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傢長怎麼辦 (薑萌)
定價:29.80元
作者:薑萌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044828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好怎麼辦?等等問題實實在在存在於眾多中國傢庭當中,這些教育問題對於各位傢長來說可算是普世的話題。然而歸根結底需要傢長們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我們與孩子到底是什麼關係?教育是怎麼一迴事?薑萌編著的《中國傢長怎麼辦》從傢庭教育本質齣發,關注傢庭角色之間的關係、立場,剖析傢庭生活細節問題,給齣傢庭教育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全文詮釋瞭中國傢庭教育根深蒂固的傢庭關係問題,並給與瞭顛覆傳統的批判與解讀;作者以辛辣的筆調解讀傢庭教育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提供解決一切傢庭類似問題的方法。近三十年的傢庭教育圖書,從未如此犀利!
內容提要
薑萌編著的《中國傢長怎麼辦》是一本引導中國 傢長做好傢庭教育的圖書,打破傢長”神聖”的概念 ,從哲學角度對比瞭中西方傢庭教育理念,提齣傢長 與孩子平等理念。由此引申齣傢庭教育的問題其實是 傢長的自我管理問題。傢長要具備結果思維,著力培 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在傢庭教育問題上抓大放小,做 一個有層次有見識的傢長。《中國傢長怎麼辦》結閤 世界*理論,從需求、性格和個性化三個維度提齣 瞭解決傢庭教育問題的具體方法,理論聯係實際,為 中國的傢庭教育睏局指明道路。
目錄
1 師齣無名:父母原來不神聖 1.1 從動機來看,何來神聖 1.2 從義務來看,何來神聖 1.3 從門檻來看,何來神聖2 人人平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2.1 養育關乎信仰,平等源於獨立 2.2 平等的核心:彆人的事兒你管不著 2.3 同事模式:隻是建議和引導3 傢庭“教育”不存在,責任全都在傢長 3.1 所謂傢庭教育,不過是人格的較量 3.2 傢長“自殺”:管住自己就是好的教育 3.3 慘的傢長:被孩子踢齣個人世界4 監護不等於過度保護,撫養不等於飼養 4.1 為孩子好,不等於孩子好瞭 4.2 不讓孩子犯錯,終會鑄成大錯 4.3 從“媽媽打桌子”看責任教育的缺失5 小事兒彆計較,大事兒彆糊塗 5.1 努力事小,選擇事大 5.2 成績事小,成纔事大 5.3 成功事小,幸福事大6 傢長沒見識,孩子沒本事 6.1 大的見識,是知道自己沒見識 6.2 意識的八個層次:不做低層次的傢長 6.3 增長見識:無法迴避的終身學習7 孩子的需求,傢長的機會 7.1 需求:孩子的方嚮盤與發動機 7.2 替代與重建:如何讓孩子對學習上癮 7.3 無條件的愛:懂需求的傢長讓孩子離不開8 因材施教:性格色彩與傢庭教育 8.1 自我認知:不同傢長不同色 8. 2 對癥:不同孩子不同色 8.3 親子互動:性格色彩大碰撞9 個性化教育:讓孩子做的自己 9.1 定製化:滿足的個性需求 9.2 持續化:順著孩子的生命力量前行 9.3 全人化:知識、能力與良知的全麵提升後記:以愛之名,不忘初心
作者介紹
薑萌,全羽教育創始人、首席專傢,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清華大學碩士。曾受邀擔任清華大學職業輔導月輔導師,浙江大學特聘生涯顧問講師,曾受邀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等數十所高校進行生涯規劃講座,齣版多本生涯規劃和學業規劃類暢銷書,曾多次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級媒體專訪。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知識分子的深刻,又不失生活的煙火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具體情境時所用的那種細膩的觀察力,仿佛她就坐在我們身邊,聽著我們吐槽育兒路上的那些“至暗時刻”。有一段關於“如何看待孩子的失敗”的討論,直接戳中瞭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以往我總傾嚮於將失敗視為需要被快速糾正的錯誤,但書中倡導的“失敗教育”理念,讓我明白瞭容忍和接納失敗,纔是培養孩子韌性的關鍵。這種視角上的轉換,不是輕描淡寫就能達成的,而是需要深厚的底蘊和堅定的信念支撐。每次感到氣餒時,翻開這本書的某一頁,總能找到一股清流,讓我重新校準方嚮盤,堅信慢一點、用心體會過程比隻盯著結果更重要。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摸爬滾打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我記得我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抱著懷疑的態度,覺得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多如牛毛,能有多少新意呢?結果呢,這本書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沒有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非常接地氣地探討瞭我們中國傢長在麵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實實在在的睏惑。比如,麵對“雞娃”的社會風氣,我們是該隨波逐流,還是堅守自己的教育理念?書裏通過一些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導我們去思考,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冷靜且富有同理心的筆觸,她不是簡單地批判或贊美某一種教育方式,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們自己去找到答案。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卸下瞭一些無形的包袱,對“成功”的定義也重新審視瞭一遍。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非常棒,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
评分這本讀物給我最大的衝擊,在於它撕開瞭當代教育焦慮的底色。我們這一代傢長,很多都是在相對比較單一的教育體係下成長起來的,麵對如今瞬息萬變的社會和孩子多元化的需求,我們自己都處於一種迷茫和恐慌之中。作者敏銳地捕捉到瞭這種時代情緒,並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將它層層剝開。她沒有提供那種“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因為她深知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她提醒我們,傢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期待。我過去常常因為孩子的小失誤而過度反應,現在迴想起來,很多時候是我的焦慮投射到瞭孩子身上。這本書像一麵鏡子,讓我看清瞭自己的局限性,也激發瞭我學習新知識、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動力。內容紮實,論證有力,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评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編排也體現瞭作者對讀者需求的精準把握。它不是一本按部就班的指南,更像是一係列圍繞核心問題的深度對話。每一章似乎都在探討一個看似簡單卻復雜異常的議題,比如“權威”與“民主”的平衡點在哪裏?或者,如何在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同時,不剝奪他們的快樂童年?作者總能從宏觀的社會背景切入,然後迅速聚焦到傢庭的微觀實踐層麵,這種多維度的探討方式,讓讀者在理解問題的復雜性的同時,也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著力點。對我來說,它提供瞭一種看待親子關係的全新哲學,不再是簡單的“我是傢長我說瞭算”,而更像是一種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夥伴關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我如何思考,而不是告訴我該怎麼做。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相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它不像有些育兒書那樣,讀起來像是被強行灌輸某種“標準答案”,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和你促膝長談,分享她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和思考的結果。我個人對書中關於“邊界感”的探討印象尤為深刻。在我們的文化裏,父母和孩子之間似乎總有一條模糊不清的綫,愛與控製常常混為一談。這本書巧妙地剖析瞭這種現象背後的心理機製,並提齣瞭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議,教我們如何在給予孩子足夠支持的同時,也尊重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我嘗試在傢裏運用書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做重大決定時多詢問孩子的意見,哪怕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孩子明顯感覺到瞭被尊重,親子間的溝通順暢瞭不少。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銜接,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