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佛法,均可歸於緣起與實相。而佛教思想,尤其是在傳統中國與日本傳布的佛教學說,均由緣起說和實相說兩大係統組成。當代佛學大傢呂澂和於淩波都曾撰有“緣起與實相”的論文,刻意說明兩者關係。前者示明:“佛傢的實相說常和緣起說連在一起,主要從緣起的現象上見齣真實的意義即實相”;後者強調:“中道、真如、實相,即是法性——即是緣起法的實性。” 就此而論,緣起是實相,實相是緣起。初看起來,這兩者之間存在的清晰可感的張力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而得到化解。與此類似的做法是中國古代的“易經”:變化的真理,以及黑格爾的曆史(哲學史)與真理(哲學)的統一。現象學和佛教的深層次的關聯在本書中得到瞭闡明。
##因为海扣一分
评分##实相是缘起的一个横截面,是就时间的某一点来观察事物。唯识学以及中观学,即分别为有宗与空宗,而这两宗的理论关注重点则分别在缘起与实相。
评分##格局很大的书,倪先生唯识现象学乃至心性现象学的设想很有启发性,可以说是中西比较哲学的一个研究范本。横的(结构现象学)与纵的意识现象学(发生现象学)这个框架也特别明晰,包括讨论“心而上学”,探究意识之前的原意识的依据和合法性,都很精彩,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补标。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记得很好!
评分获得智慧看起来属于不可言说的宗教体验,很容易被封闭在秘传的昏暗之中,但唯识宗,开辟了思考这个自身隐蔽者本身道路。不像中观派直接宣称万物空性,而是先确证显现的领域,而后:显现本身的本质在绝对实相中是空的。
评分获得智慧看起来属于不可言说的宗教体验,很容易被封闭在秘传的昏暗之中,但唯识宗,开辟了思考这个自身隐蔽者本身道路。不像中观派直接宣称万物空性,而是先确证显现的领域,而后:显现本身的本质在绝对实相中是空的。
评分##因为海扣一分
评分##书是好书,但很难懂,阿赖耶识和现象学
评分##错漏过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