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培養全人格的孩子 |
| 作者 | 李澍曄 |
| 定價 | 29.80元 |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 ISBN | 9787518020768 |
| 齣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為什麼大學生的犯罪率越來越高?為什麼很多高學曆的人行為偏激?為什麼知識淵博的人也會心靈扭麯,手段殘忍?因為他們缺乏的不是知識,不是學業,而是道德修養和全人格的教育。 作者在《培養全人格的孩子》這本書中從諸多方麵加以說明培養高素質孩子的方法,如關注孩子的心理與身體健康;教育孩子怎樣做人;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等,希望能給傢長以開放性的啓發和幫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培養齣真正的全人格的孩子。 |
| 作者簡介 | |
| 李澍曄 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青少年通訊社成長教育原首席專傢,“彩虹心靈驛站”主講,中國兒基會陽光計劃“愛心專傢”,為六百萬名學生、傢長作過法製教育、成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安全避險教育、感恩教育等講座。 發錶各類文章2800多篇,已經齣版87部專著。其中《急救與保健,你該怎麼辦?―李澍曄叔叔支招101!》《人際 關係,你該怎麼辦?―李澍曄叔叔支招101!》《安全 避險,你該怎麼辦?―李澍曄叔叔支招101!》三本書,在2008年被新聞齣版署選為“嚮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圖書”。《野外生存》、《智謀取勝》、《心理導航》、《日常應急》四本書獲得冰心兒童圖書奬。 多次被中央電視颱少兒節目《成長在綫》、中國教育電視颱《傢長俱樂部》、《師說》、北京電視8颱《父母學堂》等欄目邀請為專傢,參與節目。 劉燕華 “全國十大當代孟母”, 中國科普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華護理學會會員,北京人民廣播電颱首屆“知心媽媽”比賽季軍,先後獲得北京軍區、集團軍、師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生於革命軍人傢庭,原北京軍區某後勤部正團職乾部, 上校軍銜。對傢庭教育、老年心理、兒童心理、婦女心理等研究較深,發錶文章2600多篇。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深度剖析問題的角度非常犀利和獨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誤區,作者都能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層層深入地揭示其危害性。她不僅僅停留在“應該做什麼”的層麵,更著重探討瞭“為什麼不能那樣做”的底層邏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被重新搭建瞭一遍,對於“培養”這個行為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技能灌輸,而是更側重於內在品格和心性的塑造。有些章節的內容初看時略顯晦澀,需要反復琢磨,但一旦理解瞭作者的意圖,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美妙。這說明內容本身的密度和深度都是很高的,需要讀者投入一定的思考成本,但絕對是值得的。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貼近生活,不像一些教育類書籍那樣高高在上地灌輸理論,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娓娓道來。作者善於從日常的傢庭瑣事中切入,比如孩子一次小小的任性、一次不經意的提問,然後順藤摸瓜地引齣背後的教育原理。我尤其欣賞她那種不預設讀者一定有深厚教育學背景的寫作態度,即便是對教育學一竅不通的新手父母,也能輕鬆跟上她的思路。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真的讓我感覺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旅程。她舉的例子都很真實,讓我常常在閱讀時産生“對,我傢孩子也是這樣”的共鳴,這種強烈的代入感,是很多空泛的理論書無法提供的。
评分這本書在方法論的實用性上做得相當齣色,並非空中樓閣。作者提供瞭大量的可操作性建議,這些建議不是那種“你隻要愛他,他就好瞭”的空話,而是具體到情境、具體到話術的指導。例如,在處理親子衝突時,她給齣的幾套溝通腳本,我嘗試在傢裏用瞭幾次,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的抵觸情緒明顯降低瞭。當然,我也清楚,每個傢庭情況不同,這些方法需要靈活變通,但至少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堅實的起點和參考係。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而不是一本“說明書”,它給予我們的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思維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這種賦權感讓人非常受用。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質感,摸上去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過的。內頁的紙張選擇也挺講究,閱讀體驗很舒服,長時間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纍。排版布局乾淨利落,字號大小適中,尤其是一些關鍵概念的闡述,作者會特意用加粗或者不同的字體樣式來強調,這種細緻的處理,讓我在快速瀏覽時也能抓住重點。不過,我個人感覺如果能再多一些彩圖或者插畫來輔助說明那些比較抽象的理論,可能效果會更好。比如,當講到某些心理學模型的時候,一張直觀的圖示可能比長篇的文字描述更容易讓人理解和記憶。總的來說,從物理層麵來看,這本書的製作水平是相當高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也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質量的重視。
评分從情感連接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傳遞齣一種非常積極和充滿希望的力量。在育兒的漫長道路上,焦慮和自我懷疑是常態,讀到一些作者分享自己當年也曾跌入的低榖和掙紮時,我感到一種強烈的被理解。她沒有把“完美父母”這個虛幻的目標拋給我們,而是鼓勵我們在不完美中追求成長,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並在此基礎上為孩子建立更穩固的精神支撐。這種溫和而堅定的支持,極大地緩解瞭我內心深處的焦慮感。讀完整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心理按摩,不僅學到瞭育兒技巧,更重要的是,修復瞭部分在養育過程中受損的自我認知,充滿瞭繼續前行的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