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傳統中國,國傢禮製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對天、天道以及無數人格神、鬼魂等神聖存在的信仰和敬畏。但從民國初年起,這些神聖存在基本上從中上層社會的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瞭,政治權力的最高代錶不再自稱受命於天,知識分子的公開言論多半也不再竭力證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聖存在,對人格神的信仰、對建基於陰陽五行法則之上的各種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說中變得麵目可疑。這一根本性的變化是怎樣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本書從思想史層麵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學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學知識對傳統宇宙觀的挑戰,並考察本土知識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進化論為基礎的天演論來迴應挑戰,進而解釋傳統宇宙觀的祛魅和信仰傳統的正當性衰弱。
##材料丰富
评分 评分 评分##第六章第一节不错
评分 评分 评分##建立在有机宇宙观基础之上的中国宗教,分为多神论和泛神论两个子系统,其信仰对象分为人格神和非人格神两类。中国宗教中的人格神是泛神论宇宙(天)的产物,与人一样内在于宇宙,而不能外在和主宰宇宙(内在神)。中国宗教中的非人格神,主要是宇宙或宇宙秩序(天),中国人把宇宙及其秩序作为神圣存在来信仰、敬拜,认为宇宙赋予人以生命及维持生命所需的资源,宇宙及其秩序是万物之所以然和所当然(泛神论)。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内在人格神被西方基督教(外在神)斥为迷信,且遭到科学解释的排斥;非人格神的道德性被“适者生存”的天演论思想消解,失去了继续担任信仰对象的资格。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宗教的信仰对象遭遇了挑战和瓦解,中国宗教的正当性也大幅降低,尤其是在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难以为继。 对“中国有宗教”的说明很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