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 有意思 一位班主任父親的教育劄記

有意義 有意思 一位班主任父親的教育劄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鄭友民 著
圖書標籤:
  • 教育
  • 傢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班主任
  • 育兒
  • 成長
  • 教育感悟
  • 人生哲理
  • 正能量
  • 劄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哈尔滨市学府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79393
商品编码:29672121285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大32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內容介紹
編輯推薦   把教育這件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一些。   你陪爸爸變老,爸爸伴你長大。   一位從教25年的班主任父親愛的教育。   讓教育變得有溫度,讓教學變得有意思,讓教師變得有能量。

關聯推薦

本書用大量生動鮮活的來自教育*綫的材料,來傳遞“愛的教育”理念,提倡把教育這件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一些,以鼓勵青少年的學習興趣,激發青少年的生活信心,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和愛校、愛傢、愛國的大情懷。不同於一般的教育類書籍,本書以一位做瞭25年班主任的父親給女兒寫信的形式,用親切溫和的語氣,講述教育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曆,傳遞愛的教育理念。本書是一本視角獨特、素材豐富、兼具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實踐指導意義的圖書。

 
目錄
班級篇 一、提升個人修養,為有源頭活水來   1.當班主任,好處有很多 /3   2.當班主任,綽號有內涵 /6   3.當班主任,修養有講究 /9   4.當班主任,批評有技巧 /13   5.當班主任,眼中有個體 /16   6.當班主任,關愛有底綫 /18   7. 當班主任,教學水平有要求 /20   8.當班主任,心中有陽光 /22   9.當班主任,教育有契機 /24 二、創新管理思路,未成麯調先有情   10.作業,“怎麼批改”比“批改什麼”更重要 /26   11.錶揚,“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28

班級篇

一、提升個人修養,為有源頭活水來

  1.當班主任,好處有很多 /3

  2.當班主任,綽號有內涵 /6

  3.當班主任,修養有講究 /9

  4.當班主任,批評有技巧 /13

  5.當班主任,眼中有個體 /16

  6.當班主任,關愛有底綫 /18

  7. 當班主任,教學水平有要求 /20

  8.當班主任,心中有陽光 /22

  9.當班主任,教育有契機 /24

二、創新管理思路,未成麯調先有情

  10.作業,“怎麼批改”比“批改什麼”更重要 /26

  11.錶揚,“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28

  12.懲戒,“怎麼罰”比“罰什麼”更重要 /31

  13.管理,“怎麼管”比“管什麼”更重要 /35

  14.座位,“誰來安排”比“怎麼安排”更重要 /37

  15.生日,“怎麼過”比“和誰過”更重要 /39

  16.課堂,“激勵什麼”比“怎麼激勵”更重要 /43

三、設計班級活動,天機雲錦用在我

  17. 一元微公益,愛心在傳遞 /47

  18.健康五個一,天天好身體 /50

  19.美文齊分享,養心勝雞湯 /54

  20.電影本勵誌,管理退其次 /57

  21.歌麯能傳情,催人更奮進 /59

  22.人物顯精神,班級力量凝 /61

  23.舞颱給學生,我做局外人 /64

  24.野外走一走,迴味到YJ /66

四、藉力,同舟共濟揚帆起

  25.畢業學長,班級文化Z好的傳承人 /69

  26.課代錶,任課老師Z得力的助手 /73

  27. “三名工程”,素養浸潤Z厚重的載體 /76

  28.任課老師,班級和諧Z好的潤滑劑 /79

  29.傢長,學生成長Z真誠的同盟軍 /81

  30.舊時師長,砥礪前行的推進劑 /83

  31.外校學子,見證優秀班風的喝彩者 /86

  32.小組成員,共同提升的互助者 /88

  33.“娘傢”,薪火相傳的“加油站” /93

五、豐富溝通技巧,溫聲暖語催花發

  34.傢訪三部麯 /96

  35.談話三句式 /104

  36.交流三張紙 /107

  37. 溝通兩平颱 /113

  38.從“你們”到“我和你” /116

  39.從“我說你聽”到“我聽你的” /120

  40.從“我懷疑你”到“我理解你” /123

  41.從“我批評你”到“我點贊你” /129

  42.從“給你臉色”到“和顔悅色” /132

六、班風建設,喜看稻菽韆重浪

  43.尋求改變,彰顯主動精神 /135

  44.糾錯行動,避免低效重復 /137

  45.班級誓詞,凝練團隊精神 /140

  46.畢業紀念冊,承載美好記憶 /142

  47. 寢室文化,傳播溫暖友善 /144

  48.感恩老師,搭建信任橋梁 /146

  49.親子溝通會,撥動柔軟心弦 /150

  50.齣差禮物,傳遞師長牽掛 /158

  51.注重細節,習慣自然養成 /161

學校篇

七、打破常規,舊瓶裝新酒

  52.變“老師要求”為“學生需求” /165

  53.變圖書館為“讀書館” /167

  54.變“事故”為“故事” /170

  55.變過“高考關”為過“高考節” /173

  56.變“講道理”為“講故事” /176

  57. 變“形式感”為“儀式感” /181

  58.變“我參觀”為“我參與” /183

八、走近學生,潤物細無聲

  59.講給他聽不如拿給他看 /185

  60.老師說教不如朋輩示範 /188

  61.登颱領奬不如登門送奬 /192

  62.高考施壓不如童趣減壓 /194

  63.有聲的教導不如無聲的陪伴 /197

九、搭建平颱,坐看雲起時

  64.開學,讓規範教育再隱蔽一點 /199

  65.晚自修,讓老師離教室再遠一點 /202

  66.運動,讓學生的體質再強健一點 /204

  67. 展評,讓學生的參與麵再廣一點 /206

  68.信箱,讓師生的溝通再近一點 /211

  69.畢業,讓離彆再深情一點 /214

十、建立信任,同心而共濟

  70.處分逐級撤銷不是一棒打死而是充分肯定 /219

  71.寢室免檢不是放縱而是放手 /221

  72.溝通渠道不是“多”好而是“真”好 /223

  73.周末校園,不是要求學生離開而是吸引學生留下 /225

  74.改變校園生態,不是多“訓誡”而是多“點贊” /228

  75.認識新同事,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先發識人” /231

十一、傾心尋找,孤光一點熒

  76. 再遠的關係都能溫暖 /233

  77. 再小的公益都是情懷 /236

  78.再小的閃光點都是優點 /239

  79.再多的陪伴都是關懷 /241

  後  記 /244

顯示全部信息

《有意義·有意思:一位班主任父親的教育劄記》 這是一本關於愛與成長的記錄,一場關於理解與陪伴的探索。作者,一位平凡卻用心的班主任,同時也是一位深情款款的父親,將他與孩子們——無論是教室裏的學生,還是傢中的兒女——共同經曆的點滴,融匯成這本飽含溫度的教育劄記。 書中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生硬的說教,隻有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流露,和最樸素的教育智慧。作者以他獨特的視角,捕捉瞭孩子們身上那些閃閃發光的特質,記錄瞭他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挑戰與睏惑,以及他如何用耐心、智慧和愛,引導他們一步步走嚮成熟。 一、 課堂內外,師生情深 作為一名班主任,作者深知班級是一個小小的社會,每個孩子都是這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用心去觀察,去傾聽,去理解每一個學生。他記錄瞭那些令人捧腹的童言稚語,也記錄瞭那些觸動心弦的成長瞬間。 “問題少年”的蛻變之路: 書中詳細描繪瞭他如何麵對班級裏的“問題少年”。這些孩子或許叛逆,或許沉迷遊戲,或許學習睏難,但在作者眼中,他們不是標簽化的“壞孩子”,而是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引導的孩子。他分享瞭自己如何放下先入為主的評判,如何嘗試不同的溝通方式,如何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找到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他描述瞭自己如何通過一次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談話,一次次鼓勵的眼神,一次次溫暖的擁抱,幫助這些孩子重新找迴自信,發掘自身潛力,最終實現令人驚喜的轉變。比如,他會分享如何引導一個總是惹是生非的學生,通過發掘其組織能力,讓他擔任班級體育委員,在運動場上找到瞭發泄精力的方式,也學會瞭領導與閤作。或者,如何幫助一個學習成績下滑的學生,並非簡單地批評,而是深入瞭解其傢庭原因,與傢長溝通,並耐心輔導其學習方法,讓孩子重拾學習的興趣。 “優秀學生”的迷茫與成長: 優秀的學生並非一帆風順。作者也記錄瞭如何幫助那些成績優異,卻可能麵臨著升學壓力、人際關係睏擾,甚至青春期迷茫的孩子。他看到瞭他們在光鮮成績背後的焦慮,以及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他分享瞭如何與這些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探討理想與現實,鼓勵他們不僅要關注分數,更要關注內心的成長,培養健全的人格。比如,他會記錄一位成績頂尖卻極度內嚮的學生,如何通過引導其參與辯論賽,鍛煉其錶達能力,同時也讓他認識到團隊閤作的重要性。或者,如何幫助一位在人際交往中感到孤立的學生,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創造更多互動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建立友誼。 班級活動的“小確幸”: 作者相信,教育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更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詳細記錄瞭班級裏那些充滿創意和樂趣的活動,從趣味運動會到主題班會,從課本劇錶演到戶外拓展。這些活動不僅豐富瞭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組織和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瞭閤作、溝通、擔當,培養瞭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他會生動地描繪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投入與快樂,以及這些經曆如何成為他們寶貴的成長記憶。比如,他對一次成功的班級聯歡會進行瞭細緻的描寫,從孩子們討論節目、排練的認真,到演齣現場的熱烈反響,再到活動結束後大傢一起收拾場地的和諧場景,都充滿瞭溫暖的人情味。 二、 傢是港灣,愛是力量 作者的教育劄記,另一條重要的綫索,是他作為父親的角色。他將自己在教育學生時所積纍的經驗,巧妙地運用到與自己子女的相處中,同時也從孩子身上汲取瞭教育的靈感。 親子關係的“小插麯”與“大智慧”: 書中不乏他與自己孩子的日常對話和相處細節。這些細節充滿瞭生活氣息,有誤解,有爭執,更有諒解和成長。他坦誠地分享瞭自己作為父親的睏惑與不安,也記錄瞭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他認為,真正的親子教育,不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理解基礎上的共同成長。他會分享如何與青春期的女兒溝通,理解她的獨立意識,如何引導正處於好奇心的兒子探索世界,同時注意安全。他也會記錄自己如何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瞭孩子,之後如何通過真誠的道歉和陪伴,修復關係。 “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 作者深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榜樣。他不僅在言語上教導孩子,更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們。他記錄瞭自己如何對待工作,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麵對睏難,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這些都無聲地傳遞給孩子,成為他們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他會分享自己如何在傢中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如何鼓勵孩子閱讀,如何與傢人一同參與傢務,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的品格。比如,他會記錄自己如何對待工作中的挑戰,不抱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讓孩子看到責任與擔當。或者,他會分享自己如何對傢人錶達愛意,一個擁抱,一句感謝,讓孩子懂得愛與被愛。 傢庭教育的“三明治”溝通法: 在書中,作者特彆強調瞭有效溝通的重要性,並將自己摸索齣的“三明治”溝通法(肯定-建議-肯定)運用到親子關係中。他詳細描述瞭如何在指齣孩子的不足時,先肯定其優點,再提齣建議,最後再次給予鼓勵。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也能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促進積極的反饋。他會用具體的案例來闡述這種溝通方法的精妙之處。例如,當孩子犯錯時,他會先肯定孩子嘗試的勇氣,然後指齣錯誤所在,並提齣改進的方法,最後再次鼓勵孩子下次做得更好。 三、 教育的初心與溫度 這本書最打動人心的,是作者始終懷揣著一顆赤誠的教育之心。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他的教育哲學,不是追求“成功學”式的速成,而是關注孩子的全麵發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一顆善良、正直、熱愛生活的心。 “有意義”在於看見和賦能: 作者認為,教育的“有意義”,在於能夠看見孩子身上隱藏的潛力,並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賦能他們去嘗試,去挑戰,去犯錯,去學習。他反對將孩子塑造成統一的模式,而是鼓勵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他分享瞭許多他如何發掘學生特長,並給予他們施展纔華的舞颱的經曆。比如,他如何發現一個沉默寡言的學生在繪畫上的天賦,並鼓勵他參加繪畫比賽,最終獲得榮譽。 “有意思”在於樂趣與創造: 教育的“有意思”,在於能夠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讓孩子們在探索中感受到好奇與喜悅。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他如何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的方法,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非被動接受。他相信,當學習變得有意思,孩子們自然會投入其中,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他會描繪如何將曆史事件改編成情景劇,如何將數學概念與生活實例相結閤,讓課堂充滿活力。 “劄記”的溫度與共鳴: 這本書的“劄記”形式,賦予瞭它一種獨特的溫度。作者沒有使用冰冷的理論術語,而是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記錄下他在教育路上的一次次思考、一次次實踐、一次次感悟。這些文字,仿佛一位老友在輕聲講述,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無論是為人師者,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有意義·有意思:一位班主任父親的教育劄記》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愛與責任的記錄。它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關於心靈的連接,是關於人格的塑造,是關於生命中最美好的成長。它是一本值得所有關注孩子成長的人們細細品讀的書,相信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能感受到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溫暖與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顯示齣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情感層次。有時,他的筆調是那樣輕盈靈動,充滿瞭父輩特有的幽默和自嘲,讀起來讓人會心一笑,所有的壓力仿佛都消散在瞭那片刻的輕鬆之中。而轉瞬之間,他又會切換到一種近乎哲學的沉思狀態,探討一些關於人性、關於時間流逝的深刻議題,文字變得厚重而有力,直擊靈魂深處。這種遊刃有餘的文風轉換,使得全書的情感張力十足,絕無半點枯燥乏味之處。它成功地平衡瞭“教育的嚴肅性”與“生活的煙火氣”,使得每一個段落都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讀起來酣暢淋灕,引人入勝,完全不會有傳統說教文本的滯澀感。

评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老道的行者,走過瞭一條充滿探索與反思的漫長旅途。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引人入勝,他沒有采用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反而更像是一個真誠的同伴,在午後陽光下,娓娓道來那些關於成長、關於責任的真切體會。他的文字裏有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將那些看似宏大空泛的教育理念,落地到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細微、最真實的瞬間。我常常讀到某個情節,會猛地停下來,陷入長時間的沉思,仿佛作者洞察到瞭我內心深處那些未曾言明的睏惑與掙紮。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人感覺這不是在“閱讀”一本教育劄記,而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對自身的行為模式進行瞭一次徹底的審視與校準。

评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最深感受,那便是“共振”。它成功地在“父親”的身份與“教育者”的角色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實的橋梁。書中描繪的那些細枝末節,那些與孩子共同經曆的歡笑與淚水,那些為瞭一件小事而進行的艱難溝通,都如此真實可感,仿佛我能聞到空氣中陽光曬過的味道,能聽到孩子那略帶稚嫩的辯解聲。這種共振並非簡單的認同,而是靈魂深處的擊掌——“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在這樣摸索著前行!”這種被理解、被看見的感覺,極大地鼓舞瞭所有正在教育之路上跋涉的個體,它提供瞭一種無聲的支持和慰藉,讓原本孤單的旅程變得溫暖而充滿希望。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那種溫潤又不失力量感的封麵材質,初次上手便讓人心生喜愛。每一次翻開,都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與油墨的細膩,仿佛作者的筆觸也滲透在瞭每一頁的紋理之中。裝幀的排版也極具匠心,字裏行間留齣的呼吸空間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凸顯瞭文字本身的重量。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分隔和配圖上的處理,那些不張揚卻又恰到好處的插圖,為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增添瞭一層溫暖的濾鏡。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藝品,讓人忍不住想要細細摩挲、反復品讀。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從側麵反映齣作者對待教育這份事業的嚴謹與熱愛,讓人在閱讀之前就已經被這份誠意所打動。

评分

從結構安排上看,這本書的編排簡直是一次精妙的藝術構思。它沒有采用刻闆的時間綫索或主題劃分,而是像一幅流動的、由無數閃光點構成的馬賽剋圖景。每一篇劄記似乎都是獨立的、自成一體的思考片段,然而當它們被組織在一起時,卻自然而然地形成瞭一種宏大而內在的邏輯關聯。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方式,反而更貼閤真實生活的體驗——教育本身就是由無數個不期而遇的瞬間纍積而成的。這種布局的好處在於,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切入任何一個“點”,都能獲得完整的閱讀體驗,同時,當你將所有“點”連起來時,那位父親的教育理念的完整圖景便會緩緩浮現,既有探索的樂趣,又不失思想的深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