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群自選集

楊念群自選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念群 著
圖書標籤:
  • 楊念群
  • 詩歌
  • 現代詩
  • 文學
  • 中國當代文學
  • 詩集
  • 選集
  • 文化
  • 藝術
  • 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3116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406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世纪学人文存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0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4
字数: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作為新時期思想文化學術的一個總結性工程《跨世紀學人文存》問世後,受到美術界和讀者們的重視和歡迎。接續前思,整理編輯近年學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紛然,目不暇給。初輯9種,科學與人文兼收,精思與沉潛並重,而主脈不變,在乎平實而富有建設性的研究。9種圖書與新世紀同時來臨,亦將與新世紀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紀學人文存》。

作者簡介

  楊念群,1964年1月齣生於北京。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獲學士學位,1988年於同係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91年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1995—1996年和1998年曾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訪問研究。目前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和社會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空間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並與友人閤作主編係列譯叢《西方視野裏的中國形象》。

目錄

自序:曆史研究與邊緣話語
第一編:邊緣史論:闡釋與論辯
中國曆史上的“正統觀”及其“蠻性遺留”
東西方思想交匯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一個“問題史”的追溯
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及限度
“思想”與“學術”豈能如此二分——就90年代學風質疑於硃學勤、陳少明兩先生
唯理主義的社會改造設計與文化傳統

第二編:邊緣史析:從思想史到社會史
儒學的地域化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人格的二重取嚮——兼論兩個地域文化群落的比較研究
楊度和帝王之學
近代“嶺南文化中心說”典型述論
從“五四”到“後五四”——知識群體中心話語的變遷與地方意識的興起
基層教化的轉型:鄉約與晚清治道之變遷

第三編:尋找新的曆史空間
從知識/權力的互動關係看書院功能的演變——以湖湘書院為例
“社會福音派”與中國基督教鄉村建設運動
西醫傳教士的雙重角色在中國本土的結構性緊張
“地方感”與西方醫療空間在中國的確立
附錄:學術誌業如何匯成一條生命體驗之流——我的一點省思
主要著述一覽錶

精彩書摘

  第一編:邊緣史論:闡釋與論辯
  中國曆史上的“正統觀”及其“蠻性遺留”
  二 蠻性遺留之一:起源神話的迷思
  與中國曆史上的正統觀念有關,古代中國和西方不同,沒有以契約組成社會的理念,曆代的史學基本上都相信曆史是遠古聖人用其道德理性進行人為設計的結果,設計的內容概而言之可以包括禮儀法度的製度安排和道德精神的心理設計兩個主要部分。前者後來演化為治道理論和實踐中的人倫秩序;後者在近代被新儒傢鍛造為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新儒傢的來源分化固然復雜,但是有一點卻是共通的,那就是都奉持由“心性之學”規定的心理主義策略,他們基本上一緻認為,儒學所持守的理念是一種道的承諾,具體主要錶現為思想形態,而或多或少有意忽略這種思想建構過程中所憑藉的製度資源。我們閱讀新儒傢的著作似乎總有一種感覺,除個彆人如牟宗三先生之外,他們講究的完全是一種思想流變而不談製度設計。
  從中國曆史上觀察,每逢世道衰變之際,儒學的兩大資源就會被交替使用:一是今文經學中的“公羊論”政治曆史哲學;二是王學禪宗中的心性革命論。比如第一資源在清初與清末分彆齣現常州學派的公羊說與康有為的三世進化論,以為政治鼎革的工具;王學的復興則體現於明末的個性原則的抒發與新儒傢對道統的堅守上。
  站在近代中國史學的基點上立論,康有為的公羊論一直為當代史傢所稱道,所否定者恰恰是其進化論色彩的不徹底,即循環論的傾嚮,但是公羊論在製度設計上體現齣的革命性原則實際上一直為當代曆史學傢所暗暗認同,舉其要者大緻有二:一是公羊三世說的構成形式可以改造成與現代綫性的進化觀念相吻閤;二是其遞進式的階段論劃分可以與當代預言式的“五階段論”的宏大敘事閤拍,製造齣與現代化普遍尺度相適應的本土依據。

前言/序言

  少時讀司馬遷的《史記》,常常驚羨於其中曆史描寫的多彩筆調。如鴻門宴一摺中項莊舞劍的凜凜殺氣常恍然浮現於眼前,劉邦離宴後驚恐莫名般的馬蹄聲碎,常恍然撞擊於耳鼓,故讀之常手不能釋捲。這一階段,曆史是感性觸摸的對象。年稍長,入學府讀史,方知曆史非僅個人的低迴感傷與淺酌低唱般的感性生活史所能支配,而是近代整個民族集體記憶的沉重錶徵。“曆史”對於每一位中國人來說都是無法輕鬆錶達的話題。特彆是近代,亂世更迭的刀光劍影中,愈益充滿瞭殖民者施加的屈辱與民族反抗的悲歌,使得你根本無意在似乎宿命式的西方現代化掠奪與自身發展的雙重悖論邏輯中,輕飄飄地置入一點個人化的敘事,因為學府的訓練恰恰是集體記憶的排練場。私販個人記憶是頗有走私之嫌的。在這一時期,曆史是理性張揚的戰場。

用户评价

评分

  站在近代中国史学的基点上立论,康有为的公羊论一直为当代史家所称道,所否定者恰恰是其进化论色彩的不彻底,即循环论的倾向,但是公羊论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出的革命性原则实际上一直为当代历史学家所暗暗认同,举其要者大致有二:一是公羊三世说的构成形式可以改造成与现代线性的进化观念相吻合;二是其递进式的阶段论划分可以与当代预言式的“五阶段论”的宏大叙事合拍,制造出与现代化普遍尺度相适应的本土依据。与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念有关,古代中国和西方不同,没有以契约组成社会的理念,历代的史学基本上都相信历史是远古圣人用其道德理性进行人为设计的结果,设计的内容概而言之可以包括礼仪法度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精神的心理设计两个主要部分。前者后来演化为治道理论和实践中的人伦秩序;后者在近代被新儒家锻造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新儒家的来源分化固然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都奉持由“心性之学”规定的心理主义策略,他们基本上一致认为,儒学所持守的理念是一种道的承诺,具体主要表现为思想形态,而或多或少有意忽略这种思想建构过程中所凭借的制度资源。我们阅读新儒家的著作似乎总有一种感觉,除个别人如牟宗三先生之外,他们讲究的完全是一种思想流变而不谈制度设计。

评分

不错了么么么哒啦啦啦啦啦啦

评分

话说广西师大这一系列的自选集,质量都不错。出版社也很有眼光,能出版自选集的这些学者在今天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

评分

给力

评分

书很棒,朋友们很喜欢啊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

书很棒,朋友们很喜欢啊

评分

杨念群是清史研究专家,该书是其精品论文合集,适合清史研究的学者。

评分

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