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論語》感悟》
《於丹《莊子》心得》
《於丹趣品人生》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幸福與平靜似乎成為瞭一件奢chi品。其實人生幸福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懂得生活的藝術。於丹老師從山水、詩酒、品茗、鳴琴等幾方麵,帶領大傢迴歸古典世界,暢遊古代文人雅士活色生香的精神世界。一杯茶、一壺酒、一段琴,於閑適間找迴幸福的感覺,做個有趣的人。
《於丹《論語》感悟》
和於丹一起,從孔子的簡約樸素中,領略社會人格的自我實現、以身踐行。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裏麵不僅有天下大道之誌,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也就是說,它告訴我們修養身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齣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論語》裏麵,自始至終充滿著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裏行間的東西,它不見得就是拎齣來的一句兩句的警句,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它總是用樸素的話去點明那個至高的真理。
那麼,智慧在人心裏是怎麼醞釀起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後天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嚮學的心願,可各人的學習質量不同。什麼人能夠真正學齣效率來?這裏麵大有深意。
《於丹《莊子》心得》
和於丹一起,在莊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靈邀遊。
莊子這個名字曆代傳誦。大傢都知道莊子是一個“乘物以遊心”的人,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嬉笑怒罵,說盡天下英雄,但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激烈。在《莊子》這本書中,都是一些“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看起來漫無邊際,但其實其中蘊含有大智慧。這本書,曆代被奉為經典。但是在所有的先秦經典中,它也許是不帶有經典意味的,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著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齣些許狡黠,我情願用一生的體溫去焐熱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他去“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於丹趣品人生》
跟隨著於丹,我們就能在生活中品齣趣味,發現生活的另一番美好。在《於丹趣品人生》這本書中,“一山一水一世界”,暗喻著境界,人生境界決定著格局、氣度和心態;“茶之味”,暗喻著心態,品茶猶如養心;“酒之品”,暗喻著品性,人的品性決定著生活的軌跡和質量;“琴之趣”,暗喻著情趣,人的情趣愛好導引著人生幸福的濃度和烈度。總結來說就是指:人可以憧憬未來,可以緬懷過去,但能夠抓住的隻有現在。於丹通過講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其實很有趣,不妨學習古人的意趣,在撫琴品酒飲茶裏趣品人生。於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係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瞭經典中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産生瞭廣泛影響。
她先後在我國內地、港颱地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傢地區進行韆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掀起瞭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
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遊園驚夢——昆麯藝術審美之旅》《於丹<論語>感悟》《於丹趣品人生》《於丹:重溫zui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於丹字解人生》及《有夢不覺人生寒》,其中《於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瞭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版權金奬,國內纍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於丹《論語》感悟》
不負初心
孝敬之道
智慧之道
學習之道
誠信之道
治世之道
忠恕之道
仁愛之道
附錄:
本色於丹
《論語》原文
齣版緣起
《於丹《莊子》心得》
001 ?6?1 不負初心
001 ?6?1 莊子何其人
017 ?6?1 境界有大小
033 ?6?1 感悟與超越
051 ?6?1 認識你自己
069 ?6?1 總有路可走
085 ?6?1 談笑論生死
103 ?6?1 堅持與順應
117 ?6?1 本性與悟性
135 ?6?1 心態與狀態
153 ?6?1 大道與自然
171 ?6?1 附錄
171 ?6?1 《莊子》原文
261 ?6?1 齣版緣起
《於丹趣品人生》
│ 一山一水一世界 │《於丹《論語》感悟》
《於丹《莊子》心得》
《於丹趣品人生》
做個有趣的人|於丹坦白說,我對哲學著作的接受度一直不高,總覺得它們高懸於雲端,晦澀難懂。然而,這三本書的組閤,構成瞭一個非常完整的學習路徑。第一本的入門性很強,像一個和藹的嚮導,領著我們走進瞭中國哲學的基本門檻;而後續兩本則開始深入探討具體的思想體係,比如關於“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或者“道法自然”的實踐意義。我發現,作者在引用原著時,往往會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述而不作”中的“作”,恰到好處地激發瞭讀者的思考。我記得有一段關於“知足常樂”的論述,作者引用瞭一個現代人的故事,講述瞭主人公如何從無休止的物質追求中抽身而齣,重新發現瞭生活的樂趣。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是很多純粹的學術著作難以給予的。它不是在教育你該怎麼做,而是在啓發你,讓你自己去發現答案。這本書的文字是流動的,帶著一種詩意的力量,讀起來非常享受,是那種讓人願意捧著咖啡,在陽颱上靜靜品味的類型。
评分我購買這套書主要是為瞭梳理一下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體係。市麵上關於國學的內容汗牛充棟,但真正能係統梳理並形成自己觀點的卻不多見。這套書的編排思路非常清晰,它沒有把重點放在對古代典籍的生硬注釋上,而是著重於“感悟”和“心得”,這錶明瞭作者的立場——知識要轉化為智慧纔能真正發揮作用。特彆是關於“修身”的部分,作者的論述非常具有操作性。她沒有停留在“格物緻知”的宏大敘事上,而是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體現齣哲學的修養。比如如何麵對批評,如何處理失意,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曆的“戰場”。這本書的好處是,它讓你在麵對壓力時,不再是單純地硬抗,而是學會瞭“藉力使力”,用一種更柔和、更具韌性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閱讀過程讓我體會到,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崇拜古人,而是在深入理解之後,能夠將古人的智慧內化為解決當代問題的能力。
评分這套書一拿到手,就感覺裝幀很有格調,那種淡雅的色調,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總覺得需要一些沉靜的力量來梳理內心的思緒。翻開第一本,就被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她能將那些深奧的古代哲理,用非常貼近生活的語言闡釋齣來,就像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沒有絲毫說教的意味。讀著讀著,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去迴味她對某個詞語的解讀,或者某個曆史典故的引申。這不僅僅是閱讀,更像是一場與古人智慧的深度對話,讓人在喧囂中找到瞭一片可以安放精神的淨土。特彆是關於“中庸之道”的探討,以前總覺得是老生常談,但通過她的解讀,我開始理解瞭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和職業選擇中,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避免瞭許多不必要的糾結和內耗。這本書的價值,絕非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積纍層麵,它更像是心靈的按摩器,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瞭看待世界的維度。
评分最近傢裏裝修,正好有大段的時間可以用來沉澱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套書的到來簡直是恰逢其時。它的內容有一種強大的“鎮定”作用。我發現,很多睏擾我多年的“選擇睏難癥”,在閱讀瞭關於“取捨之道”的章節後,似乎找到瞭某種內在的準繩。作者對於“道”的描繪,不是形而上的空談,而是將它落實在瞭日常的呼吸和行走之間。我尤其喜歡其中對“靜”的追求,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鼓吹積極嚮上,而是倡導一種“不動而自化”的境界。這種平和的力量,對我近期處理傢庭關係有很大的幫助,學會瞭傾聽而不是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學會瞭給彆人和自己留齣空間。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體現瞭這種“靜”——紙張的質感、字體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總而言之,這是一套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文化瑰寶,它給予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上的重塑和升華。
评分我本來對所謂的“國學熱”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很多解讀為瞭迎閤大眾而顯得過於淺薄,失去瞭原有的韻味。但這次的閱讀體驗,徹底刷新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現代人與古代經典之間的橋梁。比如在闡述“無為而治”的思想時,作者並沒有生硬地套用古代的政治口號,而是結閤瞭當下企業管理、個人時間規劃的案例,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幾韆年前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我尤其欣賞她對於“逍遙”二字的深入剖析,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放任自流,而是強調在規則框架內實現精神的自由。讀完後,我甚至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作息和工作方式,去追求那種“形神閤一”的狀態。那些原本讓我感到焦慮的瑣事,似乎一下子變得可以被掌控瞭。這套書的閱讀過程是漸進式的,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可以伴隨人生成長的工具書,隻是它的工具屬性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展現齣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