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的快樂學校-疏導孩子在校園中的煩惱
定價:18.00元
作者:陳曉霞
齣版社:四川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6481237
字數:
頁碼:9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該書針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綜閤因素,從孩子與自我、孩子與傢庭、孩子與學校三個方麵,係統地疏導瞭孩子們在心理成長過程中關鍵的三個方麵的睏惑。該叢書根據四川省12355青少年維權、心理谘詢熱綫以及四川省少先隊隊刊《少年時代》的品牌欄目——親子傢庭教育互動專欄“阿莫叔叔求助站”開辦15年以來收到的數韆封孩子的求助信為引子,約請專業的心理谘詢師、兒童文學作傢、少兒齣版人纔針對孩子們一緻、顯著的問題共同梳理完成。
內容提要
該書是一本親子共讀的傢庭教育的故事讀本,突破瞭過去傢庭教育類讀物麵孔比較呆闆的固定模式,既有生動有趣的童話,又有專傢分析解答,保證瞭書的可讀性。讓孩子在閱讀中得到心理疏導,讓傢長在閱讀中找到打開孩子心結的辦法,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
目錄
1. |一隻叫塔塔的小老鼠 n
2. 小烏鴉 n
3. 長耳兔和小壞熊 n
4. 綠翠榖的長鼻仙 n
5. 好想有一隻小強突然齣現 n
6. 把煩惱的事掛在樹上 n
7. 兩條小蛇 n
8. 山上來瞭隻大猩猩 n
9. 粉紅色的佳佳 n
10. 小豬羅裏的臭襪子 n
11. 帥氣的小石頭 n
12. 兩粒種子 n
13. 小灰兔桑瑞 n
14. 米果果的城堡
作者介紹
陳麗虹,女,教師,兒童文學作傢,廣西作傢協會會員 廣西作傢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十多年來,陳麗虹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瞭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為多傢報刊寫專欄。主編、主寫(閤)有《早起鳥——兒童自我保護故事》叢書,著有童話集《住在鳥窩裏的小魚》、《秀齣你自己》、《自然變變變》等。2006、2008年兩次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封麵的那種溫暖的色調吸引住瞭,那種柔和的米白配上跳躍的橙色,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很放鬆,不像有些教育類的書籍,封麵設計得過於嚴肅,讓人望而生畏。我原本還擔心這本書的內容會過於理論化,充滿瞭生硬的心理學術語,畢竟現在的傢長都渴望實用,不愛看空泛的理論。然而,翻開第一章我就徹底放心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貼近生活,她似乎真的走進瞭一間間教室,聆聽瞭每一個孩子在課間悄悄的耳語。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同伴壓力”的那一章,書中沒有直接給齣“要如何應對”的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幾個生動的小故事,展示瞭小明因為不閤群而感到沮喪,以及小紅為瞭融入一個圈子而做齣的委屈妥協。這些場景,我自己在教導侄子時都曾遇到過,卻苦於找不到恰當的引導詞。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提供的是一套觀察和傾聽的工具,而不是一套僵硬的規則。它鼓勵我們先看到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而不是急於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讀完這一段,我感覺自己對孩子的那種“不閤群”的標簽化認知,開始鬆動瞭,變得更具同理心。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管理孩子的書,更像是一本讓你重新認識“被管理”的那個個體的指南。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傳統書籍那樣把問題和解決方案並列放置,而是采用瞭“情境重現——情緒剖析——傢長視角轉換”的遞進模式。尤其是在處理孩子麵對考試失利時的那種焦慮感時,作者沒有用大段的篇幅去談什麼“成長型思維”,而是用瞭大量的篇幅去描繪那種失落、自我懷疑的情緒是如何在孩子心裏發酵的。有一個細節我特彆喜歡,作者提到,當孩子考砸瞭,很多傢長第一反應是“下次努力”,但這四個字對孩子來說,可能意味著“你現在不夠努力”的指責。書裏推薦瞭一個替代性的迴應:“我看到你現在有點難過/生氣,沒關係,我們先一起把這件事放一放,等你準備好瞭我們再看看哪裏可以調整。”這種由“解決問題”到“接納情緒”的優先級的轉變,對我觸動很大。我過去總覺得,作為傢長,我的核心任務是幫孩子掃清障礙、解決問題,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障礙麵前,首先要做的,是陪他一起麵對那個感到無助的自己。這種由內而外的梳理,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育兒輔導手冊,它更像是一本心靈成長的墊腳石。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質地非常清澈,沒有絲毫矯飾,讀起來有一種很乾淨的呼吸感。我感覺作者是一位非常耐心的觀察者,她似乎擁有“慢下來”的能力,能夠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校園情緒信號。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沉默”的解讀。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如何將內心翻湧的感受用語言組織起來。書中舉例說,一個孩子在日記裏畫瞭一個被睏住的、隻有一半的小人,這種非語言的錶達,往往比直接的哭訴更有衝擊力。作者引導傢長去解讀這種“符號語言”,去理解那些藏在沉默背後的巨大能量。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視角,我過去常常因為孩子不開口說話而感到焦慮,總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溝通工作。現在我明白瞭,也許我需要做的不是“逼迫”他開口,而是先學會“閱讀”他沉默的語言。這種對孩子內在世界的深度挖掘和尊重,讓這本書讀起來非常厚重,雖然文字不長,但每一句話都像是被仔細打磨過的,充滿瞭力量感和智慧。
评分我嚮來對那些“一本書走天下”的萬能手冊抱持懷疑態度,因為每個孩子的“煩惱”都是獨一無二的,環境因素的復雜性決定瞭任何單一的解決方案都可能失效。然而,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引導”。它沒有給齣明確的“公式”,比如“遇到A情況,就說B話”。相反,它提供瞭一種“工具箱”的思路。比如,在探討校園欺淩問題時,它首先分析瞭施暴者、受害者以及旁觀者各自的心理動機和情境壓力,然後纔引導傢長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找到最適閤他個性的反製或應對策略。這種策略的多樣性,讓我在閱讀時總是在不斷地自我提問:“如果發生在我孩子身上,我會怎麼做?”這種主動的參與感,遠比被動接受信息來得深刻。特彆是關於“友誼的保質期”那一章節,作者細膩地描述瞭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友誼的需求變化,從形影不離到各自發展,如何平穩地度過這種“關係斷裂期”,書中給齣的建議充滿瞭對成長期個體差異的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維係關係”。
评分整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賦權”。它不是一本把傢長塑造成全知全能的“超級英雄”的指南,而是一本幫助傢長將“解決者”的角色,逐漸過渡為“陪伴者”和“引導者”的書。在處理諸如“被孤立感”或“學習興趣下降”這類長期性、非突發性的煩惱時,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齣來瞭。它強調的是建立一個安全的、允許犯錯的傢庭環境,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在學校遭遇什麼,傢裏永遠是一個可以卸下所有僞裝和盔甲的安全港灣。書中關於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部分也很有見地,它沒有鼓動傢長去“對抗”學校,而是提供瞭一套如何建立“閤作聯盟”的溝通模闆,核心在於將關注點從“指責”轉移到“共同支持孩子成長”上來。這種成熟、穩健的視角,讓我感到非常踏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一聽到孩子有煩惱就立刻衝到前綫“戰鬥”的父母,而是變成瞭一個更懂得後退一步,給予孩子空間去自我探索和成長的夥伴。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疏導”,而不是“堵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