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國傢形成

戰爭與國傢形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許田波 (Victoria Tin-bor Hui)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译者序/Ⅰ
中文版前言/ⅩⅢ
致谢/ⅩⅦ
第一章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1
案例/333
研究方法/6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的基本架构/8
国际政治的动力学/18
国家形成的动力学/29
自强型改革对自弱型权宜措施/38
“替代性”解释/39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动力学/53
制衡逻辑的早期胜利(公元前656—前284年)/54
秦国的崛起及统一(公元前356—前221年)/60
超越均势/63
克服扩张成本的上升/72
发动最后的统一战争/85
为什么秦国能制定更明智的策略/86
小结/90
第三章反思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动力学/104
两弱的平衡:自弱的法国与自弱的哈布斯堡帝国(1495—1659年)/106
强弱的竞争:自弱的法国与自强的英国(1661—1715年)/114
霸业在望:大革命及拿破仑时期自强的法国/119
初始状况与客观环境/129
近代早期欧洲的自强型改革诸模式/132
比较战争的强度/137
哪个体系更霍布斯化和马基雅弗利化/141
“替代性”解释/143
小结/148
第四章国家形成和转型的动力学/161
国家形成的制衡逻辑/162
自强型改革、国家形成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制型政府/167
自弱型权宜措施、国家畸形化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宪政政府/174
初始状况与客观环境/178
国家形成与国家力量的差异/186
秦朝的崩溃和汉朝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192
第五章结论与意义/212
国际政治和国家形成动力学的再结合/212
后拿破仑时代世界政治的转型/217
附录一近代早期欧洲(1495—1815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224
附录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前221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228
附录三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的操作标准/238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的计入与排除/238
对有大国卷入的战争的确认/240
大国地位的确认/241
参战国的确定/244
战争发动者、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确定/245
附录四中国历史年表/248
参考文献/25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春鞦戰國時代的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發展在很多方麵有著相似性。為什麼歐洲在發展中形成瞭一個多國平衡的局麵,而中國卻走嚮瞭統一。本書通過比較東西方兩個相似曆史時段,即秦國統一前的春鞦戰國時期和拿破侖徵服歐洲失敗前的時期,提齣瞭一個關於世界政治的動態理論,分彆利用古代中國和近代早期歐洲的曆史檢驗瞭動態理論,集中關注瞭該理論對國傢形成的意義,強調瞭國際關係學與比較政治學的不可分割,並從動態理論的角度對世界政治轉型進行瞭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1环境上,早期西方国家难以齐编底层、直接从农民泵取利益。主体上,商业总叫团体又有相当发展。互动上,战争压力烈度不足。最终政府从商业团体获取资源更具吸引力-自弱型而非自强型改革被选。2春秋战国时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相似,存在一多国体系,但各国国内主体更简单无商业总叫等势力,无殖民地资源,政府一支独大。欧洲各国想兼并时社会势力个体意识均已形成均势:农民有贵族覆盖,商业团体有有自保能力,政府难以独木。3政府社会个体,大脑器官细胞?国界形成、国家出现和细胞膜出现、细胞形成。人预期能力之特殊性。4秦统一是克服重重困难动用大量升级版手段才险胜,春秋战国统一并非命定。秦国是借鉴者而非创新者,后来居上。早期欧洲国家在自强型改革阴谋诡计野蛮战术等均不够卖力,未能克服均势机制扩张成本地理障碍,化学反应偏弱练蛊失败。

评分

##读之前以为是一本历史书,结果太政治了。可能是我不太行,所以还是不太能读这种理论模型很优秀的书。但是有些看法确实挺有意思(不过最近选择不再相信比较的研究)

评分

##以沃尔兹作为批判的焦点,反对欧洲中心论的理论话语霸权,从历史社会学的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但是毕竟是十几年前的研究,局限性还是很大——但是是我写不出来的东西。

评分

##读之前以为是一本历史书,结果太政治了。可能是我不太行,所以还是不太能读这种理论模型很优秀的书。但是有些看法确实挺有意思(不过最近选择不再相信比较的研究)

评分

评分

##历史很简单,模型也很简单。所谓自强型改革和自弱型权宜策略在我看来在政策制定者那里都是一样的:都是病急乱投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严重的就是饮鸩止渴。比如认为包括秦国在内战国诸国实行的法家式改革是自强改革,但是在战国汉代儒家看来,那些霸道改革也是长远不利于国家的权宜策略。甚至商君本人都认为霸道“难以比德于殷周”。我认为作为本书基础的两种策略模式就不成立。

评分

##以沃尔兹作为批判的焦点,反对欧洲中心论的理论话语霸权,从历史社会学的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但是毕竟是十几年前的研究,局限性还是很大——但是是我写不出来的东西。

评分

##当普通社科书籍来看就还好,可作者是按学术论文的办法写的。当学术著作来看就差点意思。乘兴而至,败兴而归,乏善可陈。

评分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为什么欧洲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多国平衡的局面,而中国却走向了统一。本书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分别利用古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检验了动态理论,集中关注了该理论对国家形成的意义,强调了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不可分割,并从动态理论的角度对世界政治转型进行了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