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教不需要大聲叫喊
定價:34.00元
售價:24.8元,便宜9.2元,摺扣72
作者: 瑪利亞·盧甘斯卡婭 、愛蓮娜·亞
齣版社:黑龍江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316917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兒童的有效傢庭教育在於,通過交流錶現齣來的大人與孩子之間長期的相互影響。有效的交流方法可以使讀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避免多次重復和對孩子大聲叫喊。為瞭搭建起傢長和孩子之間互相理解的橋梁,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錶現關注和慈愛,采用新式交流方法是重中之重。
1歲的孩子常常耍脾氣,卻害怕急劇的響聲;
3歲的孩子簡直“為所欲為”,卻害怕穿白大褂的丈夫;
7歲的孩子開始耍些小花招、不服管,卻害怕死亡或失去親人;
11歲的孩子喜歡穿奇裝異服,卻可能害怕雷聲;
15歲的孩子竟然偷偷地抽煙、喝酒,卻可能害怕小老鼠……
成長中的“煩惱”讓為人父母的你應接不暇。此時,你可能無計可施,也可能忍無可忍,暴跳如雷。你不知自己身為父母,到底是在“愛”孩子,還是在“害”孩子。《傢教不需要大聲叫喊》一書將為煩惱不已的傢長們排憂解難。
本書介紹瞭如何理解、傾聽孩子,成為孩子的好聽眾,如何有效地與孩子互動。並列舉瞭父母平常會遇到的多種情況,幫助父母在各種情況下找到通嚮孩子內心的道路。
內容提要
有效的溝通方式有助於傢長以溫和的方式養育孩子。若要與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並顯示齣愛和關心十分重要。本書將幫助傢長找到在多種處境中與孩子溝通的方法。
全書分為四章:*章,理解孩子是解決問題的鑰匙;第二章,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自己的教育方法;第三章,與孩子互動的有效方法;第四章,如何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成為好聽眾。
目錄
序1
1/章理解孩子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幼兒的任性3
童齡危機8
少年的問題24
兒童行為動機27
兒童的恐懼36
接受孩子41
51/第二章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自己的教育方法
解釋54
說服55
以身作則57
鼓勵59
懲罰61
禁止64
批評67
愛的錶達70
關注和耐心73
承諾75
承認錯誤76
培養獨立性78
妥協81
始終如一83
87/第三章與孩子互動的有效方法
如何與孩子聯係89
如何與孩子談話99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105
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110
如何控製孩子的歇斯底裏114
如果孩子病瞭118
陪孩子玩遊戲121
131/第四章如何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成為好聽眾
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137
交流水平139
主動傾聽144
“我說”149
情緒的語言錶達152
樂觀錶達155
請求還是命令158
感謝的話160
開心時刻163
何時應該沉默166
總結 169
作者介紹
瑪利亞·盧甘斯卡婭:研究哲學和心理學。從事心理學方麵的實踐活動以及傢長、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谘詢。寫過幾本的兒童心理學方麵的書,2016年全年發行總量為兩萬冊。
愛蓮娜·亞羅斯拉夫斯娃:筆名愛蓮娜·諾維臣科娃。教育醫生。主攻臨床心理學領域。愛蓮娜寫過幾本有關兒童和成人心理學方麵的書,有《傢教不需要大聲叫喊》《童齡危機:不要對孩子暴怒》《童齡危機:養育獨立的孩子》《兒童危機:孩子正常的自尊意識》等。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齣能夠獨立思考、並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個體,而不是一個永遠需要外部指導的“聽話”的孩子。因此,我非常關注那些旨在培養孩子“內在驅動力”和“自我效能感”的論述。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策略,幫助傢長逐步“退齣”到適當的位置,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經曆挫摺並自我修正,那將是極具啓發性的。這涉及到如何巧妙地放棄控製權,同時又不失引導者的責任。我尤其好奇,作者們是如何看待“犯錯”在學習過程中的絕對必要性,以及父母應該如何構建一個讓孩子敢於犯錯、並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心理安全網”。任何關於如何將“監督”轉化為“賦能”的真知灼見,都會讓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大大提高,因為它觸及瞭現代親職教育中最核心的矛盾點之一:如何愛得深沉,卻又放手得藝術。
评分這本書的作者們似乎對人性的細微之處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人格的塑造,而人格的塑造恰恰是在那些最不經意、最日常的互動中完成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高質量的無言溝通”的範例。有時候,一個恰到好處的眼神交流、一個堅定的但並非充滿壓迫感的肢體語言,比任何長篇大論的說教都更有力量。如果作者們能夠深入探討在傢庭成員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尊重、即便意見不閤也依然能保持尊嚴的交流“場域”,那這本書的價值將無可估量。我特彆想知道,在麵對孩子不理解的“固執”時,成年人如何既保持原則性,又避免將自己的權威轉化為一種隱性的控製欲。這種平衡的藝術,是為人父母者一生都在修煉的課題。
评分閱讀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的敘事風格是否能與讀者的內在節奏同步。我偏愛那種不疾不徐,但邏輯清晰的敘述方式,那種娓娓道來卻又字字珠璣的筆法,能讓人在不感到疲憊的前提下,接受更深層次的思考。如果這本書能避免使用過多晦澀的心理學術語,而是用生動、貼近生活的比喻和故事來闡釋復雜的育兒哲學,那無疑會大大提升其可讀性。我期待看到作者們如何將他們深厚的理論基礎,巧妙地“翻譯”成普通傢長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即應用的小技巧。一個好的教育觀點,如果不能被有效地傳達,那麼它就如同未被開采的礦藏。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高效的橋梁,連接起深奧的教育理念與我們客廳裏的柴米油鹽。這種將宏大敘事融入具體生活細節的能力,是衡量一本實用指南是否成功的試金石。
评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那些讓人抓狂的小摩擦的實用建議,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能落到實處的“軟技能”提升方法。市麵上的很多教養類書籍,常常會把問題描繪得過於戲劇化,或者給齣的解決方案過於理想化,讓人覺得像是空中樓閣,難以在真實的、充滿噪音的傢庭環境中實踐。我希望能找到的,是那種能真正深入理解現代傢庭的復雜性,並且能提供細緻入微、可操作步驟的指南。比如,當孩子的情緒像火山爆發一樣的時候,成人應該如何快速建立起內心的防火牆,既不被捲入負麵情緒的漩渦,又能有效地引導孩子迴到理性的軌道上來。那些強調“看見孩子內在需求”的理論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在那個“看見”的過程中,我們自己需要具備哪些即時反應機製和情緒自控能力,這纔是真正考驗功力的部分。我非常看重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銜接。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非常吸引人,那種簡約中帶著一絲溫暖的色調,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試圖傳達的寜靜氛圍。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紙張的質感也齣乎意料地好,厚實而又不失細膩,翻閱起來非常舒服。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裏行間留有的適當空白,讓閱讀的節奏感變得非常舒緩,完全沒有那種信息爆炸時代書籍常常給人帶來的壓迫感。光是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就已經在無聲地告訴我,這是一部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著作。我猜想,這樣的外在包裝,一定是為瞭與內在的某些核心理念相呼應,即便是還沒有開始閱讀正文,這種初步的接觸就已經構成瞭一種非常積極的閱讀預設。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進入一個更加平和、更有條理的心靈空間。我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能夠同樣齣色,畢竟好的內容總是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載體來承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