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胎教早教專傢指導
定價:35.00元
作者:高羽,瀋振宇著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6482875
字數:248000
頁碼:2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五章:對胎教的認識、對胎兒的瞭解、孕期同步胎教方案、對早教的認識和嬰兒早教方案,內容包括胎教的內容、胎兒具備的能力、孕期每月胎兒發育狀況、孕期生活指南、孕期營養要點、每月胎教具體實踐以及齣生後寶寶的身心發育、日常護理技巧、喂養指南、寶寶各種能力的訓練等,能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指導。
目錄
作者介紹
高羽: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分會會員。1998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係七年製碩士研究生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婦産科從事圍産醫學工作。現任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黃埔院區産科主任。2004~2005年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婦産科從事臨床産科工作。2009~2011年赴美國Mercer大學學習,獲胎兒醫學博士學位。從事産科臨床工作14年,具有豐富的産前監護、圍産保健、遺傳谘詢、高危妊娠治療等方麵經驗。 瀋振宇: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兒科住院醫生培訓基地專項負責人,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會消化專業組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委員。從事臨床工作18年,對兒科消化疑難和重癥疾病的診治有較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解決臨床具體問題的能力,掌握小兒消化專業先進技術並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對小於胎齡兒(低齣生體重兒)營養乾預以及嬰兒肝炎綜閤徵混閤病因的診斷有較深入的研究,亦專長於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癥的診斷流程和規範治療。在“非典”和手足口病疫情嚴峻時期積極投身綫醫療工作並獲省級和市級嘉奬。近五年承擔及參與5項科研項目,發錶論著8篇,編寫專著4部。多次獲評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及中山大學教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人性化,完全符閤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它不是那種需要你從頭到尾一口氣讀完的巨著,而是被劃分成瞭若乾個清晰、獨立的模塊。我可以根據孩子當前遇到的具體問題,快速翻到相應的章節進行查閱,效率極高。比如,當孩子進入“什麼都想自己動手”的階段時,我可以直接翻到關於“自主性培養與安全邊界設定”那一章,書中立刻就給齣瞭實操性的建議,比如如何在不犧牲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孩子最大的操作空間,以及如何用積極的語言重塑“不行”的指令。而且,書中對不同年齡段的“常見挑戰”都有專門的應對策略,像齣牙期的不適、分離焦慮的加劇、以及如何引入如廁訓練的初期準備工作,都有非常詳盡的步驟說明。這種“即翻即用”的特性,讓它成為瞭我床頭櫃上最常被翻閱的工具書。它真正做到瞭,在你最需要幫助的那一刻,提供最精準、最及時的支持,而不是讓你浪費時間去翻閱那些與當前問題無關的內容。這種對讀者使用場景的深刻洞察,真的非常贊賞。
评分我一直對育兒書籍持有一種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很多都是作者的個人經驗放大化,缺乏嚴謹的科學依據。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瞭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在提供具體操作建議的同時,非常注重理論基礎的闡述,但這種闡述非常剋製且專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早期語言習得的部分,作者引用瞭最新的神經語言學研究成果,解釋瞭為什麼“有效對話”比單純的“語言轟炸”重要得多。書中詳細分析瞭“鸚鵡學舌”和真正理解詞義之間的區彆,並且給齣瞭具體的引導對話技巧,比如如何使用“擴展句式”來鼓勵孩子錶達更復雜的想法。這種建立在堅實學術基礎上的指導,讓我深信不疑。此外,書中對於早期情緒管理的部分也處理得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書那樣,簡單地貼上“正麵管教”的標簽,而是深入剖析瞭情緒的生理機製,比如杏仁核的激活,然後順勢引齣如何通過“共同調節”來幫助孩子平復。這讓我意識到,管教不是壓製,而是引導大腦學習如何應對強烈的感受。這本書的專業深度,使得它在我書架上眾多育兒讀物中,獨占鰲頭。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流暢和富有感染力,讀起來完全沒有一般育兒書籍那種枯燥的、堆砌術語的感覺。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復雜心理學概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比如,涉及到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部分,很多其他書裏會充斥著皮亞傑或者維果茨基的大段引用,晦澀難懂,但在這裏,作者巧妙地用生活中的小場景來舉例說明,比如孩子如何通過“假裝遊戲”來理解世界、如何建立起“物永恒”的概念。我當時讀到描述孩子如何通過重復性勞動(比如反復堆積積木再推倒)來建立控製感時,簡直拍案叫絕,因為它完美解釋瞭我傢娃最近的行為模式,讓我不再覺得孩子是在“故意搗亂”。而且,書中對不同年齡段的感官刺激建議,設計得非常巧妙,不是那種昂貴的早教玩具推薦,而是教你如何利用傢裏的日常物品進行安全又高效的互動。對我這種追求實用主義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挖掘瞭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育兒寶藏”,它教會我的不是“買什麼”,而是“怎麼看”和“怎麼玩”。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放鬆和自我教育,讓人非常享受。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於“優秀”育兒的刻闆印象。過去我總覺得,所謂科學育兒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美的小大人,要全麵發展,各項技能都要超前。但這本書的哲學基調是強調“個體差異”和“內在驅動力”。作者花費瞭很大篇幅來論述“孩子天生的氣質”的重要性,提醒傢長要先觀察和接納孩子原有的性格底色,而不是強行將他們塑造成父母理想中的樣子。書中對於“過度乾預”的弊端分析得尤為犀利,它通過生動的案例說明,過早地替孩子解決所有問題,是如何扼殺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內在的求知欲的。我讀到“為孩子搭建一個可以失敗的平颱”這一節時,感觸頗深,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不經意間,給瞭孩子太多壓力。這本書倡導的育兒觀,更像是一種“園丁哲學”——提供適宜的土壤、水分和陽光,然後相信種子自身的生長力量。這種去焦慮化、注重生命本真的引導,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不再是追求一個“最優秀的孩子”,而是期待一個“最完整、最快樂的孩子”。
评分這本育兒指南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初為人父母的手忙腳亂的傢長量身定做的,尤其是那些對科學育兒概念還處於摸索階段的新手。我之前看瞭一些零散的文章和論壇帖子,信息五花八門,搞得我更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信誰的。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口吻,一步步地拆解瞭從孕期到孩子蹣跚學步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比如說,書中對於如何建立親子依戀關係那一段,描述得極其細膩,它不是簡單地說“多抱抱孩子”,而是詳細闡述瞭在不同月齡下,哪些肢體接觸是最能傳遞安全感、哪些互動方式最能促進孩子的情感錶達。我記得有個章節專門講瞭如何應對嬰兒的夜哭,書中提供的幾種溫和的安撫技巧,真的比我之前嘗試過的所有“快速解決辦法”都有效,因為它們關注的不是快速讓孩子閉嘴,而是探究哭聲背後的需求。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終於有瞭一套可以信賴的“行動手冊”,而不是一堆相互矛盾的建議。它讓我明白瞭,育兒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段需要耐心和科學理解的旅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獲是,它讓我從一個焦慮的執行者,變成瞭一個有條理的觀察者和陪伴者,那種內心的踏實感,是任何物質奬勵都比不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