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成功地突破瞭地域的隔閡。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從何時進入全球化的?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一書中,著名漢學傢韓森提齣,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描繪瞭公元1000年全球化開啓之時的圖景,講述瞭個人、社會、國傢是如何被裹挾進全球化浪潮中的。
我們是否應該與他人閤作,與他們進行貿易?我們是否應該報復那些通過貿易緻富的人?我們是否應該嘗試復製我們尚未掌握的技術,來生産新産品?全球化到底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還是會摧毀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當下正努力應對著的挑戰,與當時人們第一次麵對的挑戰完全相同。
韓森的新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會讓人重新思考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麵對這個世界。正如作者所說,“在公元 1000 年,我們的祖先以各種方式迴應瞭世界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他們是怎麼做的,纔能更好地應對擺在我們麵前的未來。”
##公元一千年前后,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应该是从东罗马到中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区域,当时的世界级都市:君士坦丁堡、巴格达、撒马尔罕、长安、开封等,均是贸易重镇或者帝国首都。
评分##以简练流畅的文字将公元1000年的全球交流网络完美呈现。美洲和亚欧非大陆之间的联系早已有之,而且活跃程度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对各文明的影响都十分深远。“没错,全球化并没有惠及所有人。但比起拒绝了所有新事物的人,那些对陌生事物保持开放心态的人显然得到的更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人的对外贸易联系更为广泛。他们跨越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客户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而这些国家的供应商也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商品。中国的国际交往是如此频繁,以至于社会各阶层的人——不仅是中国港口城市的居民,还有那些生活在内陆腹地之人——都受到了影响。中国人没有经历全球化的准备阶段,他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而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在宋朝统治的三百多年里走向了成熟。中国人会大量购买一些常用商品。珍珠和猫眼宝石会被用于首饰或衣物。经工匠们的巧手,象牙和犀牛角会变成精美的器物;热带水果椰子和波罗蜜会与黑胡椒、丁香、肉豆蔻以及小豆蔻一起,为菜肴佐味;中国人还大量进口藤席,而该物品产自马来半岛南端,靠近今新加坡。中国人从东南亚进口最多的是沉香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