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腦也有奇怪的習慣 | 作者 | 池榖裕二 ,阿修菌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11489856 | 齣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我們的大腦也有著一些人類纔有的習慣和特徵。 麵對他人的不幸,自己在偷偷地感覺幸福,這是為什麼? 即使明知道是白花錢,也帶著一種僥幸心理去買*的原因是什麼? 睡覺之前的那幾分鍾,是記憶東西的黃金時期嗎? 剛開始做事的時候,興緻勃勃,但是往往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廢瞭,是什麼在左右你的意誌? 擺齣笑臉就是真心感覺到愉快嗎? 能夠同時感覺到心疼和身體疼痛的部位在哪裏? 這是一本內容新穎、提供新知的腦科學科普讀物,趣味性強,滿足人的好奇心,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到腦科學與我們日常生活及自我人格的聯係,從而更好地瞭解自我,更好地生活。 |
| 作者簡介 | |
| 池榖裕二 腦科學傢,同時兼任日本藥理學會學術評議委員,北美神經科學會、日本藥學會、日本神經科學會會員。1989年以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日本東京大學藥學係,之後又以名的成績進入東京大學藥學係研究生院,開始瞭對腦的研究。1995年被錄用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彆研究員。1998年通過對海馬的研究,獲得瞭藥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東京大學藥學係。2002~2005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生物學客座研究員。他由記憶機製開始瞭“腦的可塑性”探索研究主題,2012年他發現瞭腦內神經細胞間的結閤部(突觸)形成的結構,並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錶相關論文。2004年榮獲日本藥學會藥物研發奬,2006年榮獲柯尼卡美能達畫像科學奬勵奬、日本藥理學會學術奬勵奬、日本神經會奬勵奬。2008年獲日本藥學會鼓勵奬、文部科學大臣錶彰(年輕科學傢奬)。 |
| 目錄 | |
| 前言 01 大腦真奇妙,竟受IQ左右——腦越大就越好使嗎 腦越大,人就越聰明嗎 IQ120以上的非凡頭腦的秘密 體育越好的學生,學習成績也越好嗎 覺得腦子不夠用,那是錯覺 02 大腦真奇妙,竟是自戀狂——幸災樂禍味如蜜 當不安的腦迴路激活時 大腦會從彆人的不幸中尋找快樂 大腦深信自己“能力非凡” 産生快感讓人欲罷不能的場所 畏首畏尾的老闆還真少 “プライド”與“pride”的區彆 “自豪”和“喜悅”是兩種不同的情緒 03 大腦真奇妙,竟會信任他人—— 人腦如何判斷“信賴度”的呢 沉浸於幸福中的人尤需提高警惕 大腦是如何判斷是否值得信賴的呢 “你活該”的心理機製 整理的奧義是“把用得著的東西扔掉” “浪費可恥”的心態是如何産生的 看瞭“看起來很疼的圖片”會怎樣 04 大腦真奇妙,竟會相信命運——“今天很走運啊!”原來這不是錯覺 食指短的人炒股更賺錢 賺取韆萬財富的操盤手受雄性激素的影響 運勢天注定 “後通牒遊戲”考驗決斷能力 社會普遍觀念和固有觀念等信念也會 創造齣“真實” 腦科學的發現是否瞭哲學 新的技術革新何所懼 05 大腦真奇妙,竟不懂裝懂——“當初要是那麼做就好瞭”何謂“後見之明偏誤” 沒那麼多“果不其然” 人人都是“事後諸葛亮”,不可思議的“後見之明偏誤” 奇妙的稟賦效應 明知白花錢,卻還會買彩票 心生動搖會怎樣 06 大腦真奇妙,竟迷信品牌——氣場、情調、超凡魅力……被看不見的力量影響的原因 一種叫“有機栽培”的品牌 睏惑音樂評論傢的李帕蒂事件 人腦會對品牌做齣反應嗎 用汗水換來的10萬日元和天上掉下來的10萬日元 07 大腦真奇妙,竟能自我滿足——為什麼人總愛往固定的那幾傢店跑呢 大腦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調整情緒 猴子也會迴避自我矛盾 是買生菜,還是買新上市的圓白菜呢 橫下心來解放喜歡冒險的大腦 大腦天生就有判斷價值的迴路 08 大腦真奇妙,竟會墜入愛河——“愛情的力量”讓大腦反應更快,動力更強 藉鑒“僞忽視”效果,坐在意中人的左側 鳥類也有重視左側的傾嚮 墜入愛河的腦處理能力更高 母親的經驗會遺傳給孩子 為什麼良好的生活環境很重要呢 09 大腦真奇妙,竟會沉迷於遊戲——人類是特彆容易被“視覺材料”說服的生物 大腦鍛煉真的有效嗎 能提高工作記憶的鍛煉方法 MRI縮小瞭腦研究與心理學、哲學之間的鴻溝 隻要看起來像真的,大腦就會相信 如何錶達纔是關鍵 10 大腦真奇妙,竟會在意彆人的看法——誰給我們設定瞭程序,讓我們會自我犧牲呢 我們為什麼不願在人前 懂得閤作精神的魚 我們為什麼不偷彆人的東西 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 是閤作,還是逃跑——“睏境遊戲” 為什麼會有懲罰呢 “揮淚斬馬謖”,二律背反的糾葛 毫無根據並扭麯的“人性” 11 大腦真奇妙,竟會展顔笑——“先從形式入手”能讓人變幸福嗎 人際交往的強武器是什麼 先有笑容後有歡樂的反嚮因果關係 肉毒素帶來意外效果 人為什麼會笑呢 正確的姿勢會讓我們更自信嗎 振作精神時,日語靠氣勢,英語靠身體 甜蜜的記憶,苦澀的迴憶 達爾文提齣錶情具有先天性 12 大腦真奇妙,都是激素惹的禍——汗會泄露你的“不安”和“性信息” 不安情緒會通過汗水傳給彆人嗎 性激素真的存在嗎 對女性的性幻想不再私密嗎 香味的刺激直接入腦 聞瞭咖啡豆的香味會怎樣呢 曆時韆年之久的咖啡芳香的秘密 13 大腦真奇妙,竟會偏好某種學習方法——比起“輸入”更重視“輸齣” 什麼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呢 限製熱量攝入能提高記憶力嗎 比爾·蓋茨為什麼熱衷於SenseCam呢 14 大腦真奇妙,竟會為紅色傾倒——讓對手膽怯、讓自己搶占先手的卑鄙顔色 熱咖啡比冰咖啡更有親近感 體育成績是靠紅色提高勝算的嗎 紅色的電腦顯示屏邊框會讓工作效率下降 “學習的房間嚴禁掛紅色 係窗簾”的根據 15 大腦真奇妙,竟一聽就能聽齣區彆——音樂與空間能力竟然有關係 日本人發不好“R和L”音的原因 新生兒的耳朵能分得清母語和外語 用母語文字標注英語讀音,老外竟然聽得懂 五音不全的人空間處理能力也低嗎 交響樂團成員們的空間能力 16 大腦真奇妙,竟會越來越幸福——隨著年齡增長,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幸福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嗎 負性偏嚮隨年齡變化而改變 負麵情緒會不斷減弱 17 大腦真奇妙,竟是個酒鬼——“嗜好成癖”是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 喝威士忌後,第二天反應大嗎 攝入酒精時的腦內機製 “酒壯慫人膽”是怎麼迴事 酗酒的爹媽會生下酗酒的娃 “就是不自覺地會……”的背後 18 大腦真奇妙,竟是個吃貨——哪些食物對大腦有好處 吃維生素片能減少犯罪嗎 腸胃狀態與腦的狀態緊密相聯嗎 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腸胃 能提高大腦功能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新的有益/有害大腦12營養元素清單 19 大腦真奇妙,竟喜歡討論——“精氣神”和“韌勁”是過時的大和魂嗎 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是一起討論嗎 什麼是有效的領導能力呢 想要在決戰之際發揮實力該怎麼做 從腦科學看“精氣神”“韌勁”的有用性 20 大腦真奇妙,竟會說話——“比喻”手法改變對話的主導權 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曾有關係嗎 血統純正的現代人 人種歧視為何無法消除呢 “奇跡基因”是從哪裏來 語言中所隱藏的兩種功能 “鬧鍾是”是一種修辭手法 利用隱喻 大腦聽笑話時的模樣 21 大腦真奇妙,竟會有直覺——大腦為什麼對“數值”不敏感 無意識的自己其實還挺有兩把刷子的 “靈感”與“直覺”的區彆是什麼 邏輯性思考與推論性思考 直覺偶爾也不靠譜 人腦的弱點是什麼呢 22 大腦真奇妙,不自由竟很舒服——人類自己肯定不清楚自己的事情 80%以上的人都按既定的習慣來行動 自由意誌不是在腦內誕生的 “我的事情我做主”的錯覺 無意識的自己纔是真正的自己 “腦的正確反射”來自何處呢 對腦而言,究竟什麼是自由呢 意識中齣現的“自由的心”其實是極具迷惑性的幻覺 腦地圖:不同腦區負責不同的身體部位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 23 大腦真奇妙,竟喜歡睡覺——“睡眠成績”也很重要 睡眠時間短可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短睡型的遺傳基因 勸君一試“懶人思維術” 就寢前是記憶的黃金時間 “勤勤懇懇的努力型”還是“提綱挈領的突擊型” 記憶的整理與鞏固在睡眠中交替進行 玫瑰芳香能提高記憶力嗎 24 腦真奇妙,竟會經曆超自然體驗——靈魂齣竅與“俯瞰能力”之間神奇的關係 動搖生命倫理基石的人造生命的誕生 刺激“神靈”的腦迴路,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用科學解剖神靈,是一種褻瀆嗎 有人會被催眠,而有人卻完全免疫 催眠是一種人工癥 “自己”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靈魂齣竅的腦迴路是什麼 25 大腦真奇妙,竟懂得冥想——“夢想成真瞭”是怎麼迴事呢 冥想與大腦的親密關係 能夠集中精神就是好事嗎 “連續5天冥想20分鍾”,會有什麼變化呢 身體的動作與“未來藍圖”之間的奇妙關係 所謂“衰老”,就是不再心懷夢想瞭嗎 26 大腦真奇妙,竟懂得一物多用——一乾起來就有乾勁瞭 “痛在身上”和“痛在心上” 人的思考能力從何而來呢 “心”是腦迴路對身體性的省略 腦會對已有的東西循環再利用 腦是為何而存在的 語言是什麼時候在大腦中誕生的心在何處 身體和環境對人心的支配力到底有多強 什麼事都是隻要開始瞭,就等於成功瞭一半嗎 身體運動會讓神經元活躍度提高10倍 寫在後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腦洞大開”的書!我之前對大腦的研究一直保持著一種敬畏感,覺得那是極其深奧的科學領域,不適閤我這樣普通讀者去涉獵。然而,這本書卻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認知。它用一種極為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大腦那些“奇怪的習慣”呈現在我眼前,讓我不禁感嘆,原來我們的大腦,竟然有著如此令人著迷的“小九九”。書中提到的“確認偏誤”更是讓我印象深刻,我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時候,為瞭證實自己的觀點,會不自覺地去搜尋支持它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與之相悖的證據。這種“選擇性失明”,讓我以前覺得很正常,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這是一種多麼普遍且具有欺騙性的思維陷阱。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有時像在進行一場精彩的 TED 演講,用生動的案例和幽默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有時又像一位慈祥的長者,耐心地為你解讀那些睏擾你多年的思維謎團。這本書並沒有試圖告訴你如何“優化”你的大腦,而是讓你去“接納”並“理解”它,從而更好地與自己相處。我常常在讀完一章後,會停下來,迴想自己的過往經曆,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睏惑或懊惱的行為,如今都有瞭更清晰的解釋。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偶然拾到瞭一顆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珍珠。它以一種極其獨特且富有啓發性的視角,揭示瞭我們大腦中那些隱藏極深的“怪癖”行為。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決策能力是相對獨立和自主的,但書中關於“社會認同”和“從眾心理”的探討,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過程。我開始意識到,有多少時候,我的決定是受到周圍環境和他人的影響,而我卻渾然不覺。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他善於運用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麵,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在腦海中構建齣相應的場景。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進行一場精彩的偵探遊戲,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新的綫索,引導我一步步去揭開大腦神秘麵紗下的真相。我發現,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睏惑不解的行為,如今都有瞭更閤理的解釋。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任何“速效救心丸”,但它賦予瞭我一種強大的洞察力,讓我能夠更客觀地審視自己,並以一種更平和的心態去接納那些“不完美”的自己。它讓我明白,理解大腦的“怪癖”,並非是為瞭改變,而是為瞭更好地與之共處。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點醒我的書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就是其中之一。它用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剖析瞭那些潛藏在我們思維深處的“怪癖”,這些怪癖我們可能每天都在經曆,卻從未真正去理解。當我讀到關於“錨定效應”的部分,我立刻聯想到自己每一次購物時的糾結,明明知道打摺後的價格也未必是最劃算的,但那個“原價”就像一個無形的錨,牢牢地將我的判斷拉嚮瞭“便宜”這個方嚮。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其背後的神經科學原理,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大腦是如此“懶惰”又如此“聰明”地在運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便是我這種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與你閑聊,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你認識自己,認識那些讓你做齣種種“奇怪”選擇的內在驅動力。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自由意誌在做決定,實際上卻被一些我們不自知的心理機製所操控。這種“被操控”的感覺,起初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理解這些機製,反而能讓你獲得一種更深層次的自由——一種擺脫盲目衝動、做齣更明智選擇的自由。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本充滿驚喜的盲盒,我滿懷期待地拆開,結果卻發現裏麵藏著一個我從未預料到的世界。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那獨特的視角深深吸引住瞭。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科普讀物,它以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關於我們大腦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癖好。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相當瞭解自己大腦的人,但這本書卻像一麵哈哈鏡,照齣瞭我身上那些我從未察覺到的、甚至覺得有些可笑的思維模式。比如,我一直以為自己做決定的時候是邏輯清晰、深思熟慮的,結果這本書卻告訴我,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一些“捷徑”思維所影響,或者被一些早已植入的偏見所左右。更讓我驚奇的是,書裏的一些例子,聽起來簡直就像在描寫我自己的生活片段,讓我忍不住笑齣聲來,同時也陷入瞭更深的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這背後的機製又是怎樣的?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這些信息,時而拍案叫絕,時而陷入沉思。它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怎麼做”的答案,而是通過揭示真相,讓我自己去審視和理解。這種“知己知彼”的過程,遠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深刻和有力量。閱讀的過程,就像一場與自己大腦的深度對話,讓我對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我一直覺得,人類最值得探索的領域,莫過於我們自身的意識和思維。而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這個神秘王國的一扇門。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你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的觀念,而是以一種近乎“解剖”的方式,將我們大腦中那些不那麼“理性”的運作模式,一絲不苟地呈現在我眼前。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習慣”的解讀,它讓我明白,很多看似是齣於個人意誌的行為,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大腦的“習慣化”機製驅動的。這種對“習慣”的深入洞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固有模式,並思考如何去打破或重塑它們。作者在敘述時,極其注重細節和邏輯的嚴謹性,但又不像傳統的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它更像是在編織一張精美的網,將一個個看似孤立的心理現象,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幅關於大腦運作的全景圖。我常常在閱讀時,會感到一種強烈的共鳴,就好像作者能讀懂我心中那些未曾說齣口的疑問,並用文字給予我解答。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自己的大腦,並非是為瞭追求某種完美,而是為瞭更好地認識生命的本質,以及我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