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颱灣郜媽育兒新經3 我不壞隻是在長大
定價:20.00元
售價:13.6元,便宜6.4元,摺扣68
作者:郜瑩
齣版社:二十一世紀齣版社集團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68069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套書於2009年齣版,在目標讀者中反響不錯。鑒於書的時間性因素,此次齣版做瞭若乾調整,刪去瞭網絡討論部分和當時為排除閱讀理解障礙設計的注釋。目前,坊間傢教類的書很多,本套書有彆於同類書的地方在於,一是語言更為活脫有趣,讀起來輕鬆;二是側重於對新媽媽進行勵誌教育。
內容提要
世界上沒有不為孩子擔心的爸媽。每個爸媽都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有太多的擔心,是由於我們關心他們愛他們。但經常被混為一談的擔心與關心,所呈現齣來的意念和造成的結果卻完全不同。關心是有正嚮積極的鼓勵、支持與協助,讓孩子在感受到爸信任瞭解關懷下,能夠放心安然地去慢慢成長變好;擔心則是無謂的嘮叨、煩惱與壓力,爸媽對孩子擔心越多,孩子的焦慮與反彈就會越大。孩子的成長就如同等待一棵果樹的發芽開花結果,需循序漸進,每一點的過程都需要有的時間,不要試圖用破壞自然規律”激肥”速長的方式來催熟他們,讓他們跳過這個學習過程。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自序:要關心,不要擔心
章 變壞是轉好的開始
1.中等生是人的進階
馬拉鬆比賽,沒有跑到後,誰也不知道結果。
2.給孩子學習“由慢變快”的時間
要“慢郎中”改變拖拉習性,讓他嘗到快速完成後的甜頭。
3.小氣自私是孩子的通病
自小受到長輩嬌慣的孩子,想不小氣自私都難。
4.貪玩的孩子,學習動力強
某行業或領域大“王”,成功的“元”動力就是“玩”。
5.愛說謊的孩子有創造力
從“謊言”聽齣孩子實際上想要錶達的“真相”。
6.傢有暴小子
要讓喜歡動手打人不聽勸的孩子,也嘗嘗被人欺負的滋味。
7.不要遏止孩子的正義感
不妨有意加強孩子把閑事“管好”的能力。
8.魔鬼藏在細節裏
孩子由撿到偷,是由於父母忽視不及時製止而造成的。
9.不要讓自己成為引誘孩子偷錢的元凶
孩子犯錯誤時,應把關注的重心放在犯錯的原因上。
10.孩子逆反,是提醒父母我在長大
孩子“逆反”,是在提醒父母改變與孩子互動的方式。
第二章 兩性教育從齣生的刻開始
1.小娃本色
孩子對於“性”的態度,從齣生起就步上瞭形成之路。
2.好奇寶寶在我傢
對於孩子天真的發問像打乒乓球似的先拍迴去。
3.颱灣小朋友流行的“神奇紙巾”
不是紙上談兵地去教孩子,而必須“實地演練”。
4.小紅帽不要遇上大野狼
從小培養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彆人的身體所有權。
5.父母有沒有教,真的有差彆
靠孩子“長大瞭自然會明白”,“明白”的代價極其慘烈。
6.“ 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
繪本是父母對幼兒進行“兩性教育”好的基礎讀本。
7.孩子早戀源自父母愛不夠
防止孩子“早戀”,父母要多給孩子愛的擁抱。
8.課堂裏沒有教卻是人生重要的一課
好的“兩性教育”就是愛與榜樣。
9.替孩子建立保護網
培養孩子結交朋友的能力,就是幫他建立瞭一張保護網。
10.幫孩子多結交些“大朋友”
替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多點幾盞燈。
第三章 牽孩子的手共奔成長路
1.小娃鬧學
孩子對上學的恐懼,多半的焦慮來自於幼兒離不開父母。
2.讓孩子寜為雞首
讓孩子去首不做牛後,是保護和維護孩子自信的方式。
3.替孩子找一個讓他安心的學校
好的學校應像欣賞一幅畫般地用多視角來關注孩子的錶現。
4.教孩子在學會贏前先學會認輸
不要父母贏瞭麵子,孩子卻輸瞭裏子。
5.讓”僞笨”的孩子變聰明
不是孩子笨,是做爸笨得沒有找到他聰明的地方。
6.不需跟孩子去“較真”
不要做嚇瞭自己也抹殺瞭孩子自由思考能力的傻事。
7.如何和孩子“講道理”他纔肯聽
“講道理”必須是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機會講“自己的道理”。
8.愛孩子的心要大,幫孩子的手要短
媽手長,孩子的手就會變短。
9.由膽怯到獨立自信的成長路
不管孩子是否閤乎你的期待,都要能無條件地去接納他。
10.替孩子做相信與感恩的禱告
在撫養孩子時,要堅定“相信與感恩心”。
後記:在孩子的生命中隻做一盞燈
“我不壞隻是在長大”——這句話簡直說齣瞭所有父母的心聲,也精準地描繪瞭孩子成長的復雜性。這絕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管教熊孩子的書,它更像是一次深入孩子心靈世界的探險報告。我設想,作者郜瑩一定非常擅長捕捉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好”與“壞”的評判上。我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理解那些看似齣格、實則在探索邊界的行為,如何將“壞”的定義解構成成長的必然陣痛。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展示父母如何通過共情和引導,成功地將孩子的負麵能量轉化為正嚮的自我認知,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無可估量瞭。畢竟,養育的過程,與其說是塑造孩子,不如說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如何“長大”的過程,我期待在這本書裏找到那種深層次的共鳴和啓示。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如果能夠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易得性就太棒瞭。我猜想,它可能不僅僅關注“養”,更關注“育”的哲學層麵。比如,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齣強大的內心驅動力,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世界的廣闊,而不是被父母的期望推著走。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套關於“授權”和“放手”的成熟方法論。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父母的角色也必須從“管理者”轉變為“顧問”。我期望看到作者詳細剖析這個轉變過程中,父母需要剋服哪些心理障礙,以及如何有效地下放決策權給孩子,讓他們真正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引導父母們完成這種角色的心理重塑,那它就超越瞭一般的育兒指導,而成為瞭一本關於傢庭關係進化的深度指南。
评分從標題來看,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是針對已經有一定育兒經驗的父母,也許是麵對二胎或者孩子進入瞭學齡後期階段的傢庭。我特彆好奇“新經”的具體內容會體現在哪些方麵。是關於教育資源分配的新策略?還是麵對社會競爭加劇時,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和抗挫摺能力?我希望它能更深入地探討“身份認同”這個主題,特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穩固的自我價值感,同時又不失開放性。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在颱灣地區推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並分析它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應性,那將是非常有洞察力的內容。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係統的、可操作的思維框架,幫助父母從宏觀上把握育兒的航嚮,而不是陷入日常瑣事的泥潭,那我就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案頭書。
评分郜瑩這個名字本身,帶著一種獨特的地域色彩和親切感,這讓人感覺作者的分享會非常真誠、毫無保留。我猜測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會非常貼近生活,充滿瞭煙火氣,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論調。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處理“界限感”的建立。在現在這個過度保護的社會環境下,如何既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又能堅定地設立不可逾越的底綫,是一門非常精妙的學問。這本書如果能提供具體的對話腳本,展示如何在不傷害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溫和而堅定地執行規則,那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可以隨時翻開,找到安慰和具體操作方法的“急救手冊”,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大部頭。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真是抓人眼球,光是“颱灣郜媽育兒新經3”這幾個字,就讓人好奇這位“郜媽”到底有什麼“新經”可以傳授。我猜想,這一定不是那種老生常談的育兒手冊,而是結閤瞭現代生活節奏和颱灣特有文化視角的一種全新探索。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傳統智慧與當代挑戰,尤其是在數字化時代,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想必書中會有很多關於親子溝通的實用技巧,也許是關於如何處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叛逆,或者是在麵對學業壓力時如何平衡“虎媽”和“放養”之間的藝術。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能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真正有效的建議,而不是空泛的理論。畢竟,育兒這條路,每一步都充滿瞭不確定性,我們需要的是一位經驗豐富又充滿智慧的引路人,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具備瞭這樣的潛力,讓人忍不住想翻開扉頁,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