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為5歲孩子必做的59件事
定價:32.00元
售價:23.4元,便宜8.6元,摺扣73
作者:韓國《檸檬樹》編輯部著,楊俊娟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11007319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為獨特的創作過程、*聚人氣的媽媽指南——6476位新手媽媽提齣實際睏惑,403位育兒專傢谘詢解答,507位高手媽媽分享育兒真經,11位專傢精心審訂。六大部分:健康、習慣、認知、社交、教育及父母職責——全方位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特彆專題:媽媽必知,讀懂你的孩子——402項各月齡孩子的育兒重點。特彆版塊:細心的媽媽,健康的寶寶——282條一看就能用得上的小貼士。彆欄目:每個人物背後,都有的父母——27則名人成長親子小故事。
在孩子身上,每一種纔能都如同寶石一樣熠熠閃光。父母的責任就是發現並培養孩子的纔能。每個孩子都會有一項自己擅長的事情:歌聲動聽、運動能力發達、能夠畫齣讓畢加索驚訝的圖畫、語言發育神速、小小年紀已經像個演說傢……發現孩子纔能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認真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為瞭孩子必做的事”係列叢書是一套按年齡段編寫的育兒書,專為年輕媽媽,特彆是80後新手媽媽量身定製。《為5歲孩子必做的59件事》是該套叢書中的一本,主要介紹瞭孩子的健康問題,如身高、視力、換牙;教育,如怎樣學習文字、數學、英語;生活習慣,如一個人睡覺、如何使用筷子;認知能力,如交通安全、怎樣提高記憶力;生活習慣、社交能力及父母職責等。並附有各月齡(49~60個月)的正常發育指標,一看就用得上的50餘條實用小貼士,及名人成長親子小故事。為5歲孩子媽媽提供瞭實用又知性的育兒知識。
專傢顧問委員會
高西煥曾擔任韓國順天鄉大學和韓國成均館大學的客座教授,是兒童肥胖癥領域的專傢,在傢庭製作幼兒輔食方麵也頗有建樹。目前獨立經營一傢兒科診所。
金英勛畢業於韓國議天主教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在美國貝勒大學進修兒科和小兒神經科,是韓國*秀的小兒科專傢。目前擔任韓國議天主教大學醫學院附屬聖母醫院的副院長。
金仁京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政治外交係,在美國特洛伊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兒童英語教育工作,同時擔任韓國首爾小學英語研討班的培訓講師以及韓國蔚山大學的英語培訓講師。
文美熙妊娠心理專傢,曾在韓國首爾大學小兒精神係進修,目前擔任韓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文美熙在兒童心理與傢庭教養方麵有獨到的見解。
徐賢珠SUKSUK網站的創辦人。網站主要服務對象是對兒童英語教育感興趣的父母,目前已擁有大約30萬名會員。徐賢珠的不少著作都是受到廣泛歡迎的暢銷書。
孫碩漢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醫學係,獲得博士學位。曾就職於韓國多傢醫院小兒精神科。目前於韓國延世神經科附屬小兒青少年神經科醫院就職,緻力於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研究。
孫洪民曾在韓國淑明女子大學、韓國首爾女子大學、韓國廣播通信大學教授幼兒美術。創辦瞭韓國兒童美術教育研究所。在進行兒童美術指導的同時,還承擔著電視颱教育頻道的兒童美術節目錄製工作。
申東吉兒科專傢。畢業於韓國慶熙大學中醫係,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擔任韓國好的兒科中醫院——韓國束草涵小兒中醫院院長,從事兒童消化與發育方麵的研究。
李仁實育兒專傢,曾擔任韓國女性職場幼兒園以及韓國三星幼兒園的院長,並兼任網絡學校韓國三六大學的幼兒教育係教授。他還憑藉在實踐中積纍的寶貴經驗,創辦瞭專門服務於嬰幼兒的教育機構。
玄順英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特殊教育係和韓國東大學院特殊教育係。在韓國聖母醫院語言治療室、韓國紅十字會語言治療室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同時,還擔任電視颱教育頻道和文化頻道幼兒節目的顧問。目前擔任李路達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
黃京淑圖書研究專傢、插圖畫傢。曾為《大英百科全書·韓國部分》和《大英百科全書·兒童圖書館》執筆,還曾在《檸檬樹》和《東亞日報》連載作品。長期在育兒專業網站《小書房》欄目中連載書評。
作為一個對孩子的早期閱讀和認知發展特彆關注的傢長,我特彆留意瞭書中關於“語言能力培養”和“邏輯思維啓濛”的那幾章內容。很多育兒書籍往往把重點放在瞭早期的識字和算術上,但這本書的側重點顯然更深一層,它似乎在引導我們如何創造一個有利於孩子深度思考的環境。我注意到作者推薦瞭一些非常巧妙的親子對話技巧,比如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為什麼”的追問,以及如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件激發他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比如書中提到的一段關於“區分想象和現實”的描述,方法非常巧妙,既保護瞭孩子的想象力,又幫助他們建立瞭基本的判斷能力,這一點在五歲的孩子身上尤其關鍵,因為他們正處於天馬行空的階段。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兩個小方法運用到瞭我們傢晚飯後的交流中,效果立竿見影,孩子參與討論的熱情明顯高漲瞭許多,不再隻是敷衍地迴答“是”或“不是”。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的不是“做什麼”的清單,而是“怎麼想”的方法論,它在教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更敏銳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去捕捉孩子每一個閃光的瞬間。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買過一些號稱“全能”的育兒書,結果發現它們要麼過於關注“智力開發”,要麼就是一味強調“情商培養”,內容往往顯得片麵。但這本書的平衡性做得極其齣色,它讓我感受到瞭一種全麵的關懷。我尤其欣賞它對“情緒管理”和“社會化技能”的處理方式。它沒有將這些內容視為額外的“課程”,而是有機地融入瞭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如何處理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或者如何錶達自己“生氣瞭”而不需要大喊大叫。書中有一處關於“共情練習”的描述,它建議傢長和孩子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體驗他人的感受,這個場景設計得非常貼閤五歲孩子的認知水平,既安全又富有教育意義。這說明作者對五歲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有著非常紮實的瞭解,所有的建議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兒童發展階段的深刻理解之上的。讀完這部分內容,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幫助我重新定義瞭“成功教育”,它不僅僅是讓孩子學得多會得多,更是讓他們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世界和諧共存。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文字排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育兒書常見的嚴肅刻闆的風格,而是透著一股輕鬆活潑的氣息,仿佛在邀請傢長們放下焦慮,輕鬆地和孩子一起探索成長的樂趣。打開內頁,我發現作者在敘述問題時,非常注重代入感,仿佛旁邊就坐著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鄰傢阿姨在分享她的育兒心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傢說教。閱讀體驗極其流暢,那些原本可能讓人感到晦澀的教育心理學概念,都被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巧妙地串聯起來。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規則建立”那一部分的闡述,它沒有簡單粗暴地要求傢長“管住”孩子,而是深入剖析瞭孩子為什麼需要規則,以及如何通過互動和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自願接受這些界限。這種將“要求”轉化為“閤作”的思路,對我觸動很大。我常常在想,如何纔能讓教育變得有趣而不是充滿對抗,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很好的範本。它強調的不是技能的灌輸,而是內在驅動力的激發,這一點,我認為是未來教育的核心所在。從目錄就能看齣,它涵蓋的範圍很廣,但敘述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
评分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找尋一些實操性的“乾貨”,但閱讀過程中,我收獲的遠不止於此,它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安全感”。在育兒的道路上,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我懷疑和外界的比較。這本書的基調非常積極且具有建設性,它不斷地在提醒傢長: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要被外部標準裹挾。它用一種非常溫暖的口吻,去撫慰那些因為孩子“還沒學會XX”而焦慮不安的父母。我特彆喜歡它對“培養終身學習的熱情”這部分的論述,它沒有用高深的詞匯,而是迴歸到瞭最簡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書中很多關於戶外活動和親近自然的建議,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不再局限於室內遊戲和電子設備。它似乎在鼓勵我們迴歸生活本身,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為教育的契機。總而言之,這本書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工具箱”,裏麵裝的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充滿溫度的智慧,它讓我更有信心去迎接孩子未來幾年的成長挑戰,因為我知道,我不再是一個人摸著石頭過河。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做傢長的注意力。說實話,現在市麵上的育兒書實在太多瞭,看得人眼花繚亂,很多都說得天花亂墜,結果真正用起來卻發現各種水土不服。我特彆好奇這本書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視角。從書名來看,它似乎提供瞭一個非常具體的行動指南,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直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關注的那些“關鍵點”。我希望它能幫我梳理一下,在孩子五歲這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哪些“不容錯過”。畢竟五歲是一個過渡期,孩子開始展現齣強烈的獨立意識,也麵臨著幼小銜接的挑戰,這時候的引導至關重要。我期待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條,而是一種充滿智慧和靈活性的建議,能夠融入我們傢庭的實際情況,真正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習慣。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小活動或者小測試,那就更棒瞭,能讓我立刻上手嘗試,而不是讀完就束之高閣。 這種“必做”的字眼,帶著一種緊迫感和重要性,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深思熟慮、提煉精粹的,而不是隨便湊數的篇幅堆砌。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定義這“59件”重要之事的,以及這些事情背後的教育理念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