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捲(1916)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捲(19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約翰·杜威 著,俞吾金,孔慧,復旦大學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 譯
圖書標籤:
  • 杜威
  • 哲學
  • 實用主義
  • 經驗主義
  • 教育
  • 社會
  • 文化
  • 美國哲學
  • 1916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919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901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7
字数:3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是《杜威早期著作》(1882-1898)的繼續。早期著作的五捲本於1972年完成與早期著作相同,中期著作的各捲按照年代順序齣版,並且是精心校勘的版本。齣版的各捲是現代語言協會美國作傢版本中心的版本,加蓋有該中心“認可文本”的印章。
  《杜威中期著作》(1899-1924)包含15捲:每捲400至600頁,總共有7152頁,收錄瞭杜威在該時期除通信之外的所有作品。

內容簡介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捲(1916)》是杜威的重要著作《民主與教育》的版本。美國作傢版本中心的認可文本。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捲(1916)》是杜威極富盛名、曆久彌新的經典之作《民主與教育》的新版本,附有悉尼·鬍剋撰寫的序言。雖然在這本書的齣版協議上,杜威受邀撰寫的是一本“教育哲學的教科書”;但是,他在這本書問世後不久就指齣,“雖然以《民主與教育》為書名,但在這《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捲(1916)》中,我傾注全力旨在概括我的整個哲學立場”。1930年,杜威在迴顧時寫道,這本書“盡管不盡如人意,但它仍是多年來為淋灕盡緻地闡述瞭我的哲學的一《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9捲)(1916)》”。

內頁插圖

目錄

中文版序
導言
民主與教育
序言
1.教育作為生活的必需
2.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功能
3.作為指導的教育
4.教育作為成長
5.預備、延展和形式規訓
6.教育作為保守力量和進步力量印
7.教育中的民主概念
8.教育的各種目標
9.以自然發展和社會效能為目標
10.興趣與規訓
11.經驗和思維
12.教育中的思維
13.方法的本質
14.教材的本質
15.課程中的遊戲與工作
16.地理與曆史的重要意義
17.課程中的科學
18.教育的價值
19.勞動與閑暇
20.智性科目和實踐科目
21.自然科目和社會科目:自然主義和人文主義
22.個體與世界
23.教育的職業方麵
24.教育哲學
25.各種知識論學說
26.各種道德理論
第一版分頁對照錶
文本研究資料
文本說明
校勘錶
行末斷詞錶
引文勘誤
杜威的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在哲學思想中不可能找到任何其他方案,比柏拉圖哲學更加認可社會安排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也更加認可這些安排依賴於教育年輕人所使用的更閤適的手段。同樣地,教育能發現和發展個人能力,並且訓練這些能力,使它們與其他人的活動聯係起來。從這方麵來說,也不可能找到其他方案比柏拉圖的哲學對教育功能有更深層的理解瞭。可是,柏拉圖是在一個非民主的社會裏提齣其教育理論的,所以,盡管他清楚地看到瞭這個問題涉及的種種關係,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重申,個體在社會中的位置不應該由齣身、財富或任何傳統的身份所決定,而應該由他在教育過程中被發現的本性所決定;但是,他沒領悟到個體的獨一無二性,對他來說,個體按其自然本性被分類,由此而被歸入若乾不同的階層中。因此,教育的測試和過濾功能隻是錶明個體歸於三個階層中的哪一個階層。假如沒有認可每個個體構成他自己的階層,那麼,個體所能有的各種積極傾嚮及其結閤的無限多樣性也就無法得到認可。按照柏拉圖的看法,在個體的構造中,官能或能力隻有三種類型。所以,教育不久就會在每一個階層中達到讓它止步不前的界限,因為隻有多樣性纔能創造齣變化和進步。
  欲望占主導地位的某些個體被安排到勞動和商人的階層,這一個階層體現和提供人類的欲求。另一些人受瞭教育,錶現齣自己在欲望之上具有慷慨、直率和勇敢的性格,他們成為國傢的公民——臣民:在戰爭時期,他們是國傢的守護者;在和平時期,他們是國傢內部的護衛者。但是,他們的局限性是缺乏理性,缺乏把握普遍性的纔能。隻有擁有理性的人,纔能接受最高等的教育,並在適當的時候成為國傢的立法者——因為法律是統攝經驗中的個彆性的普遍性。由此可見,從主觀意圖上看,柏拉圖確實沒有使個體隸屬於社會整體。可是,由於他對個體的獨特性、個體與他人之間的不可通約性確實知之甚少,因而認識不到一個社會可能穩中求變。他關於有限製的能力和階層的學說,最終導緻個性處於從屬地位的觀念。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杜威在哲学见解上,早期虽然承袭了黑格尔的部分思想,但是由于生物学及生物学上的进化理论,对他早期思想的一番冲击,在他一篇《从绝对主义(Absolutism)到实验主义》的论文中,已经剖析地叙述了他思想改变的来龙去脉,说明他何以舍弃了十九世纪德国黑格尔派的绝对主义。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他并不赞成观念完全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静态的说法;观念自身并不是绝对的,杜威把观念视之为一可易的、动态的、具有工具性的指导效能,而使吾人更能适应外在的环境。

评分

1.学校与社会进步

评分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南史》《北史》中。

评分

附录

评分

心理发展的原则——以婴儿早期为例

评分

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在钱钟书的求学阶段,作者对钱钟书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学能力这三体合一的求学方式进行了解读。如果说,一个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往往需要充分的慈爱和充分的严厉的话,那么,他伯父代表的就是一种慈爱,而他父亲代表的则是一种严厉。正是在这两房之间的爱护之下,不期然而然地对钱钟书的成长形成了一种默契的配合,也对钱钟书 以后的生活学习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钱钟书 没有过继给他的伯父的话,以钱基博的严厉管教,或许他的个性就遭受某种程度上的压抑,也不能在后来的学术中展开得那么充分了。如果说钱钟书的早年生活中,以家学与自学相结合为主,而进入清华,一直到牛津、巴黎,那么这个时候,钱钟书 的治学则以学校教育与自学相结合为主了。在清华大学期间,遍扫清华图书馆书籍,即以坚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才华学识震惊了全校学生。在牛津期间,钱钟书受保守而严谨的学风的影响,受益颇深。他和杨绛在牛津大学“饱蠹楼”里,按着次序一本一本地读下去,并认真做了笔记,大大充实了他的知识修养与外语水平。而后又在巴黎求学,这期间又让钱钟书更深入地理解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与文学,也给他所掌握的多种欧洲语言提供了实地考察、运用和体味的机会。巴黎求学之后,清华大学函聘他为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宣布着他的学生时代结束,踏入了人生新的阶段。

评分

一般来说,对于民国学人的传记,总是以逸闻趣事、野记杂闻作为卖点。一是传记作者本身没有深厚的学识去探究传主的著作,二是逸闻趣事拼凑起来的传记也更容易写,且更具销量。对于钱钟书这种家喻户晓的学人,除去他的逸闻趣事之外,他的著作与学识也让大家对他耳熟能详。不过,真正能够读懂钱钟书的人与文的人,还尚属不多。最近读到一本钱钟书 先生的传记,作者是研究钱钟书的专家张文江先生。他的身份似乎决定着他要书写的方式。作者以深入作者的著作来给传主立传,并从传主的著作中去发掘传主的心灵,以建构一种别开生面的传记。

评分

9.初等教育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