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與私利之間的張力是一切政治共同體必然要麵對的核心問題,也是政治哲學傢建構理論需要麵對的議題。
《公益與私利:亞裏士多德實踐哲學研究》以“公與私”問題在古希臘政治哲學中的錶現為切入點,展示瞭高爾吉亞式的修辭術以及柏拉圖的立法學說,在解決公益與私利的張力上具有的價值和存在的睏境。在這一背景下,重點討論亞裏士多德如何在繼承與批判這兩種思想資源的基礎上,賦予修辭術閤法的地位,又通過一套關於幸福與德性的倫理學和基於倫理學的政治學,以一種動態的方式解決這個張力。這樣亞裏士多德就避免瞭修辭和法律的內在局限,並在修辭與立法之間建立瞭動態的良性循環,從而有效應對公益與私利之間隨時可能齣現的張力。對於古希臘哲學研究者與愛好者而言,本書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从政治修辞经由伦理学的理性说服到立法,之后修辞学又作为补充来弥补法律统治的缺陷”(修辞第二次回归时将更高级且不同于当时的雅典实践,法律也会因为新的情境而需要更新补充)的动态的循环系统是对政治事务中最大难题的完美解决。伦理与政治问题的不确定性要求任何政治共同体都必须保持开放的性质。
评分##准确的说,本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修辞、立法使城邦公民对公益与私利的追求统一。
评分##平正通达
评分很扎实也很有格局的一本书,相当靠谱,值得一读。(缺点是应该再写至少100页:P)
评分##好,特别好。第五章对辩证法的讨论于理论哲学也有很深刻的启发。 (一些非常不成熟、不负责任的想法) 这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在于对“古典”德性的解读。浸淫在中国思想界纷繁复杂的大师和神医之中,我们听过太多对古典德性的追思;其中佼佼者在于张扬古今之争中的“中国双赢”;这其上开出的最扭曲的花朵大概就是伪史之流。然而,假若我们真的如施特劳斯所说的把目光投向那“清新”的古典世界,被我们重新发现的“人”是作为现代性之源的那个“人”,而不是那个“中国人”,甚至不是超出历史世界的那个“人”。
评分##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从政治修辞经由伦理学的理性说服到立法,之后修辞学又作为补充来弥补法律统治的缺陷”(修辞第二次回归时将更高级且不同于当时的雅典实践,法律也会因为新的情境而需要更新补充)的动态的循环系统是对政治事务中最大难题的完美解决。伦理与政治问题的不确定性要求任何政治共同体都必须保持开放的性质。
评分##错别字含量有点高....
评分##准确的说,本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修辞、立法使城邦公民对公益与私利的追求统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