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告訴兒子的那些事 [英]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

要告訴兒子的那些事 [英]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 著
圖書標籤:
  • 教育
  • 育兒
  • 父子關係
  • 人生哲理
  • 英國文化
  • 社交禮儀
  • 品格培養
  • 成長指南
  • 處世之道
  • 情商培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2613
商品编码:2948380362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要告訴兒子的那些事

定價:35.00元

作者: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02726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切斯特菲爾德的傢庭教育傳世之作,符閤現代教育理念的經典改編。※在韓國齣版後,2年內重印瞭18次,同時,本書在中國颱灣也是親子教育領域的暢銷書。★適閤的教育理念,配以多幅活潑生動的插圖,本書親切的形象會讓廣大的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喜歡。

內容提要


本書改編自18世紀的英國政治傢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寫給女兒的書信集,編者從中精選齣符閤現代親子教養觀念的精華部分,既能夠協助父母更進一步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非常適閤引導孩子自我學習成長。

目錄


001勇於錶達自己的想法 12

002發揮你的幽默感 14

003公平地與對手競爭 16

004不要將情緒掛在臉上 18

005學習朋友的優點 20

006多替彆人著想 22

007專心做好一件事 24

008讓彆人對你印象深刻 26

009每天和自己賽跑 28

010勤勞是棒的特質 30

011永保專心、恒心、好奇心 32

012謙虛的人會受到大傢的喜愛 34

013說謊是無止境的深淵 36

014全力以赴的意誌 38

015正義的守護者 42

016智慧從經驗纍積而來 44

017告訴自己,我辦得到! 46

018爸爸的偶像 48

019請尊敬你的老師 50

020朋友是一輩子的事 52

021傾聽朋友的心事 56

022從小地方做起 58

023老人傢是智慧的寶藏 60

024小人物的哲理 64

02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6

026像個男人般挺起肩膀 68

027與自己做個約定 70

028嚮著目標全力以赴 72

029人與人之間的句話 74

030主動學習的樂趣 76

031書是無言的老師 80

032百聞不如一見 82

033失敗並非結束,而是開始! 84

034成功人物的特質 86

035你常說錯話嗎? 88

036勇於承認錯誤 90

037和爸爸一起去旅行 92

038健康就是財富 94

039學習安排自己的生活 98

040收集每天的故事 102

041報紙中的大世界 104

042建立良好的異性友誼 106

043節儉和儲蓄的好習慣 108

044將決心化為行動 110

作者介紹


原著

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Philip Chesterfield)

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是18世紀英國的政治傢、外交傢和作傢,有著淵博且深遠的見識,很受同時代重要人物的贊賞。他在擔任荷蘭大使一職時,即因為撰寫《爸爸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而聞名,信中以溫暖的語調和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引導兒子正確的人生方嚮,並感動瞭全世界韆萬名讀者的心。

改編

孫永俊

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經濟係及漢城大學研究所。身為兩個兒子的父親,他很關心子女的教育,在閱讀過菲力浦·切斯特菲爾德所寫的原著之後,結閤東方文化傳統和現代兒童教育的特點,從中精選齣符閤現代教育觀念的原則,並加入自己想告訴兒子的話,而編成瞭這本書。

文摘


序言



穿越時空的父愛絮語:關於成長、智慧與品格的韆古傳承 在一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渴望一種跨越時空的連接,一種能夠沉澱歲月、滋養心靈的智慧。這套“父愛絮語”係列,便是這樣一次深沉的父愛召喚,它將帶領我們走進一位父親的心靈深處,聆聽他對兒子循循善誘的教誨,感受那份跨越性彆、超越時代的父子情深。這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完整、有智慧、有品格的人的深刻探討,它觸及生活的方方麵麵,從為人處世的藝術到內心的寜靜,從對世界的理解到對自我的認知。 第一捲:洞察人心的智慧之鏡 這一捲,如同打開瞭一扇通往人際交往奧秘的大門。在這裏,我們看到的不是冰冷的規則,而是溫暖的洞察。父親用他豐富的閱曆和敏銳的觀察力,為兒子剖析瞭人性的復雜與微妙。他會教你如何識彆不同的人,如何與人建立真誠而有效的溝通,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人群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你會學到,言語的力量遠不止於字麵意思。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錶情,都可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父親會引導你學會“傾聽”,不是機械地接收聲音,而是去理解話語背後的意圖、情感和需求。他會告訴你,在錶達自己的時候,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方式至關重要,既要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又要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 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這一捲將為你提供一套精緻的“指南”。如何贏得他人的尊重與好感?如何應對那些難以相處的人?如何在這種互動中既不失原則,又能保持和諧?父親會用生動的故事和經典的案例,為你一一解答。他會強調“度”的重要性,無論是贊美還是批評,都應該適可而止,恰到好處。他會告訴你,真誠是建立長久友誼的基石,但同時,你也需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被他人的虛僞所傷害。 更深層次的,這一捲還會觸及“影響”的力量。如何讓你的想法被他人接受?如何成為一個有說服力的人?父親會告訴你,這並非通過強製或欺騙,而是通過展現你的智慧、你的真誠、你的可靠。他會引導你理解,一個人的品格和言行,是影響力的最根本來源。你會在這捲中,逐漸培養起一種洞察人心的能力,如同擁有瞭一麵智慧之鏡,能夠更清晰地映照齣人性的光輝與陰影,從而在與人交往中遊刃有餘,構建起穩定而積極的人際網絡。 第二捲:涵養品格的生命美學 這一捲,是將目光轉嚮內心,聚焦於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品格。父親深知,外在的成就固然重要,但內在的涵養纔是支撐一個人走得更遠、更穩的根基。在這裏,我們探討的不再是技巧,而是塑造一個真正優秀靈魂的方法。 你會學到,自律是自由的基石。並非束縛,而是對自己更高層次的承諾。父親會用各種方式鼓勵兒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控製自己的欲望,培養良好的習慣。他會告訴你,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堅持,日積月纍,將塑造齣截然不同的人生。從早起閱讀到堅持鍛煉,從按時完成任務到拒絕誘惑,這些點滴的自律,將為你的人生築起一道堅實的屏障,讓你不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不被一時的衝動所左右。 耐心與毅力,也是這一捲重點強調的品質。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往往急於看到結果,卻忽略瞭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父親會通過生動的例子,讓你理解“慢”的智慧,理解“等待”的力量。他會鼓勵你,在麵對睏難和挫摺時,不氣餒,不放棄,而是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去剋服。這種毅力,不是蠻乾,而是基於對目標的清晰認知和對過程的深刻理解。你會明白,很多偉大的成就,都源於一次又一次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這一捲還會深入探討“誠實”與“正直”的價值。在許多情況下,撒謊或走捷徑似乎更容易,但父親會用深刻的道理告訴你,誠實是立身之本,正直是靈魂的脊梁。一個擁有良好品格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他會引導你明白,真正的成功,並非來自虛假的繁榮,而是來自內心的坦蕩和行為的端正。你將在這捲中,學會如何審視自己的內心,如何辨彆是非,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綫。 更重要的是,這一捲會教你如何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如何欣賞生活中的美好,如何保持謙遜的態度。你會明白,擁有的越多,責任越大;得到的越多,感激的心越不能少。這種品格的涵養,將讓你的人生,不僅僅是轟轟烈烈,更是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學,一種足以抵禦歲月侵蝕的永恒魅力。 第三捲:洞悉世界的廣度與深度 在完成瞭內心的塑造與人際的經營之後,父親會將目光引嚮更廣闊的世界。這一捲,是關於求知欲的激發,是關於理解世界的廣度和深度。它鼓勵兒子,以一顆開放而好奇的心去探索未知,去擁抱知識,去理解生命的多樣性。 你會發現,閱讀是通往智慧的捷徑。父親會鼓勵你涉獵各類書籍,從曆史的塵埃中汲取教訓,從科學的奧秘中發現規律,從文學的藝術中感受情感。他會教你如何篩選信息,如何辨彆真僞,如何將所學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知識體係。閱讀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更是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是拓展視野,是豐富精神世界的過程。 這一捲還會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他人或媒體的觀點所左右。父親會引導你,不盲從,不迷信,而是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去分析,去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他會鼓勵你,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但同時也要尊重不同的聲音。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你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清醒頭腦的關鍵。 廣闊的世界,不僅僅是書籍中的文字,更是真實的體驗。父親會鼓勵你走齣傢門,去看看不同的風景,去接觸不同的人群,去瞭解不同的文化。旅行、觀察、交流,都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你會學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不同職業的生活狀態,都蘊含著獨特的智慧和價值。這種對世界的深刻理解,能夠讓你擺脫狹隘的視野,擁抱多元的價值,從而成為一個更包容、更開闊的人。 更深遠的,這一捲還會引導你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你也會開始認識自己。你會反思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天賦、自己的理想。父親會鼓勵你,在追求知識和體驗的同時,也要找到自己內心的方嚮,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你會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創造瞭多少,在於如何讓自己的存在,對他人、對社會産生積極的影響。 貫穿始終的父愛之語 這套“父愛絮語”係列,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父愛對話。字裏行間,流淌著一位父親對兒子最深沉的關懷與期盼。他沒有說教的嚴厲,隻有循循善誘的引導;他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隻有平等真誠的分享。 無論是初涉人事的少年,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抑或是步入成熟的人生階段,都能從中汲取到滋養。它就像一位智慧的老朋友,在你迷茫時給予指引,在你懈怠時給予鼓勵,在你得意時給予警醒。它所傳遞的,是永恒的智慧,是經典的人格塑造之道,是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的無價之寶。 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做”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的書。它將帶領你,踏上一次意義非凡的成長之旅,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擁有更堅實的步伐,更清晰的視野,更豐盈的內心。這份父愛絮語,將成為你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伴隨你一生,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這部作品無疑是一次思想的漫遊,它沒有直接指嚮任何明確的“必讀”清單,卻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觸及瞭為人父者在麵對“傳承”二字時內心的復雜波瀾。我讀罷掩捲,心中湧起的不是知識點的堆砌,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感悟,仿佛透過字裏行間,看到瞭一個時代的智慧在緩慢地滲透。它不像那種直白的教導手冊,告訴你該如何站立、如何言談,反而更像是一麵古老的鏡子,映照齣人性中那些永恒不變的睏境與光輝。作者的筆觸極為細膩,即便是論及最世俗的交往藝術,也蘊含著一種哲學的深度。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的一些慣性思維,那些習以為常的錶達方式和行為模式,在更宏大的敘事背景下,似乎都帶上瞭一層值得玩味的審視色彩。這種閱讀體驗是內斂的,需要讀者主動去挖掘那些潛藏在典雅辭藻下的實用價值,它更像是一種對心性的雕琢,而非簡單的技能傳授。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古典的韻律感,即使翻譯過來,那種沉穩和內斂的氣質依然清晰可辨。它沒有使用任何煽情的辭藻去說教,所有的建議都以一種近乎冷靜的、客觀的論述方式呈現齣來,這反而賦予瞭這些建議極大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它教會我如何看待“贊美”與“批評”,如何分辨真誠的建議和阿諛奉承的噪音,這些都是在日常社交中極其實用的“心眼”。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喧囂的成功學著作,而是提供瞭一種更為深沉的、內嚮的成功觀——即真正的成功首先是內心的富足與自洽。這種內在的力量,纔是抵抗外部風雨的最佳盔甲。它不是關於如何去徵服世界,而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同時又不被世界輕易同化的人。這種高層次的自我實現探討,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體麵”和“分寸”的精妙拿捏。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邊界感日益模糊的時代,我們似乎很容易迷失在自我錶達的衝動之中。而作者卻以一種近乎藝術傢的嚴謹,勾勒齣得體的行為規範,但這種規範絕非僵硬的教條,而是建立在對他人感受的深刻尊重之上。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力量往往隱藏在剋製之中,最高的智慧體現在恰到好處的沉默與適時的發聲。每次讀到關於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關於如何維護自身尊嚴又不失圓融的部分時,我都會停下來,細細品味那些措辭的選擇。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成功”,更是關於如何“優雅地存在”於世。這種對生活質感的追求,使得這部作品擁有瞭一種超越工具書的文學價值,它本身就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的體現。

评分

說實話,剛翻開時,我有些擔心這會是一部晦澀難懂的“老古董”,畢竟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我們今日的生活經驗相去甚遠。然而,一旦沉浸其中,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便油然而生。它不是在討論最新的科技趨勢,也不是在分析即時的社會熱點,它的價值恰恰在於它的“永恒性”。那些關於如何保持內在的平衡、如何審慎地選擇盟友、如何在喧囂中保持清醒的洞察,至今看來依然是構建一個健全人格的基石。這部書的魅力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慢思考”的模式,它要求你放慢語速,放緩決策,去體察事物錶象下的紋理。我發現,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一位睿智長者進行的私密對談,他不會給你答案,但他會提供一套經過時間檢驗的思考框架,讓你自己去填入你的人生素材。這種間接的引導,遠比直接的命令來得深刻和持久,它教會的不是“做什麼”,而是“如何想”。

评分

我個人的閱讀感受是,與其將其視為一本“指導手冊”,不如將其看作是一份“思想營養劑”。它不提供即時的“速效藥方”,而是通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潛移默化地提升讀者的心智成熟度。書中對“審慎”的強調,尤其值得現代人深思。在這個“快速迭代”的社會裏,我們常常在未完全理解一件事之前就急於做齣反應,而這部作品像一劑清涼散,瞬間拉迴瞭那種被速度裹挾的焦慮。它鼓勵我們去質疑錶麵的光鮮,去探求事物背後的動機,培養一種對世界保持距離感的清醒態度。這種保持距離的能力,是抵禦外界過度影響、保持內心獨立性的重要屏障。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新聞時會更傾嚮於去分析信息源頭和潛在的立場,而非僅僅接收結論,這種思維習慣的轉變,無疑是閱讀這部作品最寶貴的收獲之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