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富強

追尋富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斯蒂芬·哈爾西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 言 世界历史语境下的国家建构与帝国
第一章 欧洲列强的全球征服
第二章 对外贸易
第三章 财 富
第四章 官僚体制
第五章 枪 炮
第六章 交通运输
第七章 通 信
结 语 中国的国家建构(1850—1949)
注 释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6世紀後,歐洲列強倚仗航海大發現,憑藉工業革命帶來的先進科技,在世界各地擴張。20世紀初,歐洲殖民的觸手遍及全球各處,1914年,全球84.4%的土地都在歐洲人的統治之下。龐大如莫臥兒帝國,廣袤如非洲,都未能逃脫被殖民的命運,殖民勢力間的爭奪和英國的援助也沒能讓奧斯曼帝國保住領土。

在歐洲殖民的狂風暴雨中,中國卻仍然屹立,保有瞭最基本的獨立。如果經濟體量和列強爭奪都不能讓一國免遭殖民,那麼,是什麼讓中國在19世紀走上瞭不同於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發展道路?在哈爾西看來,是那個灰暗時代中人們對治國之道的探尋,是中國麵對威脅時求富求強、捍衛主權的創造力。

哈爾西從財政、貿易、海關、通信、航運等相關史料和地方誌中看到,在1850—1949年間,中國經過有意模仿和不斷嘗試,逐漸轉型為軍事-財政國傢,那是財富、官僚體製和槍炮的嶄新結閤。官員們增加稅收,擴大政府規模,建立起能夠舉全國之力的官僚體係,用西方的軍事技術裝備起新型軍隊,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秩序中捍衛主權。這些探尋僅讓中國在那個屈辱的世紀裏保有瞭最低限度的獨立,卻為後來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崛起埋下瞭伏筆。

名人推薦

★《追尋富強》這一傑作從新的角度考察瞭19世紀中期中國與西方列強的關係。人們通常認為麵對西方列強,當時的中國隻能消極地做齣迴應,但哈爾西采用包括地方誌在內的新材料,指齣這一觀點其實相當片麵。他認為,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都對國際局勢有深刻的瞭解,正因如此,他們發起瞭政治和行政改革,積極應對新的局麵。

——入江昭

哈佛大學曆史學係榮休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

★哈爾西在這本書裏做瞭個大膽的論斷:19世紀時,中國就已轉型為堪與歐洲現代民族國傢相提並論的軍事-財政國傢。近年來,許多美國學者都把中國放在歐洲對亞洲、非洲殖民的脈絡中考察,但近代中國並未完全淪為殖民地,哈爾西看到瞭其中的政治意義,對中國現代國傢的起源提齣瞭新的解釋。

——王國斌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曆史學係傑齣教授

《轉變的中國:曆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作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国家能力建构的角度讲现代国家的起源,整体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创新,多少有些以论代史的倾向,但有些提问题、看问题的新角度,比如不问“为什么是”,而问“为什么不是”,比如留意主权观念从无到有的成形过程,比如注意到条约条款落实的困难和背后原因,对交通通信的讨论也有其意义。译者替作者纠正了不少引用错误,注释和参考文献颇有价值。

评分

##视角、理论够“当下”,不过单案例本身会有selection bias。——至于削足适履这件事情,以及以比较视野、时空语境为名的“水”……好想知道当年同一panel上报告,和文凯有没有爽快地批过。。。。

评分

##军事—财政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枪炮、战舰等有形力量,还取决于对信息的快速获取。政府为了保家卫国,必须要和其外国对手一样迅速地搜集、组织和传播知识。如电报在战略情报竞争中增强了中国的实力,并有助于官方捍卫国家的“自主之权”。李鸿章经常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中国电报局的角色,他在应对日常问题的同时也在对中国治国之道的知识基础进行完善。在这一时期,官方虽然是在靠这项新技术搜集军事、外交和政治情报,但是对其商业用途也了然于心。他们鼓励中国商人收回国家自有之利权,与他们的西方对手进行商战。此外,电报还增强了总理衙门在帝国官僚体制中的重要性,使其变为一个接收、处理并传播战略知识的中心。最后,娴熟的外交技巧使中国没有按西方设定的方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全球信息秩序之中。

评分

##一种新思路

评分

##“在欧洲殖民的狂风暴雨中,中国却仍然屹立,保有了最基本的独立。如果经济体量和列强争夺都不能让一国免遭殖民,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在哈尔西看来,是那个灰暗时代中人们对治国之道的探寻,是中国面对威胁时求富求强、捍卫主权的创造力。”

评分

评分

##军事—财政国家是一个很有启发的视角,但在地方志中发现中还是粗略地描述了中国,其描述重点仍在晚清,而不是所谓的现代中国。而就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而言,这一点似乎已经够用,但就中国而言,现代国家在这里不如直接谈起源的问题。军事—财政国家的对应物是否是文化—政治国家?如果是这样,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文化—政治国家向军事—财政国家转型的过程呢?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