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華

重塑中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興濤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绪论 “中华民族”:近代国人民族自觉的新概念与新符号
第一章 清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
一、延续与转换:从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说起
1、“中国”、“中华”及其历史上的认同
2、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及现代转换
——兼谈作为现代国名的“中国”究竟始于何时
二、 新的思想资源:现代“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形成
1、郭士立与传统汉文里“民族”一词的早期转化
2、清末现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来源
三、“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及其最初的指代词
1、梁启超与“大民族”观念的创发和“中国民族”说
2、“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及其早期观念内涵
——两种“中华民族”概念问世记
四、寻归“大同”:立宪运动与民族平等融合的自觉
——以满族官员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观念为中心
1、“五族大同”:立宪运动期间的民族一体融合论
2、“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说的发轫及其民族观依据
3、现代“国族”一词的出现、概念内涵及其他
第二章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传播
一、民国诞生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之确立
1、“五族共和”论及其引发的“中华民族”观念
2、袁世凯与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实际效应
3、“中华民国”国号、早期国歌的意义与影响
4、李大钊、申悦庐与“中华民族”旗帜的高揭
二、五四运动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逐渐传播开来
1、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确立的诸多要素
2、孙中山的有关倡导及深远影响
3、梁启超专研“中华民族”:思想的来源和意义
4、“国家主义”派的关切和外蒙“独立”事件的刺激
5、“中华民族”的认知进展与标志词符进一步流通
第三章 “中华民族”符号认同的强化与深化
一、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华民族认同符号的强化
1、两部代表性史著及其“中华民族”观念蕴涵
2、国民政府和学界精英“整合”民族的继续努力
——蒙藏“宣化”、黄陵祭祖与“民族”重审
二、日本侵华与现代中华民族认同的深化
——以“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为中心的透视
1、“九一八”和“七七事变”的巨大影响
——以少数民族人士的中华民族认同为例
2、“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和话语的兴起
3、国共两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4、民族复兴论的高涨、内涵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联
三、“民族英雄”、“汉奸”与教科书的“中华民族”书写
1、抗战前后的“民族英雄”问题
2、“汉奸”与“华奸”之辩
3、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华民族”书写
第四章 抗战前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大普及
一、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社会化与多媒介的认同表达
二、单一性民族的“中华民族”观之强烈诉说与回响
1、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说及其争论
2、民族一元论的由来、其他形态与黄帝子孙说的新解释
——兼及吴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体”说之回应
3、蒋介石以“宗族说”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一体观
三、“中华国族”入宪讨论与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
1、孙科等人与“中华国族”入宪的努力
2、芮逸夫的“中华国族”解说
四、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及其与其他各方之互动
1、抗战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之变化
2、国共两党和其他各方观念的互动及其结果
结语: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及其认同特征的再认识
一、NATION内涵的历史性、复合性与现代中华民族认同之特质
二、“一元”抑或“多元”?“建构”还是“演化”?
三、一点感悟
附录: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
本书参引文献目录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著名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黃興濤先生作品

十六年磨一劍厚積薄發之力作

政治思想史和社會文化史結閤的上乘之作

全麵呈現“中華民族”這一重要觀念的曆史之旅

深刻揭示近代中國的民族認同與國傢命運

本書將傳統的精英思想史與“新文化史”的有關方法結閤起來,對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孕育、形成、發展及其內涵,作瞭係統深入的整體性考察和闡釋,既注重曆史脈絡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發掘解讀,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視剖析,也重視國傢體製、政黨政策、關鍵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響和意義分析,並努 力呈現瞭此一觀念得以社會化的諸多曆史麵嚮。書中強調,現代中華民族觀念一直伴隨著中西思想的遇閤與古今觀念的交匯,錶現齣民族與國傢的糾結與互動;對於認知主體而言,則始終包含著情感與理智的衝突與融閤,見證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調適。它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認同,可以說深刻地反映瞭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精神與民族、國傢的命運,是極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會文化史現象。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黄兴涛老师十六年磨一剑的力作,在梳理了大量史料、档案和前人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中华民族”的概念与观念,在晚清时期提出,到在民国时期成为国家政权的国策方针的演化发展全过程。尽管全书以观念史、思想史的考察作为基调,但全书仍然有相当多的篇幅,放在之于社会文化史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的建立,和之于政治史的民国政权民族政策的变迁方面。基于这些方面的扎实考证和出色阐释,本书成为一部融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分析于一体的上佳之作。

评分

评分

##提示了许多有趣问题,如“华奸”一词如何在话语竞争中被淘汰掉而留下熟悉的“汉奸”的。“中华民族”观念在地方上的传播和接受也有差异,这一点似还可进一步探究。黄兴涛老师对“建构论”的批评也很到位,后现代看多了,大概觉得啥都是建构出来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nation到底是以人类学视角还是以政治学视角去解读,如何用汉语准确的翻译这个词,西方政治认同与中西文化的冲击对学术界、政治界、社会大众的影响,这些是解读“中华民族”概念发展的钥匙。

评分

评分

##列入旧史学•一元不对话系列亦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