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宗教》(1804)是謝林的“同一性哲學”時期的代錶著作之一,其從發錶伊始就引發大量爭議,被認為在他的整個哲學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承前啓後的關鍵角色。在這部著作裏,謝林提齣瞭哲學與宗教“同源分流”,並最終迴歸“永恒同盟”的思想。從這個角度齣發,謝林一方麵反駁瞭宗教信仰對於哲學的僭越主張,堅決捍衛哲學和理性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另一方麵以一種簡明扼要的方式勾勒齣瞭他的哲學體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議題。
本捲收錄的另外幾部(篇)著作,《伊曼努爾•康德》(1804)和《論德國科學的本質》(1807)錶達瞭謝林對於同時代德國哲學的形勢和走嚮的看法,《哲學導論》(1804)以闡釋哲學史的方式引導初學者去接觸“真正的哲學”,而《自然哲學導論箴言錄》(1806)和《自然哲學箴言錄》(1806)則是以獨特的箴言寫作方式闡釋瞭他的哲學體係的基礎部分(即“自然哲學”)。這些著作從多個方麵進一步展示瞭謝林“同一性哲學”的豐富麵貌。
##学弟问我,谢林和黑格尔选哪一个。黑格尔啃不下去,我要投入谢林大佬的怀抱。
评分##原来谢林说的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中的宗教是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的宗教啊。真是让人失望。我是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主义一脉,看来只能让哲学跟科学结成永恒同盟了。谢林的这个同盟不适合我。难怪保守主义者以赛亚·伯林说谢林继承了哈曼、赫尔德等人,保守主义者当然喜欢奥古斯丁主义者了。
评分##信仰中之表象性的多神论的,乃是一种信念;依赖性的“民众信仰”乃是对自我之贬低、奴役;只有建立在理性、真理基础上的信仰、自由的信仰、哲学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
评分##说人话的哲学家就是这么帅,谢林帅呆了,先刚老师的翻译也帅呆了????
评分##“如果一个国家是通过非形而上学的、单纯机械的方式而形成的,那么它的方向恰恰就是要消灭个体性。因此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各种事务的统治者和领导人都是一些最没有个性的人,是一些天资极为平庸、完全以机械的方式培养起来的人。”——谢林
评分##谢林祂不一般()
评分##谢林祂不一般()
评分##无论那种宗教,还是都要鼓励理性思维。
评分##信仰中之表象性的多神论的,乃是一种信念;依赖性的“民众信仰”乃是对自我之贬低、奴役;只有建立在理性、真理基础上的信仰、自由的信仰、哲学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