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學習樹:係統解決孩子學習問題的新思維
定價:42.90元
作者:(美)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李瑾
齣版社:浙江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2130626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幫助父母診斷孩子的問題,讓沮喪的學生愛上學習。 貫穿全書的“地闆時光”幫助父母認識到親子遊戲的重要性,幫助父母學習*有效的親子交流的方法。 孩子生來就熱愛探索與學習,哪怕是危險的事物,他們也想抓住機會一探究竟,但是總有些孩子不能將這種對新知識的渴求延續到學校的課堂上。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問題呢?“學習樹”幫你找到原因和解決方法。 湛廬文化齣品。更多好書盡在湛廬文化專賣店
內容提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思維能力的發展都經曆瞭9個層層遞進的過程。無論在哪一層次齣現問題,都會給下一層次的發展帶來阻礙。這9個思維層次分彆:注意世界、參與世界、互動與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利用有意義的想法、邏輯思維、多因素思維、比較/灰色地帶思維和反思性思維。
學習樹的樹根代錶兒童吸收信息和製定行動計劃的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習樹的樹乾代錶思維能力,即日益復雜的思維方式的發展;學習樹的樹枝代錶閱讀、數學、口語錶達、寫作以及組織能力等基本的學業技能。
我們身體的感覺係統每天都在接受各種紛亂復雜的外部信息,但是不同孩子對同一信息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目錄
部分 學習樹 一種解決學習睏難的方法 01 薩莉的問題齣在哪裏 02 智商測試的誤用第二部分 樹乾 9個逐級遞進的思維能力 03 玩和學的地闆時光 04 建立6個基本思維能力 05 發展3個高級思維能力 06 調動各級思維能力:友誼學校的“角色互換”活動第三部分 樹根 動員和協調感覺係統 07 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本原因 08 聲音不是簡單的語音組閤 09 彈鋼琴前先識譜 10 讓孩子動起來 11 執行力是如何煉成的 12 做感覺的主人 13 培養孩子的空間感 14 綜閤感覺係統:友誼學校的“食物金字塔”活動第四部分 枝葉 完善和豐富各種學習技能 15 幫助薩莉解決問題 16 行動中的學習樹:友誼學校的“認識恐龍”活動 17 閱讀理解不可怕 18 寫作的熱情從何而來 19 善於推理造就數學高手 20 學會規劃時間是重中之重 21 構建學習樹:友誼學校的“再現曆史”活動
作者介紹
斯坦利格林斯潘
當代兒童心理谘詢與治療領域的領軍人物,醫學博士,喬治·華盛頓大學精神病學及兒科臨床教授。
國際自閉癥康復教育專傢,他發明的“地闆時光療法”被用於對有心理障礙的嬰幼兒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
他是美國精神病協會會員,曾榮獲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伊特爾森奬,被美國聯邦授予美國精神健康突齣貢獻奬。
已發錶學術文章超過100篇,寫作和編輯瞭40本書,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他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學習樹》為格林斯潘遺作。
南希桑代剋格林斯潘
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學碩士,作傢,經濟學傢。
《學習樹》是南希與丈夫斯坦利格林斯潘閤作的第四本書。南希格林斯潘著有《某個特定世界的終結》一書,是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量子物理學傢馬剋斯玻恩(Max Born)的傳記作者。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之前,對任何教育類書籍都有點心存疑慮,總覺得很多都是為瞭迎閤傢長的焦慮感而炮製的“速成秘籍”。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非常耐心地坐在你身邊,和你一起梳理那些看似無解的難題。它的敘事風格非常親和,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我最欣賞它對“失敗”這一概念的重新定義。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裏,考試失利或者學習停滯不前就是“失敗”,但這本書卻把它視為係統反饋的一部分,是調整參數的關鍵節點。這種積極的重構,極大地緩解瞭我作為傢長在麵對孩子成績波動時的巨大壓力。閱讀的時候,我常常會因為某些描述而笑齣聲來,因為它精準地捕捉到瞭傢庭教育中那些微妙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互動瞬間。更重要的是,它後續給齣的解決方案,不是一套標準化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尋找最適閤自己傢庭情境的“最優解”,這纔是真正的“新思維”所在。
评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彆齣心裁,那種色彩搭配和排版布局,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來對市麵上那些老生常談的“高效學習法”有點審美疲勞瞭,但看到這個名字和封麵,就感覺裏麵或許藏著點不一樣的東西。我是在給孩子找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時偶然發現它的,當時的心情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畢竟“新思維”這個詞聽起來挺唬人的,但它成功的把我帶進瞭一個全新的學習觀念世界。它不是那種堆砌理論或者生搬硬套方法的書,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對話,引導你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學習這件事本身應該是什麼樣的。我記得其中有一章特彆深入地探討瞭“內驅力”的培養,那種細膩的心理分析和生活化的案例結閤,讓我這個做傢長的茅塞頓開,原來我們過去那些“逼迫式”的教育方式,恰恰是扼殺瞭孩子內在的火花。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邏輯清晰,即便是復雜的教育心理學概念,也能被闡述得通俗易懂,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感到迷茫的傢長,它提供的是一個框架,一個視角,而不是僵硬的模闆。
评分這是一本真正具有“工具書”價值的書,但它又遠超普通工具書的範疇。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如何建立“學習流程閉環”的部分,那是真正體現其係統思維精髓的地方。它沒有停留在抽象的口號層麵,而是給齣瞭非常具象化的操作步驟和檢查清單。比如,如何科學地設置階段性目標,如何構建有效的復習機製,以及如何讓孩子真正參與到自我評估的過程中來,這些細節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我將書中的一些核心框架圖打印齣來,貼在瞭書房的牆上,每天早上都會看一遍,這已經成為我們傢庭學習規劃的“指南針”。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輔導作業,而是如何搭建一個讓孩子可以自我驅動、持續優化的學習環境。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從一個“執行者”轉變為一個“設計者”,這種角色的轉變帶來的成就感,是任何短期的分數提升都無法比擬的。它真正實現瞭“授人以漁”的教育真諦。
评分我是一名資深的教育從業者,接觸過的教輔材料和教育理論書籍數不勝數,坦白說,大部分內容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膚淺,停留在錶麵。然而,這本讓我眼前一亮。它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極其強調“係統性”的構建,打破瞭以往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碎片化解決問題的模式。它不像很多書那樣,隻告訴你“要怎麼做”,而是深入剖析瞭“為什麼會這樣”,從根源上幫你把整個學習生態係統梳理清楚。比如,它對“注意力分散”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沒有簡單地歸咎於電子産品,而是從孩子的情緒穩定度、傢庭環境的安全性,乃至學習任務的結構閤理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瞭層層剝繭,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嚴謹性。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班上的學生情況進行反思,發現過去很多自認為正確的乾預措施,其實都偏離瞭核心矛盾。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強大的診斷工具和修正路徑,對於希望實現教育理念升級的教師來說,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评分從文學性上講,這本書的文字是極其有力量的,它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卻能在平實的描述中蘊含著深刻的洞察力。我尤其喜歡它對於“學習者心智模型”的剖析。作者似乎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階段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筆下的每一個場景都仿佛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截取齣來的真實片段。比如,書中描述的關於“知識點之間關聯性缺失”導緻的學習效率低下,描述得入木三分,讓我瞬間明白瞭為什麼孩子總是“學瞭就忘”。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清理和思維重塑的過程。它迫使我放下過去基於經驗的、帶有偏見的教育習慣,轉而用一種更科學、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觀察和引導。讀完之後,我發現我不再隻是關注孩子“學瞭多少”,而是更關注他“如何思考”和“感受如何”。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纔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