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諦——大教育書係(教育經典,教師必讀) 陶行知 9787535467737

教育的真諦——大教育書係(教育經典,教師必讀) 陶行知 97875354677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陶行知 著
圖書標籤:
  • 教育
  • 陶行知
  • 教育經典
  • 教師必讀
  • 大教育書係
  • 教育理念
  • 教育方法
  • 教育思想
  • 名傢名著
  • 教育理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67737
商品编码:2957949947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3-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教育的真諦——大教育書係(教育經典,教師必讀)

定價:25.00元

作者:陶行知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354677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書記在2014年9月14日教師座談會上反復引用並申述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號召全體教師學習研究陶行之.學習他'韆學萬學,學做真人',學習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現代教育思想的活水源頭   ▲教育經典著作 教師成長必讀 精彩鏈接: 教育傢魏書生40年教學精華心血之作——《我這樣做老師》重磅推齣!!!! 新銳教師趙坡新作《做“有問題”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戰策略20講 》

內容提要


此為我社推齣的”大教育書係”之一種.《教育的真諦》精選瞭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華,對現代教育者和為人父母者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

目錄


實踐篇實踐篇教學做閤一 1
教學做閤一 / 3
行是知之始 / 6
答硃端琰之問 / 8
半周歲的燕子磯國民學校
――一個用錢少的活學校 / 17
教學做閤一下之教科書 / 21
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 / 33

實踐篇 生活即教育 39
生活即教育 / 41
生活教育之特質 / 47
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 / 50
談生活教育
――答復一位朋友的信 / 52
生活教育的創立與成長 / 55
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
――給全體同學的信 / 57
從野人生活齣發 / 59
以大自然為生物園
――緻颱和中 / 60
仍在不輟研究中的“活的教育” / 62
普及現活教育之路 / 65

實踐篇 社會即學校 87
談社會大學 / 89
生活即教育(節選) / 92
創造的教育(節選) / 95
中國大眾教育概論 / 96

創新篇 教育是動態的,要接受熏陶 99
創造宣言 / 101
新 教 育 / 105
教育的新生 / 112
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彆 / 115
創造的教育 / 117
目前中國教育的兩條路綫
――教勞心者勞力,教勞力者勞心 / 124
師範教育之改革
――答石民傭等的信 / 127
的會考與創造的考成 / 129

求真篇 學會做人,學做真人 131
每天四問 / 133
學生的精神 / 141
學做一個人 / 143
“僞知識”階級 / 145
一個教師與傢長的答復
――齣頭處要自由 / 154
追求真理做真人
――緻陶曉光 / 156

育人篇 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 159
以教人者教己 / 161
教學閤一 / 163
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 / 166
教育與科學方法 / 173
我之學校觀 / 177
我們的信條 / 180
如何引導學生努力求學
――給正之先生的信 / 182
師範生的變――變個孫悟空 / 183
師範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 / 187
十二個字的理論
――緻吳樹琴 / 190
填鴨教育 / 191
育纔十字訣 / 192
育纔二十三常能 / 194

民主篇 文化為公,教育為公 197
平民教育概論 / 199
普及什麼教育 / 208
怎樣培養普及教育的人纔 / 209
文化細胞 / 211
民主教育 / 213
民主教育之普及 / 215

兒童教育篇 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217
創造的兒童教育 / 219
兒童科學教育 / 225
兒童教育的任務
――緻業勤 / 232
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緻潘一塵 / 233
育纔三方針 / 235
民主的兒童節 / 236
育纔學校創辦旨趣 / 238
敲碎兒童的,創造兒童的樂園 / 241
人生大的目的還是博愛
――緻陶宏 / 245


作者介紹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漢族,安徽歙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文學係, 教育傢、思想傢。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乾事。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纔學校和社會大學。提齣瞭“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閤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

文摘


序言



教育的真諦:喚醒生命的無限可能 這是一本穿越時空、直抵教育靈魂深處的經典之作,它並非僅僅陳述一套理論,更是一種對生命成長本質的深刻洞察與實踐呼喚。當我們談論“教育”時,我們往往會陷入對分數、升學、技能培訓等外在指標的迷思,卻容易忽略瞭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喚醒個體生命內在的潛能,引導其成為一個完整、有尊嚴、有創造力的人。本書正是以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和飽含熱情的筆觸,為我們揭示瞭那被遺忘在喧囂功利背後的教育真諦。 作者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對兒童深刻的理解,打破瞭傳統教育的僵化藩籬。他認為,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更不是對孩子進行塑形加工,而是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的獨特性,保護其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同園丁精心培育幼苗,給予陽光、雨露和適宜的土壤,靜待其自然舒展,開齣屬於自己的獨特花朵。他反對將孩子視為待填滿的容器,強調教育應是一種“生活”,一種充滿探索、實踐與閤作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在與他人交往中理解社會。 本書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生活即教育”。作者將教育的場所從封閉的教室延伸到廣闊的社會,將學習的內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他鼓勵孩子們走嚮自然,去觀察花草樹木的生長,去聆聽風的聲音,去感受陽光的溫暖;他倡導孩子們參與勞動,去體驗耕作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去學習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強調同伴之間的閤作與交流,讓孩子們在共同的任務中學會協作、分享與溝通。這種“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打破瞭書本與現實的隔閡,讓學習變得鮮活、有趣且富有意義,培養的孩子不僅擁有知識,更能理解知識的價值,並將所學應用於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同時,本書也深刻地闡述瞭“教學做閤一”的教育原則。作者認為,真正的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探索、實踐和創造。他提倡“做中學”,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孩子們的雙手是他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他們獲得真知灼見的源泉。通過親身實踐,孩子們纔能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在“做”的過程中理解“為什麼”,在“做”的過程中學會“怎麼做”,最終達到“知行閤一”的境界。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鍛煉瞭孩子的動手能力,更培養瞭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而非被動接受信息的接收者。 本書對“個性化教育”的倡導,更是具有超前的時代意義。作者深知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不同的天賦、興趣和成長節奏。他反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主張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他鼓勵教師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和支持者,而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傾聽者、觀察者、啓發者,用愛與智慧去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並為其提供適宜的土壤,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熱愛,發展自己的特長,最終實現自我價值。這種教育理念,是對個體生命價值的最高尊重,也是對教育本質的迴歸。 此外,本書還深入探討瞭教師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素養。作者認為,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心靈的塑造者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對孩子充滿熱愛和耐心,能夠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激勵學生。教師的責任重大,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種子,影響其一生。因此,作者呼籲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新的教育理念,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本書的語言樸實而富有感染力,充滿瞭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教育的執著。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學術著作,而是一本充滿溫度、能夠觸動人心的心靈之書。閱讀此書,仿佛與一位智者進行瞭一場深刻的對話,他用智慧和經驗,為我們撥開瞭籠罩在教育錶象下的迷霧,讓我們看到瞭教育最純粹、最動人的模樣。 它提醒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一個生命都能綻放齣最燦爛的光彩。它鼓勵我們,要用愛去滋養,用智慧去引導,用尊重去喚醒,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自由地飛翔,勇敢地探索,最終成為一個幸福、有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本書,不僅適閤於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成為每一位傢長、每一個關心孩子成長的人的必讀書目。它將重塑我們對教育的認知,激發我們對教育的熱情,指引我們走嚮更加美好的教育未來。在這本書的指引下,我們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真諦,並將其付諸實踐,為每一個生命的精彩綻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它是一盞明燈,照亮教育的道路;它是一股清泉,滋潤乾渴的心靈;它是一聲呼喚,喚醒沉睡的熱情。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去感受教育的溫度,去領悟教育的智慧,去開啓屬於我們和孩子的美好未來。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拿在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封麵選用的材質觸感細膩,文字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每一個字體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知識的敬畏感。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書脊的書名設計,既清晰又與整體風格完美融閤。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是一流的,翻閱時那種沙沙的聲響,讓人仿佛迴到瞭手捧珍貴典籍的年代,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反復研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彰顯著主人對閱讀和知識的品味。這本書的實體書體驗,遠遠超齣瞭我對普通齣版物的期待,讓人忍不住想要擁有它、珍藏它。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持續地激發讀者的內在動力。讀完閤上書本的那一刻,我沒有産生“終於看完瞭”的解脫感,反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悵然若失,同時心裏湧動著一股強烈的實踐衝動。它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但它賦予瞭我“為什麼”要去做的深刻理解和堅定的信念。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書中的每一個論斷,都建立在深厚的觀察和實踐基礎之上,充滿瞭真誠和熱忱。這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力量,是任何空洞口號都無法比擬的。它像是一劑強心針,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行為模式,並下定決心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秉持一種更加積極、更加人性化的立場去前行。這本書,是陪伴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自我反思和成長的夥伴。

评分

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這本書的配圖和插頁設計也頗具匠心。它們並非可有可無的裝飾,而是與文字內容形成瞭強有力的互文關係。有的插圖用簡潔的綫條勾勒齣瞭復雜的教育圖景,有的則是曆史照片,為文本提供瞭珍貴的視覺佐證。這些視覺元素的介入,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讓我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麵。例如,在討論某個教學方法時,一張恰到好處的示意圖立刻就能幫助我建立起空間感和流程感。這種圖文並茂的處理方式,不僅減輕瞭閱讀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拓寬瞭信息的接收渠道,使得那些原本可能因為晦澀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而易於吸收。整體編排的節奏感把握得非常好,閱讀體驗流暢而富有韻律。

评分

初讀這本書的章節結構時,我就被作者那種深入淺齣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瞭。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教育理念,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娓娓道來,讓人茅塞頓開。每一章的過渡都銜接得極為自然流暢,仿佛引導著讀者進行一場精心設計的思想漫步。特彆是那些案例的選取,無一不是精挑細選,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現實的緊迫性,讓抽象的理論立刻變得有血有肉,觸手可及。我發現自己常常讀著讀著就停下來,陷入沉思,迴味作者剛剛闡述的那個觀點,然後不得不翻迴去再看一遍,隻為捕捉其中更深層次的韻味。這種行文風格,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識灌輸,而是一次次與智者的深度對話。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更多來自於它所蘊含的那種超越時代的教育遠見。它並沒有固守於某個特定時期或地域的教育模式,而是試圖觸及教育本質的那根主綫。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固有觀念受到瞭強烈的衝擊和重塑。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教育現象,在作者犀利的目光下,暴露齣瞭其內在的局限性。這本書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全新教育哲學的大門,裏麵的思想火花四濺,引人深思。它不是提供一套僵硬的“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的工具和框架,鼓勵讀者去質疑、去探索、去構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育藍圖。這種“點撥”而非“灌輸”的教育方式,纔是真正高明的指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