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如何進行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 |
| 作者 | 《如何進行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編寫組 |
| 定價 | 25.80元 |
| 齣版社 |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
| ISBN | 9787510033506 |
| 齣版日期 | 2011-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共分為八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概述;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的目標;中小學團隊心理輔導的內容;中小學團隊心理輔導的模式等。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從章節設置來看,這本書的邏輯似乎是按照“問題的重要性排序”來組織內容的,而非按照“輔導實施的時間順序”。例如,它在很早就深入探討瞭如何處理高風險的危機乾預個案,篇幅不小,但在團體活動開始前必須完成的“招募篩選流程”和“知情同意簽署”等基礎行政和準備工作,卻被放在瞭全書的後半部分,顯得有些倉促。這種倒置的結構讓我很難將其視為一個綫性的工作指南。如果我打算從頭開始規劃一個學期的團體輔導項目,我必須不斷地在不同的章節間來迴翻閱,將“準備階段”的材料從後往前拼湊起來,纔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計劃。這讓我在需要快速檢索特定階段操作步驟時感到效率低下。一本真正實用的工具書,理應遵循一個自然的工作流:從項目啓動、成員招募、初期建立關係,到中期深入探索,最後到結束和後續跟進,形成一個流暢的閉環。這本書在這方麵給讀者的“導航體驗”不太理想,需要讀者自己充當“編輯”的角色,重新梳理其內容結構。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沒有過多花哨的圖案,主要的色調是沉穩的藍色與白色搭配,給人一種專業和可靠的感覺,這或許是內容本身的重量所決定的吧。我拿到手時,首先被它的厚度吸引瞭,這預示著其中蘊含的信息量是相當可觀的。雖然我個人在日常閱讀中更偏愛那些封麵設計得極具藝術感或視覺衝擊力的書籍,但對於這種工具性或專業性的讀物來說,這種簡潔的設計反而更符閤我的期待,它將讀者的注意力直接引導嚮瞭書脊上清晰印著的書名和作者信息。初翻幾頁,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不錯,油墨的清晰度也很好,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不容易疲勞,這也是一本專業書籍長期被使用的重要考量。裝幀上也看得齣齣版社是下瞭功夫的,綫裝部分處理得比較平整,即便是快速翻閱查找資料時,書本也不會輕易散架。整體來看,從視覺和觸覺上,這本書成功地建立瞭一種嚴謹、值得信賴的基調,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真正解決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那些棘手問題,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框架。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正式,充滿瞭學術化的錶達和嚴謹的術語,這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場對詞匯的持續“解碼”之旅。很多句子都非常長,定語和狀語層層嵌套,仿佛在進行一場復雜的邏輯推理,而不是在進行一次親切的經驗分享。例如,當我讀到描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發展危機在團體輔導情境下的投射性障礙錶現”這樣一句話時,我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每一個詞匯,纔能勉強理解其在實際輔導場景中可能代錶的具體行為。我理解,專業書籍需要精準的錶達,但這種過度的“書麵化”犧牲瞭閱讀的流暢性和親和力。如果作者能在引用專業術語的同時,適當地穿插一些更口語化、更貼近校園日常場景的白話解釋,或者用一些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拗口的理論,這本書的受眾麵將會大大拓寬。目前來看,它似乎更傾嚮於服務於已經具備紮實心理學功底的同行,對那些剛跨入教育或輔導領域的新手來說,門檻略高,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去“適應”它的語言體係。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理論基礎上的深厚積纍,引用瞭大量經典心理學流派的觀點,從人本主義到認知行為理論,都有涉及。然而,這種理論的深度似乎與實際操作指南的淺度之間存在著一道明顯的鴻溝。書中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論證“為什麼”要這樣做,理論推導非常嚴密,文獻引用也十分紮實,這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但對於那些急需在下周的學校社團活動中組織一場心理健康小組的實踐者而言,他們可能更關注“如何”在十分鍾內打破僵局,或者如何處理一個突發的、情緒爆發的成員。我期待的更多是那種可以直接“套用模闆”或“替換情境”的實用案例分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闡述上。目前的結構更像是一本高級心理學教材的案例研究部分,而不是一本麵嚮一綫工作者的實操手冊,這使得我在閤上書本,準備去麵對真實的青少年群體時,仍舊感到心中沒底,仿佛理論與實踐之間還隔著一堵厚厚的玻璃牆,看得見,卻難以觸及。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布局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迷宮探索”。我發現它采用瞭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來輔助說明復雜的心理學概念和輔導步驟,但遺憾的是,這些圖錶之間的邏輯銜接有時顯得有些跳躍,缺乏一個貫穿始終的、清晰的脈絡指引。舉個例子,在介紹一個關於“建立團體信任機製”的章節時,它羅列瞭七八個小技巧,每個技巧下麵都配瞭一個小插圖,但這些小插圖仿佛是孤立的小島,我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思考它們是如何串聯成一個整體的輔導流程的。對於新手來說,這種“碎片化信息組閤”的方式可能會造成理解上的睏難,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來填補這些空白。如果能有一個更宏觀的、自上而下的導覽圖,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統一整閤起來,效果一定會更好。我理解作者可能想通過豐富的細節來展示其專業性,但在知識傳遞的效率上,這種詳盡的堆砌反而略顯冗餘,讓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急需一個清晰的路綫圖來指導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