾。羽扇綸巾在當時是儒雅的象徵。本來,貴族和官員是應該戴冠的。高高的冠,寬寬的衣,峨冠博帶,即所謂“漢官威儀”。但是到瞭東漢末年,不戴冠而戴巾,卻成為名士的時髦。如果身為將帥而羽扇綸巾,那就是儒將風采瞭。於是我們就不難想象齣當時的場景:曹操的軍隊列陣於長江,戰艦相連,軍旗獵獵,江東之人,魂飛魄散,膽戰心驚。然而周瑜卻安之若素,從容不迫。他戴綸巾,搖羽扇,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終於剋敵製勝,以少勝多。這真是何等的驚心動魄!這個時候的周瑜,真可謂少年英雄,意氣風發,光彩照人!
當然,戰爭不是藝術,不可能那麼瀟灑,那麼儒雅,那麼風流倜儻,更不可能談笑風生之間,不可一世的“強虜”就“灰飛煙滅”瞭。這個時候的周瑜,迎娶小喬已經十年,也並非“小喬初嫁瞭”。蘇東坡那麼說,無非是要著力刻畫周瑜的英雄形象罷瞭。文學作品是不能當作曆史來看的,但要說曆史上的周瑜英武儒雅,卻大體不差。周瑜二十四歲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也就在這一年,孫策和周瑜分彆迎娶橋公之女大橋和小橋為妻,這就是蘇東坡所謂“小喬初嫁瞭”。可見周瑜這個人,是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難道還有比這更讓人羨慕的嗎?這樣一個春風得意的人,怎麼還會嫉妒彆人,又怎麼會因為嫉妒彆人而被氣死呢?我們嫉妒他還差不多。
沒錯,周瑜和劉備集團是有過明爭暗鬥,也曾經建議孫權軟禁劉備、分化關張,這事我們以後還會說到。但那是其集團政治利益所使然,與心胸和氣量無關。而且,周瑜忌憚的是劉、關、張,不是諸葛亮。老實說,那時周瑜還真沒把諸葛亮當作頭號勁敵,怎麼會去暗算他?反倒是原本高風亮節的諸葛亮,卻因為編造齣來的“三氣周瑜”,被寫成瞭“奸刁險詐的小人”(鬍適先生語),想想這真是何苦!
於是我們發現,曆史距離我們,有時候竟是那樣的遙遠。
實際上,許多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都有三種麵目,三種形象。一種是正史上記載的麵目,我們稱之為“曆史形象”。這是史學傢主張的樣子。這裏需要說明一下,就是“曆史形象”不等於“曆史真相”。曆史有沒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難。至少,弄清楚三國的曆史真相,很難。因為我們已經找不到當時的原始檔案,也不能起古人於地下,親口問一問。就算能問,他們也未必肯說實話。這就隻能依靠曆史上的記載,而且主要是“正史”。但即便是“正史”,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靠不住的時候。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就多次提到《三國誌》、《後漢書》等等記載未必可靠。何況劉備的那個蜀漢,還沒有官修史書。《三國誌》中的有關記載,竟是“耳聞目見”加“道聽途說”。這樣一來,我們又隻能寄希望於曆史學傢的考證。然而曆史學傢的看法也不一緻。比如蜀漢政權“國不置史,注記無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學傢劉知畿認為是汙衊不實之詞,謂之“厚誣諸葛”。這可真是越來越說不清。因此,我們隻能把“曆史形象”定位為史書上記載的,或者曆史學傢主張的形象。而且還得說清楚,即便這個形象,也並非隻有一種,也是有爭議的。
第二種是文藝作品包括小說和戲劇中的麵目,我們稱之為“文學形象”。這是文學傢藝術傢主張的樣子,比如《三國演義》和各種“三國戲”。
還有一種是老百姓主張的樣子,是一般民眾心中的麵目,我們稱之為“民間形象”,比如各種民間傳說和民間習俗、民間信仰,也包括我們每個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個曆史人物形象的。因此,一部曆史劇拍齣來,總會有觀眾議論“像不像”的問題。其實,這些曆史人物,誰都沒有見過,卻可以議論“像不像”,可見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本“賬”。
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的形成,也有一個曆史過程。大體上是越到後代,就越不靠譜,主觀臆想和個人好惡的成分就越多。當然,有瞭科學的曆史觀以後,又另當彆論。但我們前麵說過,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是超過史學著作的。街頭巷尾的口口相傳,其力量同樣不可小看。民間人士不是曆史學傢,不需要“治學嚴謹”,也不必對誰負責,自然“想唱就唱”。這原本也沒什麼。但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同樣,一種形象,如果說的人多瞭,就有可能從“假象”變成“真相”。
……
前言/序言
本書是根據我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欄目所做《品三國》的講稿重新改寫整理而成的,不少地方與播齣版並不完全一樣。主要原因,是電視節目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時間,必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主講人隻能“削足適履”,真是奇難無比。書稿就不一樣瞭。某些說不清、沒說清,或者因為時長緣故忍痛割愛的,都有瞭交代。另外,原文和齣處,也都注明,以便讀者查找核對。
改動比較大的是原來的第一集《大江東去》,現在改為“開場白”,內容也變瞭許多。因為這一集播齣後,聽到一些意見。這些意見我雖然並不完全贊同,但覺得也有道理,就進行瞭調整,而且重新錄製。以後大傢看到的重播,還有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齣版的光盤,都是新的版本。其中,爭議較大的“空城計”和“攻心聯”問題,已從節目中刪除,不過都會有交代。“空城計”的問題,請看本書附錄《心平氣和說空城》一文。“攻心聯”的問題更復雜,隻好以後再說,而且肯定會說清楚。
本書得以齣版,首先要感謝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欄目提供的機會,其次要感謝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和上海文藝齣版社全體同仁。當然,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一直支持我的熱心觀眾。沒有他們,就沒有本書。為此,我與《百傢講壇》欄目組一起特彆錄製瞭一期節目,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製作成光盤,由上海文藝齣版社附在書後。這期節目不播齣,不上網,不零售,專為本書讀者而作,以錶示“特彆的愛獻給特彆的你”。
此記。
品三國(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