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營養餐王中王(漢竹)
定價:49.80元
作者:微風廚房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800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歲以後,寶寶怎麼吃飯?
百變寶貝餐,怎樣搭配更營養?
烘焙給寶貝,怎樣輕鬆做?
……
微風廚房本名樊星辰,有兒有女,是一個“愛生活、愛攝影、愛美食、愛時尚的媽咪”。從星辰的養育體會來講,1歲前的輔食添加講究的就是“添加正確,不生病”,而寶貝們1歲後的營養餐,就更加需要用“巧心思”,讓寶貝主動愛上吃飯!
“我擁有一個烘焙工作室,對於美食自認為還是比較有體驗的,原先對於製作寶寶餐,心想應該是個簡單的事兒。”但養育兩個孩子後,星辰有瞭不一樣的體會:做寶寶餐*不是準備點食材,找個菜譜一做就行瞭,那樣做齣來的飯菜,孩子並不會‘買賬’。星辰觀察到,1歲左右的寶貝明顯對食物有瞭自己的“選擇”。
“為瞭讓孩子吃得更有營養,我和孩兒爸當然得自學一些營養知識,在寶貝1歲左右,得趕快抓住時機,讓他們嘗試新的食材。平時給寶貝們做飯,要講究營養的均衡,在造型上,我覺得多年的烘焙經驗幫瞭我不少忙,寶貝的盤中餐就跟搭配衣服一樣,顔色、感覺,都是很重要。在被寶貝們無數次‘嫌棄’後,一點一點抓住營養餐料理的門道。”對於星辰來講,愛好孩子,為他們做好寶貝餐,已然變成一個精細化的“事業”,通過一份“事業”,她實現著“富養”寶貝人生的心願。內容提要
1歲以前,按著寶貝的成長軌跡,爸爸媽媽們給寶貝順利地添加瞭輔食,1歲以後,寶貝們能吃的食物已經越來越多啦!1~6歲的飲食習慣會奠定寶貝一生的健康。但要讓寶寶愛上吃飯,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兒。“我的寶寶愛吃很多東西,就是不愛吃飯!”這份無奈挫傷瞭好多爸爸媽養育自信。
營養 花樣,1歲左右,是寶寶輔食和營養餐過渡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得讓寶貝迷上吃飯!恨不得一口喂飽孩子,那就得有喂養孩子的巧心思:必須知道孩子愛吃什麼、該吃什麼、怎麼樣吃。微風廚房為自傢寶貝做的120多道顔正味美的食譜分享給你。而且書中每一道兒童營養餐方案,都經過瞭協和醫院營養科李寜醫生的仔細把關。
花樣早餐、手作麵點、低脂烘焙、聚會的手作零食,創意西餐……10大美食陣地攻略輕鬆拿下。簡單又美味的巧思,布滿童趣的造型,把孩子鍾愛的美味一網打盡!將他們愛吃的、不愛吃的都哄入口。
在微風廚房的快門之下,美食不是止步於味覺上的享受,簡單易做的方法,但讓食物本身充滿瞭愛意。很多食物還能讓寶貝親自動手製作,參與過程,更讓寶寶愛上吃飯!上幼兒園瞭,還有美妙的周末套餐,媽媽可以帶著寶貝一起做大廚。對於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來說,吃飯,不是被迫,不是抗拒,一日三餐變成時童年的溫馨和美妙。目錄
章 1歲以後,讓寶寶愛上吃飯
16 進食方法的發展階段
18 掌握寶貝的“輕鬆喂養時間”
20 簡單食材裏的真愛
22 10分鍾快手營養餐速成法
24 吃飯不靠哄,盤中食物拼氣質
……
第二章 告彆泥泥糊糊,新加的飯飯
36 紫薯粥
37 黃金小米粥
38 南瓜羹
39 紅薯綠豆粥
40 南瓜粥
41 水果甜粥
43 青豆濃湯
……
周末美食變變變
51 米糊
51 三明治
51 玉米火腿餅
53 玉米濃湯
53 雞柳捲
……
第三章 美味的早餐時光
56 火龍果麵條
57 輕鬆熊吐司
58 芝麻糊湯圓
59 法式吐司
60 蛋香饅頭片
61 溏心鹵蛋
63 粢飯團
……
第四章 花樣主食,不隻是米飯
78 上海菜飯
79 蛋包飯
81 菠蘿炒飯
83 肉丁飯團
85 照燒雞腿飯
87 田園飯
89 荷香排骨糯米飯
91 鹵肉飯
93 煲仔飯
94 鰻魚飯
……
第五章 肉肉吃得歡
102 肉鬆
103 叉燒肉
105 肉夾饃
106 蒜香龍利魚
107 番茄魚
109 紅燒排骨
111 蜜汁肉脯
112 芙蓉蝦仁
……
第九章 上幼兒園,迴傢更愛吃飯
198 日式炸豬排
199 蒸花蛤
200 果炒蝦仁
201 蛋黃芝士烤大蝦
203 香濃番茄芝士肉丸
204 日式炸雞
205 蟹肉壽司
207 牛肉漢堡
209 肉醬意大利麵
211 手工水餃
213 咖喱雞飯
……
第十章 派對菜單和便當食單
220 草莓果醬
221 彩虹水果吐司
222 蜂蜜鬆餅
223 果燕麥酸奶
224 椰香奶糕
225 薯片水果沙拉盞
226 培根小番茄捲
227 蜂蜜烤翅
228 焦糖爆米花
229 鹹蛋黃雞翅
231 芝士雞肉捲
……作者介紹
微風廚房
微風廚房甜點工作室的女主人、藝術係拍客、自帶“綜閤徵”的時尚媽咪。
始終相信“喜愛是好的老師”。對生活的純淨熱愛,讓她的鏡頭能夠綻放齣食物的誘人模樣;對美食的無限靈感,更讓母愛的味道呈現幸福的光芒。用媽媽手作的美味,串聯起寶貝童年的好時光。
文摘
序言
終於拿到瞭這本傳說中的《廚房裏的秘密配方》,還沒打開呢,光是封麵那種質樸又帶著一絲復古的色調,就讓人心頭一暖。我一直覺得,做飯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種情感的傳遞,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似乎就捕捉到瞭那種溫暖的傢庭氛圍。我期待著裏麵能有一些真正能觸動人心的食譜,那種不是流程化、工業化,而是帶著“人情味”的烹飪哲學。我尤其關注它對於食材選擇的描述,是不是真的強調瞭當季、本地的原則,而不是僅僅羅列一堆昂貴的進口原料。好的食譜書,會教你如何去“看”食材,而不是簡單地“用”食材。我希望這本書裏能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巧妙利用剩飯剩菜的小竅門,畢竟生活中的烹飪充滿瞭各種“意外”,如何將這些意外化為美味,纔是真本事。另外,對於調味品的運用,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打破常規的組閤,比如用某種不常見的香料來提升一道傢常菜的層次感,而不是韆篇一律的鹽糖醬醋。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同地區風味的細微差彆解讀,那就更完美瞭,能讓人在廚房裏進行一場小小的“環球旅行”。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紙張的觸感很舒服,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不像那些輕飄飄的快餐式食譜。我通常做飯的時候,喜歡把書放在料理颱邊隨時翻閱,所以耐用性也很重要。這本書的排版清晰明瞭,菜譜的步驟被有效地分解,關鍵步驟還用瞭粗體或不同的顔色進行強調,這在手忙腳亂做飯時,能迅速抓住重點。我特彆感興趣的是它對“時間管理”的討論,很多復雜的菜肴之所以讓人望而卻步,就是因為步驟太多,耗時太久。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高效的“多任務”操作指南,比如哪些準備工作可以提前完成,哪些步驟可以並行處理,那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音。此外,作者在每道菜的旁邊附帶的“小貼士”部分,內容非常精煉但信息量巨大,有些是關於如何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鹹淡的建議,有些則是關於如何快速清潔廚房的小妙招,這些都體現瞭作者不僅是教做菜,更是在教一種高效的生活方式。
评分拿到這本書後,我立刻翻閱瞭關於“基礎功”的那一章節。坦白說,現在市麵上很多食譜書都跳過瞭這些基礎的環節,直接進入復雜的步驟,這對新手來說太不友好瞭。我非常欣賞作者在這部分投入的篇幅和細緻程度,特彆是對刀工的講解,不僅僅是“切丁”、“切絲”這種簡單的指令,而是配有非常清晰的圖解,甚至連握刀的姿勢和發力點都做瞭詳細的描述。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匠人精神。我看瞭一下,關於如何熬製高湯的章節,似乎提供瞭一個非常基礎且萬能的思路,而不是針對某一種菜肴的特定高湯。這一點非常實用,因為好的高湯是中餐的靈魂,如果能掌握這個核心,很多菜肴的底味就能提升一個檔次。我還特彆留意瞭關於火候控製的討論,作者似乎用瞭一種非常形象化的語言來描述不同火力狀態下的鍋體溫度,這比單純的“大火”、“中火”要直觀得多,對於在煤氣竈上操作的人來說,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评分我嘗試做瞭其中的一道“傢常紅燒肉”,這是檢驗任何一本中餐食譜水平的試金石。按照書裏的步驟,我驚訝地發現,作者對於糖色的炒製過程描述得極其到位,那種從冒大泡到細密小泡的顔色變化,以及伴隨的氣味變化,都寫得如同現場教學一般。我嚴格按照指示,火候控製得當,最終的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連一嚮挑剔的傢人都贊不絕口。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可靠性有瞭極大的信心。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強求使用昂貴的調料,很多調料都是我們廚房裏常見的“壓箱底”的貨色,通過正確的組閤和比例,就能激發它們最大的潛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大道至簡”,它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將美味的秘訣傳授給大眾。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廚藝不行,而是我們沒有掌握那個“度”——火候的度、調味的度、時間的度。
评分從整體來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烹飪的“方法論”手冊,而非單純的菜譜集閤。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烹飪認知體係。我喜歡它在介紹菜肴曆史背景或食材文化淵源時所采用的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這讓學習烹飪的過程充滿瞭樂趣和人文氣息。閱讀這些文字,就像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廚師在爐邊與你聊天,輕鬆自然,沒有壓迫感。特彆是關於“處理腥味和異味”那一章,作者提齣的“氣味中和法”,摒棄瞭傳統的“一味去掩蓋”,而是提倡用另一種味道去“平衡”和“提升”原有的味道,這個思路非常具有啓發性。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能教你做幾道菜,更在於它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你對烹飪的看法,讓你從一個被動的“菜譜執行者”,蛻變成一個有主見、能創新的“傢庭大廚”。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去嘗試那些看似復雜,實則原理清晰的宴客大菜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