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道中》是歌川派以日本百年不遇的真實曆史事件為背景繪製的浮世繪名作。大政奉還之前,1863年幕府將軍德川傢茂前往京都朝覲天皇,這是自從1634年德川傢光上洛朝覲二百年來的第一次,又適逢倒幕運動,因此此次朝覲成為舉國矚目的重大事件。這使得《大名道中》有彆於單純作為風景畫的“名所繪”,而是具有曆史意義和內在聯係的一組作品。其次,這是江戶時期最大的浮世繪流派歌川派,以二代廣重(森田鎮平)和三代豐國(歌川國貞)領銜16位畫師,聯閤25位齣版人聯閤製作的浮世繪作品集,是難得一見的集體創作。東海道沿綫的風景名勝、古城風貌、繁華街市、名店特産、人物故事,也都被繪師們一一收入畫中。每幅畫均附有版畫專傢薛冰父女所作的解說,便於理解。
##有点密集恐惧症,个人更喜欢留白更多一些的作品。介绍文字很不错。
评分##“名所绘”《大名道中》,记录了1863年将军德川家茂从江户出发觐见天皇,为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去商讨外交政策,五年后幕府制度正式结束。所以这套画除了纪实性的风景风物风貌,还有着特殊的回看历史文化意义。书中总共90幅画作,每张画作都带文字解读,指看角度构图,历史民生细节。是二代广重,三代丰国领衔画家共13位的集体创作。幕末已经是浮世绘盛况的后期,但也还有月冈芳年,河锅晓斋这样风格精奇灵动,比较不在俗套,更为耐看的作品。
评分##名所绘还是以广重和北斋的最佳,这本是二代广重和三代丰国作品集,质量稍逊,浮世绘容易审美疲劳,大同小异。
评分##我还是偏爱浮世绘。
评分##配图解说蛮有意思的一本书,适合对浮世绘和日本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书要是能做成包背装就更精美了。
评分##第一次见集体创作的浮世绘作品集,解说、注脚要言不烦,足见下了番功夫。东海道上五十三宿,至与富士山作别,论《富士山:信仰的对象和艺术的源泉》,一语中的。“川越人足”几幅,印象颇深。
评分##注解者虽非日本史科班,但认真下了一番功夫,图文互证,饶有趣味
评分##主题是《大名道中》,但行进的仪仗队伍有些时候是作为配角存在,反而给予了街景和平民很多特写镜头。对于仪仗队伍也尝试了很多不同角度的展现。在东海道沿途的风景风景名胜中穿插着的很多生活场景,风俗民情颇为有趣,文字解说的历史事件,名胜介绍搭配起来看也让内容更加丰富。唤起了一些曾经在旅途中见过的风景,许个愿望,希望能早日再踏上旅程吧!
评分##图片质量谈不上高,但是内容非常精彩,比以画家或者所画的对象所做的专题类画集呈现更加丰富的时代——不仅仅是幕府将军出行的旅途,而是广阔的时代生活图景,比方说吸烟的习俗,凡书中所见抽烟的人物有十多处,覆盖武士、伎女、商客、村女等形形色色的人,各有情致,真可谓浮世之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