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省心的孩子是教齣來的:教育專傢談教子
定價:35.00元
作者:劉開朝; 王倩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2170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轉換一種心情。省心的孩子都是傢長教齣來的,孩子不省心,*的原因就是傢長不會“教”。教育是否成功,關鍵看兩點:一是會不會教,二是用不用心。◎抓住六個關鍵。隻有抓住瞭教育的關鍵,教子纔能事半功倍,傢長纔能省心、孩子纔會開心。◎解決十三個常見問題。本書精心篩選瞭孩子在生活習慣、性格情緒上普遍存在,同時也是傢長關心的問題,結閤生動案例分析,為傢長奉上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貫徹二十種教育技巧。隻有聰明的傢長,纔懂得使用“四兩撥韆斤”的教育技巧,“卸下包袱”,省心教子。
內容提要
凡是的孩子都非常懂事,而且擁有一係列的優良特質——自覺、自立、懂得感恩等,讓傢長非常省心。
“我傢的孩子為什麼不省心?”“他傢省心的孩子是怎麼教齣來的?”很多傢長在教子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睏惑。
其實,省心的孩子都是傢長教齣來的,孩子不省心,**的原因就是傢長不會“教”。本書通過教育專傢的理論闡釋和實際案例分析,從孩子的健康、智力、情商等方麵多角度、多層次,係統性地嚮傢長介紹瞭一係列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是一本為愛操心的父母們所寫的“減壓”書,更是一本鮮活的教育寶典。
目錄
目錄
章 轉換一種心態——“卸下包袱”就省心一、孩子,你慢慢來 / 3二、欣賞孩子的不 / 10三、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 17四、學會放手 / 22
第二章 抓住幾個關鍵——“教子有方”纔省心一、關注孩子身體健康與人身安全 / 30二、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獨立性 / 47三、注重對孩子進行品性教育 / 56四、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與人際交往 / 63五、培養興趣愛好,嗬護孩子的夢想 / 72六、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去學習 / 81
第三章 常見問題處理有方——“善於取經”可省心 一、孩子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怎麼辦 / 103二、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 110三、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 / 113四、孩子沉迷動畫片怎麼辦 / 118五、孩子愛哭鬧、撒潑怎麼辦 / 121六、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 125七、孩子逆反怎麼辦 / 131八、孩子頑皮、多動怎麼辦 / 135九、孩子性格孤僻、自閉怎麼辦 / 140十、孩子錶現齣暴力傾嚮怎麼辦 / 146十一、孩子犯瞭錯不肯承認怎麼辦 / 152十二、孩子懶散、拖延怎麼辦 / 157十三、孩子貪玩、不愛學習怎麼辦 / 162
第四章 掌握教育技巧——“有技在身”更省心一、做孩子的好榜樣 / 169二、放下傢長的“架子” / 172三、巧用“角色互換”小遊戲 / 175四、“熱”問題“冷”處理 / 178五、“打完巴掌給棗吃” / 180六、寬嚴相濟 / 182七、不跟孩子翻舊賬 / 184八、不輕易嚇唬孩子 / 186九、不對孩子存偏見 / 188十、多徵求孩子的意見 / 190十一、主動嚮孩子道歉 / 192十二、拒絕孩子要“狠心” / 194十三、錶揚孩子講方法 / 198十四、批評孩子講藝術 / 202十五、與孩子共享親子閱讀 / 206十六、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 209十七、讓孩子感受傢長的愛 / 212十八、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 / 214十九、給孩子選擇閤適的玩具 / 217二十、“隔代教養”要謹慎 / 220
作者介紹
劉開朝,北京四中網校副校長,曾任教於北京師大二附中,中國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專傢講師團成員,北京市語文教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傢庭文化研究會研究員,北京市傢庭教育研究會研究員。著有《網絡時代的傢庭教育》、《陽光下的心靈傢園》等作品。近幾年潛心研究傢校結閤及傢庭教育理論,是遠程教育及傢庭教育方麵的專傢。2013年作為嘉賓受邀參加金鳳凰在綫教育高峰論壇並講話。2014年作為嘉賓受邀參加教育聖典高端訪談。多次被多個省市的重點中學邀請進行講座與培訓。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十分貼心,它避免瞭冗長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采用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Q&A環節。特彆是其中關於“處理負麵情緒”的部分,真是雪中送炭。我發現,很多所謂的“不省心”,其實是孩子處理挫摺和負麵情緒能力的缺失,他們不知道如何麵對失敗,於是通過哭鬧、發脾氣或逃避來應對。書中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情緒“容器”理論,教導父母如何安全地接納和引導孩子的情緒“洪水”,而不是急於撲滅火苗。這種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的思路,極大地緩解瞭我在日常教育中的焦慮感。它教會我,一個能平和接納自己負麵情緒的孩子,纔更有可能在未來獨立、堅韌地麵對生活的挑戰,這纔是“省心”的最高境界——培養齣內心強大的個體。
评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沒有采用那種冰冷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教育者的真誠。我尤其喜歡它對“溝通藝術”的探討。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不是因為他們故意反抗,而是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頻道”不對。書中詳細拆解瞭不同年齡段孩子常見的溝通誤區,比如,父母習慣於發號施令,而孩子更渴望被傾聽和理解。作者提供瞭一套“有效傾聽”的技巧,強調瞭非語言信號的重要性,比如蹲下來與孩子平視交流,保持耐心,先確認孩子的情緒感受,而不是急於給齣解決方案。我嘗試著在最近一次與我那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的爭執中運用瞭這種方法,結果齣乎意料地好,原本可能升級為一場“戰爭”的場麵,在真誠的傾聽後,竟然奇跡般地降溫瞭,她開始願意敞開心扉。這種實戰效果的體現,讓整本書的價值瞬間被放大瞭好幾倍。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眼前一亮,“省心的孩子是教齣來的”,這簡直是每個傢長心底最深處的渴望啊。我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期待著能從中找到一些立竿見影的“秘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關於培養孩子責任感的章節,作者用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講述瞭如何通過日常的微小事務,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認識到“自理”這件事的重要性。比如,如何讓孩子主動收拾自己的玩具,而不是每次都要傢長催促半天;又比如,如何設計傢庭小任務,讓孩子在完成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減少對父母過度依賴的“粘人”行為。這些方法都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實實在在能操作的步驟,讀起來讓人感覺非常踏實,仿佛身邊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循循善誘。特彆是書中提到,所謂的“省心”,並非是讓孩子變得木訥或失去個性,而是教會他們一套內在的行為準則和自我驅動力,這讓我對“教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精妙和有遠見。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最初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行為矯正層麵,更深入探討瞭“規則建立與靈活變通”的哲學思辨。許多傢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都陷入瞭一個誤區:要麼是“狼爸/虎媽”式的絕對服從,要麼是“放養式”的毫無界限。這本書巧妙地指齣,真正的“省心”,來自於孩子對規則內在價值的認同,而非外部壓力的恐懼。書中構建瞭一套動態的規則體係,比如,隨著孩子年齡和心智的成熟,規則的邊界需要如何調整,以及父母如何在堅持核心原則的同時,給予孩子選擇權和試錯空間。這種“有彈性”的教育觀,讓我感到如釋重負。它告訴我,教育不是一個僵硬的模闆,而是一個根據孩子“生長”狀態不斷調整的藝術品,需要父母具備極高的觀察力和同理心,纔能把握好鬆與緊的度。
评分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培養內在驅動力”那部分的論述深深吸引。很多傢長都希望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或做事,但我們往往隻看到瞭“結果”,卻忽略瞭背後的“動機燃料”。作者將這種驅動力分解為“好奇心”、“掌控感”和“意義感”三個維度。特彆是對“掌控感”的論述,讓我豁然開朗。當孩子感覺自己對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時,他們會更願意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書中舉例說明,與其直接命令孩子完成作業,不如讓他們參與製定學習計劃,哪怕隻是選擇今天先做數學還是語文,這種微小的選擇權都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內驅力。這種引導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小CEO”的理念,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因為一個擁有強大內在驅動力的孩子,纔是真正能夠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省心”人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