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喚醒你與孩子內在的無限可能:來自第四道大師的教育寶典
定價:39.00元
作者:納塔莉·迪·薩爾斯曼·迪·埃蒂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80822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部以靈性成長體係為基礎的教育寶典
一套第四道大師實踐中打造的教育方法
一條自我療愈以及自我成長的獨特途徑
內容提要
這本書是以第四道的理論為基礎寫齣的青少年兒童教育類書籍,作者納塔莉在書中指齣,言傳不如身教,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老師和傢長對自己進行再教育的過程。她還在書中鼓勵讀者摒棄對社會上主流教育思想的盲目跟隨,進行自我反思,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想要帶給孩子的是什麼,並把有意識的反思帶入教育過程。
為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不僅是一本具有深刻理論基礎的書籍,更為讀者列舉齣瞭應對各種實際問題時所應采取的具體步驟,讓人容易理解,也容易實操。其實,如果把書中提到孩子的地方替換為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大人實現自我療愈自我教育的身心靈成長書籍。
目錄
中譯本序言/001
英譯本序言/006
給讀者的信/009
章 當今的教育麵臨的狀況/001
節 當今的世界/003
第二節 當今的父母/005
第三節 當今的孩子/008
第二章 一種新式的教育理念/011
節 教育意味著什麼?/013
第二節 教與學/014
第三節 麵對新式教育理念的老師/017
第三章 對身心腦的全麵教育/021
節 對心靈的教育/023
第二節 對頭腦的教育/030
第四章 靈性與良心的教育/035
節 兒童與宗教/037
第二節 發展良心/039
第三節 受苦對發展良心的作用/042
第五章 新式教育理念的一些基本原則/045
節 愛是教育的核心/047
第二節 發展注意力/050
第三節 培養意誌力/054
第四節 樂於付齣努力/056
第五節 熱愛工作/059
第六節 非競爭性的教育/062
第七節 勇於探索/064
第八節 尊重/067
第九節 信任/070
第十節 責任感/073
第十一節 約束與自由/075
第十二節 紀律/078
第十三節 懲罰/082
第十四節 為生活做好準備/085
第六章 用新式教育理念解決實際問題/087
節 現活帶來的一些問題/089
第二節 根植於性格中的一些問題/096
第七章 性教育/117
節 性——一個世界性的問題/119
第二節 性教育的現狀/120
第三節 性——讓大人頭疼的問題/121
第四節 如何迴答孩子的問題/122
第五節 同性戀/125
第六節 /127 作者介紹 納塔莉·迪·薩爾斯曼·迪·埃蒂耶旺 1919年齣生於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在瑞士和法國接受教育,1950年在委內瑞拉定居。教育傢、譯者、記者、畫傢。她在南美洲多個國傢建立瞭學校,幫助老師與傢長理解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的真正意義,喚醒人們對我們存在的意義的關注,為教育者提供的指導。
文摘
序言
從文字的質感上來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帶著一種跨越時空的沉靜和穿透力,似乎不是當代人寫就的,更像是一份古老的智慧傳承,經過精心的提煉和包裝後送達我們麵前。它避開瞭所有流行的教育術語和時髦的詞匯,用最樸素、最本質的詞語,直指人心。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句子,因為很多話的含義非常深邃,需要時間和心境去慢慢消化。我不會把它當作一本速讀的書籍,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工具書”或者“生命指南”。每當我覺得自己又快要被生活的瑣碎和外界的噪音淹沒時,翻開任何一頁,總能找到一句話,像一束光一樣,瞬間將我的意識拉迴到核心——那個關於愛、關於自由、關於內在成長的核心。這種持續性的滋養力量,是很多暢銷書所不具備的,它給予的不是短暫的興奮感,而是根基的穩固。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麵,它更像是一本靈魂的地圖冊。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意識到,我們對孩子的很多期待和要求,其實都源於我們自己童年的創傷和未竟的心願。這本書沒有迴避這些沉重的話題,反而非常坦誠地將它們一一攤開,讓我們不得不麵對那些潛意識裏的“自動駕駛”模式。我記得其中一個章節談到“情緒的繼承”,讀完後我立刻對照瞭自己的成長經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難以言錶。它提齣的很多觀點都非常顛覆傳統觀念,比如它鼓勵我們去感謝孩子帶來的“麻煩”,因為這些“麻煩”正是我們療愈自己的機會。這種將挑戰視為禮物的視角,徹底改變瞭我對待孩子叛逆期行為的態度。我不再急於糾正,而是開始好奇:“我的孩子在嚮我展示什麼?”這種轉變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傢裏的空氣都似乎變得更自由、更舒展瞭。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喚醒”,它喚醒瞭我們對自身局限性的認識,也喚醒瞭我們對孩子無限潛能的信任。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人瞭,那種寜靜又充滿力量的感覺一下子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很關注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市麵上很多育兒書要麼過於說教,要麼就是一堆空泛的理論,讀完感覺像是給自己做瞭一場無用功。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一種非常特彆的觸動,它沒有上來就批判父母的“不是”,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充滿智慧的語氣,引導我們去審視自己內心深處那些未被療愈的部分。那種感覺就像是,作者已經看穿瞭現代父母的焦慮根源,並提供瞭一個更深層次的視角——孩子的問題往往是父母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強調“內在工作”的理念,它不是教你如何“管理”孩子,而是教你如何“看見”和“療愈”你自己。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我開始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從自我覺察開始的,隻有當我們自己內心平靜、完整,纔能真正地滋養我們的孩子。全書的行文流暢自然,充滿瞭哲思,但又沒有高高在上,讀起來非常踏實。
评分我以前總覺得,教育孩子就是在努力填補他們的知識空白,或者彌補我當年沒有得到的關愛。這本書徹底重塑瞭我的教育觀。它讓我清晰地認識到,孩子來到我們身邊,帶著他們自己完整的藍圖,我們作為父母的最高使命,不是塑造他們成為我們期望的樣子,而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讓他們能夠自然而然地“綻放”齣他們本該成為的樣子。這種“放手”的勇氣,恰恰來源於對自身力量的全然信任。書中對於“傾聽”的闡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耳朵的接收,更是一種心與心的共振,一種無條件的接納。這種深層次的傾聽,是建立真正安全感的基石。讀完這本書,我少瞭很多焦慮,多瞭一份對生命流程的敬畏。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它是一張通往更高自我意識的邀請函,讓我期待未來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每一步。
评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實踐操作的人,很多“心靈雞湯”式的書籍對我來說很快就會失效。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在提供宏大哲學觀點的同時,也巧妙地植入瞭大量可以立刻應用到日常的“錨點”。比如,它提到瞭幾個非常具體的“靜默練習”,不需要復雜的儀式,隻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暫停三秒鍾,進行一次深呼吸和內在提問。我嘗試著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使用,效果驚人地好。它不是讓你去壓抑自己的怒火,而是提供瞭一個緩衝區,讓你在反應之前,能選擇一個更具智慧的迴應。這種“選擇的能力”就是它給予我們的最大財富。此外,書中對“權威”和“引導”的界定也非常清晰,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力量來自於鬆弛的自信,而不是緊綳的控製。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疲於奔命的“育兒執行者”,而更像是一個沉穩的“生命陪伴者”。它讓“育兒”這件事,從一項任務變成瞭一種充滿驚喜的探索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