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變與持存

流變與持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青雲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西方古典学研究”总序1
序1
凡例1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背景与此书的计划
第二节亚里士多德论质料与变化的联系
第三节问题的提出——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持存吗?
第二章《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解释 ——变化的第一模型
第一节对“持存”的意义的澄清
第二节变化的三本原
第三节《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类比论证
第四节变化的第一模型的两个问题
第三章质料的持存与变化的连续性
第一节“无中生有”与质料的持存
第二节“变化是连续的”与质料的持存
第四章“质料”概念的初步澄清
第一节基体(u(pokei/menon)与质料
第二节“先在质料”与“共时质料”的区分
第三节“从之而来者”与“质料”概念
第五章质料与潜在存在者
第一节质料的形而上学地位和存在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du/namij的两种意义:力与潜在性
第三节力、可能性与潜在性
第四节潜在者在存在上的双重性
第五节潜在者对目的的指向
第六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一个论证
第六章潜在性与现实性之关系
第一节《形而上学》Θ6的类比与现实性和潜在性
第二节第一潜在性和第二潜在性的区分
第三节现实性对潜在性的三种优先性
第四节“质料”概念的再次澄清
第五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第七章亚里士多德对变化的定义 ——变化的第二模型
第一节《物理学》第三卷第一章、第二章的变化定义
第二节不完备的变化与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四个论证
第三节对变化的第二模型和第一模型之关系的一些思考
第八章形式与实体生灭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一节实体生灭过程中必然有什么东西持存吗?
第二节不被生成的形式与实体生成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三节形式、第一本原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第四节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关系与功能性质料和构成性质料的区分 ——论惠廷对形质关系的调和解释
名词索引
亚里士多德原文引用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形而上學是亞裏士多德哲學中最核心也是最艱深的部分,在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中,亞裏士多德提齣瞭質料、形式、實體等核心哲學觀念,並對其做齣瞭深入的探討,進而發展齣亞氏的本體論等學說。由於其所特有的理論源發性,該部分始終是國際亞氏哲學研究界的重點和難點。其中,“質料”概念與他關於變化的理論關係非常密切,可以說質料是在變化的語境中得到定義的。圍繞著“質料在實體生滅中是否持存”,國際學界形成瞭兩派意見,雙方均有一流哲學傢參與討論,都舉齣瞭自己的文本依據。本書以B.Jones 和W.Charlton 已有的工作為基礎,論證瞭“質料在實體 生滅中不持存”。作者一方麵爬梳瞭許多古希臘文獻,另一方麵研讀瞭大量現代哲學傢的研究成果,包括與本書意見嚮左的學術論著,全麵而細緻地從邏輯、文獻依據等方麵建立起自己的論證。本書成稿後,作者給學界同仁分發閱讀,得到瞭非常高的評價。故經本書編委會推薦認可,納入國傢齣版基金項目“西方古典學研究”。

用户评价

评分

##没读完。先标吧。

评分

##没读完。先标吧。

评分

##@2018-05-29 23:23:45

评分

##这个解释无论符合不符合亚的原意,都是形而上学的道统:质料是形式对自身的“不”。要颠倒这个传统,远不是黑格尔到马克思能解决的

评分

##对质料的定义的目的论解读……很新颖

评分

##没读完。先标吧。

评分

##太过经院和学究式的研究。对所欲论证的观点给出了文本依据,但并未给出充分详实的逻辑依据。全书的有效论证不超过1/5,大部分都是在机械的罗列Ross、Witt等各家观点以及亚里士多德自己的文本而无严谨细致的说理。我认为像希尔兹那样把论证全部重构一遍是非常有必要的,像该书这样的研究可谓华而不实,食之无味,大量的外文文献完全没能帮助作者在逻辑时间上进展一丝一毫,只起到了凑字数的作用。

评分

##读了一遍,之前已经读过博士论文,一些地方的论证还可进一步讨论。。有原文引用索引是个很大的进步

评分

两个排版错误: (1)第98页,“变化(kinmsis)”应是“变化(kinesis)”; (2)第237页,“目的(letos)”应是“目的(telos)”。 肯定是国内研究《形而上学》最好的著作之一,虽然没怎么说服我。人们都习惯了亚里士多德通过造物来探讨形式和质料,很难不认为质料是kenesis中的持存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