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的遺跡裏,翻撿齣生活的奇跡。” 詩人談驍厚積薄發之作,為山水立傳,為生命存照。捕捉尋常歲月中的動容瞬間,拾取瑣碎人生裏的恒久意義。
--------------------
◎內容介紹
本書是青年詩人談驍繼《以你之名》與《湧嚮平靜》後的第三部作品,主要收錄其2018年至2020年創作的詩歌,亦包括少許早年舊作與創作於2021年的新作。詩集共分五輯:第一輯“大地之上”多寫故鄉;第二輯“人事音書”多寫親情;第三輯“語言指南”多寫觀念;第四輯“殘忍練習”多寫彆離;第五輯“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多寫山川。
詩人筆下的,幾乎都是日常的生活經驗與人世際遇,卻呈現齣豐富的詩意——他語言內斂、行文簡潔、筆觸樸素,但情感飽滿、洞察細微、思緒敏銳,有一種思索後的澄明與經曆過的瞭然。
--------------------
◎授奬詞
生活於機械復製時代的青年詩人談驍,正如本雅明筆下的拾荒者,善於將工業文明的重金屬點化為意味雋永的抒情磚瓦,他謙卑地彎腰進而下蹲,虔誠地撿拾它們,熔化、重鑄、輸入血液,最終壘築起田園遺跡甚至奇跡。在他的詩裏,飛馳而過的火車於齣神凝視中變得舒緩,推倒的老樓雖令人悲哀卻亦像翻耕後的田野,歲歲重復的春聯和代代輪迴的嘮叨在汽笛的罅隙裏不再單調,變作令人心安的光輝和蟲鳴。談驍的詩正有這種化百煉鋼為繞指柔的高超本領。
——第五屆(2020年)揚子江青年詩人奬 授奬詞
--------------------
◎多方推薦
他重視對生活的理解,比如父親寫春聯,平靜中錶達對生活的熱愛。談驍總是能夠在日常中錶達深沉的關切。
——謝冕
談驍的處理方式,粗看上去,偏重於敘事性的交代,好像陳述一個詩化的小故事,詩的抒情性已被詩的敘事性稀釋。但從文學效果上看,這其實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技藝的體現:隨著詩的敘事精確地展開,故事性和寓意性互相滲透,互相反襯;原本孤立著的碎片般的私密經曆,經過寓意氛圍的摺射,突然轉變為對人生的經驗的一個縮影般的隱喻呈現。
——臧棣
談驍秉持瞭漢語詩歌的傳統基因,持正,中庸,以極具個性化的語調迴應著漢詩之美,並以一種莊重、肅穆的風格部分修正瞭戾氣盛行的流行寫作。個人經驗與日常態度透過談驍的詩呈現齣飽滿、熱情的力量,在細緻而精準的敘述中,還原著人之為人的局限與掙紮的活力。
——張執浩
年輕的談驍的詩很乾淨,也很安靜,一如山澗溪水在匯成清江之前的模樣。他的詩裏還有難得的輕鬆,看似鬆弛的語言中有一種可以涵納萬物的清澈,需要一雙明亮的眼睛與之呼應。
——魏天無
談驍的詩內斂、持重、沉著而又不乏張力,平緩中有芒刺,安靜下含不安。他的詩語言準確、場景細微而具意味,不急不緩、抽絲剝繭是他最為擅長的方式。他的詩具有日常自我與鄉土經驗交互往返的探詢,尤其是日常細節與個人的及物性關聯呈現瞭更為內在化的個人真實與生存景深。更難的還在於“日常”寫作,這要求詩人具有更高的發現能力、提取能力以及自我審視能力。
——霍俊明
親情,在談驍的詩裏,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他那麼擅長化物為器,化器為情。
——張二棍
我唯一可以保证的是这些诗的真诚。许多年后,等我的女儿长大,她会知道她的父亲曾经如何生活。
评分##这一代人也许终究要像作者一样,还没在颠沛中经受灵魂的震颤就匆忙地滑入老成?
评分##一本很新鲜的诗,文字有扑面而来的江风树影。喜欢给女儿的诗。一直都觉得,我们会随着养育幼儿而重新出生再次成年。不干涉而做个童年观察者是很好的行为。
评分##读的现代诗少,很多时候感觉读不懂,但谈骁的诗是我感觉自己能读懂的那种平易,大概因为里面有很多关于乡村生活的经验的提炼,因此同样有此经验的我可以想象、理解,乃至扩充出非常具体的感觉。《硬火》《我们的灰》《夜路》《再死一次》几篇尤其熟悉,它们还都和柴火、燃烧、灰烬有关,那是我喜欢的事物,正是记忆里这种毫无距离的熟悉,使我推想,那大概也是作者喜欢的东西。 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个渐向“中年”(我更愿意称之为“成熟的年纪”)的人在生活的河流与网络中逐渐感到的人生的爱与负累。这大约得益于我们相似的年纪,因此辨认得出那些平静的语言背后温柔的爱和它延伸出的阴影。
评分##整本读后观感,技艺不算娴熟,甚至有觉得直白、朴拙之处。但它们是好诗,都是好诗,是生活对一块泥巴不断重击、锤打之后所呈现的形状,有痛感,有塑造,也有抵御,有反击,有无尽的等待言说和不能言说。风从田野来,携带种子,在城镇落地结果。
评分##是诗歌最真实 最动人的样子 真实的像一道伤口 愈合了又挖开给你看 然后结成疤淡淡的粉色 告诉你生活本就是如此 素颜以示人 如温泉水般 告诉你别怕 鸟还在飞翔 河水还在流动 家乡永恒停驻等待 所有一切 时间都会帮助愈合
评分##“我有过勉为其难的生活,在山顶踮起脚尖,果实压低树枝,仍然挂在高处。”“往事太多了,我想起来一件是一件。”如日记一般,一边思考,一边诉说,可不就是“说时迟”嘛。很舒服的诗集。
评分##“我有过勉为其难的生活,在山顶踮起脚尖,果实压低树枝,仍然挂在高处。”“往事太多了,我想起来一件是一件。”如日记一般,一边思考,一边诉说,可不就是“说时迟”嘛。很舒服的诗集。
评分##读的现代诗少,很多时候感觉读不懂,但谈骁的诗是我感觉自己能读懂的那种平易,大概因为里面有很多关于乡村生活的经验的提炼,因此同样有此经验的我可以想象、理解,乃至扩充出非常具体的感觉。《硬火》《我们的灰》《夜路》《再死一次》几篇尤其熟悉,它们还都和柴火、燃烧、灰烬有关,那是我喜欢的事物,正是记忆里这种毫无距离的熟悉,使我推想,那大概也是作者喜欢的东西。 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个渐向“中年”(我更愿意称之为“成熟的年纪”)的人在生活的河流与网络中逐渐感到的人生的爱与负累。这大约得益于我们相似的年纪,因此辨认得出那些平静的语言背后温柔的爱和它延伸出的阴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