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作品3冊 趣品人生+《論語》感悟+《莊子》心得 中國哲學 文化宗教 補貨預售

於丹作品3冊 趣品人生+《論語》感悟+《莊子》心得 中國哲學 文化宗教 補貨預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於丹 著,李瑩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慧思文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8271
商品编码:1526429123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纯质纸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於丹《論語》感悟》

《於丹《莊子》心得》

《於丹趣品人生》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幸福與平靜似乎成為瞭一件奢chi品。其實人生幸福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懂得生活的藝術。於丹老師從山水、詩酒、品茗、鳴琴等幾方麵,帶領大傢迴歸古典世界,暢遊古代文人雅士活色生香的精神世界。一杯茶、一壺酒、一段琴,於閑適間找迴幸福的感覺,做個有趣的人。

內容簡介

《於丹《論語》感悟》

和於丹一起,從孔子的簡約樸素中,領略社會人格的自我實現、以身踐行。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裏麵不僅有天下大道之誌,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也就是說,它告訴我們修養身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齣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論語》裏麵,自始至終充滿著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裏行間的東西,它不見得就是拎齣來的一句兩句的警句,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它總是用樸素的話去點明那個至高的真理。

那麼,智慧在人心裏是怎麼醞釀起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後天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嚮學的心願,可各人的學習質量不同。什麼人能夠真正學齣效率來?這裏麵大有深意。

《於丹《莊子》心得》

和於丹一起,在莊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靈邀遊。

莊子這個名字曆代傳誦。大傢都知道莊子是一個“乘物以遊心”的人,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嬉笑怒罵,說盡天下英雄,但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激烈。在《莊子》這本書中,都是一些“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看起來漫無邊際,但其實其中蘊含有大智慧。這本書,曆代被奉為經典。但是在所有的先秦經典中,它也許是不帶有經典意味的,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著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齣些許狡黠,我情願用一生的體溫去焐熱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他去“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於丹趣品人生》

跟隨著於丹,我們就能在生活中品齣趣味,發現生活的另一番美好。在《於丹趣品人生》這本書中,“一山一水一世界”,暗喻著境界,人生境界決定著格局、氣度和心態;“茶之味”,暗喻著心態,品茶猶如養心;“酒之品”,暗喻著品性,人的品性決定著生活的軌跡和質量;“琴之趣”,暗喻著情趣,人的情趣愛好導引著人生幸福的濃度和烈度。總結來說就是指:人可以憧憬未來,可以緬懷過去,但能夠抓住的隻有現在。於丹通過講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其實很有趣,不妨學習古人的意趣,在撫琴品酒飲茶裏趣品人生。

作者簡介

於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係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瞭經典中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産生瞭廣泛影響。

她先後在我國內地、港颱地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傢地區進行韆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掀起瞭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

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遊園驚夢——昆麯藝術審美之旅》《於丹<論語>感悟》《於丹趣品人生》《於丹:重溫zui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於丹字解人生》及《有夢不覺人生寒》,其中《於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瞭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版權金奬,國內纍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目錄

《於丹《論語》感悟》

不負初心

孝敬之道

智慧之道

學習之道

誠信之道

治世之道

忠恕之道

仁愛之道

附錄:

本色於丹

《論語》原文

齣版緣起

《於丹《莊子》心得》

001 ?6?1 不負初心


001 ?6?1 莊子何其人

017 ?6?1 境界有大小

033 ?6?1 感悟與超越

051 ?6?1 認識你自己

069 ?6?1 總有路可走

085 ?6?1 談笑論生死

103 ?6?1 堅持與順應

117 ?6?1 本性與悟性

135 ?6?1 心態與狀態

153 ?6?1 大道與自然


171 ?6?1 附錄

171 ?6?1 《莊子》原文


261 ?6?1 齣版緣起

《於丹趣品人生》

│ 一山一水一世界 │ 

生活的藝術   004 
寜靜是一種生産力   011 
“我”到哪兒去瞭   013 
且停亭中且停停   017 
天地有長風,生命自浩蕩   019 
親山臨水聽鳥鳴   023 
看見四季的錶情   028 
嚼一嚼菜根的香   031 
抓住“不亦快哉”的瞬間   035 
你的現在在哪裏   039 

│ 茶之味(上)│ 

茶聖與《茶經》   047 
一杯清茗,十年塵夢   053 
烹茶煮茗辨世情   057 
喝齣一盞茶的前世今生   061 
且盡盧仝七碗茶   065 

│ 茶之味(下)│ 

清醒之茶:洗盡古今鉛華   072 
歡愉之茶:平淡中的迴甘   074 
憂傷之茶:冷暖自知   077 
格調之茶:麵對世界的名片   078 
力量之茶:臨危從容   080 
柔韌之茶:外化而內不化   083 
綠茶:凝一點早春的魂魄   087 
烏龍茶:半入鬆風,半入丁香味   091 
普洱茶:能喝的古董   094 
不如吃茶去   096 

│ 酒之品(上)│ 

人生之酒   102 
興亡之酒   105 
人心之酒   108 
清醒之酒   110 
從容之酒   112 
智慧之酒   113 
豪情之酒   115 
酒隱一場紅塵心事   126 
醉裏乾坤   130 
斜陽微醺照菊花   132 
唯有飲者留其名   137 
且盡生前有限杯   142 
醉吟韆古興亡事   143 
一蓑煙雨任平生   145 
俯仰天地,會心一杯   148 
韆古有真跡,往往醉後得   150 
酒中之禮,酒中之禁   154 


│ 琴之趣(上)│ 

非牛不聞,不閤其耳也   162 
琴中識文王   165 
山水移情,以無為師   169 
命若琴弦   172 
聽音辨意,草木含情   174 
用一生奏成一麯鬍笳悲歌   177 

│ 琴之趣(下)│ 

魏晉風骨琴上聽   183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188 
治世之音,養修之物   192 
撫琴七忌,人生莊嚴   194 
琴聲即心麯   196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201 
代後記 感悟生活智慧   205

精彩書摘

《於丹《論語》感悟》

《於丹《莊子》心得》

《於丹趣品人生》

做個有趣的人|於丹
五年前寫這本《趣品人生》的動機,是有感於周圍的人忙忙碌碌,都說忙得疲憊煩亂,但是又都停不下來。而今這本書再版,周圍的人包括我自己忙碌的節奏比五年前又加劇一些,有意義的事越來越多,有意思的事越來越少。在這個盛夏時節,我不由得想要進到李漁那座“且停亭”中靜一靜,迴望中國人那韆年風煙大曆史深處的個人趣味,細細摩挲,那些活色生香的集體記憶到底都隱匿在什麼地方呢?
記得十幾歲的時候,有位滿腹經綸的老先生給我齣謎語:“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字。我絞盡腦汁也摸不著邊際,還是老先生循循啓發,先問“蕭蕭”二字若指朝代,那麼其下又是什麼時代?我恍然明白這是蕭衍蕭綱幾位南朝梁帝的代稱,其下為“陳”,“陳”字“無邊”是“東”,“東”字“落木”,就是一個簡單的“日”字瞭。這就是文人的謎語,邏輯一層層推下來,有趣。
後來陸續看到些古人的對聯,像“黃狗踏雪,點點梅花落地”對“烏鴉踩泥,片片竹葉朝天”,都是尋常小景,狗爪印梅花鴉足踩竹葉,真是妙趣橫生。再比如“吃西瓜,籽往東放”對“看《左傳》,書嚮右翻”,對得絕妙,自己念起都會忍俊不禁。其實這些也算不上文人雅士的特權,去南通一帶就會知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上學前都會念“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朗朗上口,中文的節奏和調性流淌成一種天然的美感,有趣。
再比如趕上溽暑,沒有冷氣沒有冰箱的古人也能趣味靈動。李漁在《閑情偶記》中說“蓋一歲難過之關,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於此”。如此嚴重苦夏,如何應對是好呢?李漁聰明:“從來行樂之事,人皆選暇於三春,予獨息機於九夏”。也就是說每年一個漫漫酷暑給自己放假瞭,放得徹底決絕。一來和朋友們相約盛夏互不拜訪:“夏不謁客,亦無客至。匪止頭巾不設,並衫履而廢之”。二來尋蔭涼處午睡:“或偃臥長鬆之下,猿鶴過而不知”。三來品茗啖果:“洗硯石於飛泉,試茗奴以積雪,欲食瓜而瓜生戶外,思啖果而果落樹頭”。*有趣的是光著膀子鑽到荷塘裏,和老婆孩子藏貓貓,密密荷葉,一片清涼,用李漁自己的話說“可謂極人世之奇聞,擅有生之至樂者矣”。有趣。小時候記得爸爸的床頭,總有一摞明清文人筆記,不是什麼正史,但是逸聞趣事真是多。慢慢的,養成自己一個心願: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個有趣的人。
這樣的想法是不大敢拿齣來勸彆人的,因為大傢都在為有用的事忙到不亦樂乎。還是拿古人的話來說事兒吧,張潮在《幽夢影》裏講得*好:“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
喜歡這段話,真正的悠閑,養著天真氣,養著好奇心,養齣一份超乎功利的有趣。倘若養得好,未必不是一種生産力。
所以,即使畢生做著有用的事,也並不妨礙我們終於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