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知識分子

中世紀的知識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雅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1)
导论(1)
第一章12世纪:知识分子的诞生(6)
12世纪城市复兴与知识分子的诞生(6)
曾经存在一个加洛林文艺复兴吗?(9)
12世纪的现代性:古人与今人(14)
希腊阿拉伯文化的贡献(20)
翻译家(22)
巴黎:巴比伦还是耶路撒冷(32)
哥利亚德(37)
知识的漂泊(39)
道德沦丧(42)
对社会的批判(46)
阿贝拉尔(56)
爱洛依丝(60)
12世纪的女性与婚姻(64)
新的斗争(68)
圣贝尔纳与阿贝拉尔(71)
逻辑学家(74)
道德学家(74)
人文主义者(77)
沙特尔与沙特尔精神(79)
沙特尔的自然主义(84)
沙特尔的人文主义(87)
作为小宇宙的人(91)
工场与工匠(94)
形象(97)
影响(99)
脑力劳动者和城市工地(100)
研究与教学(103)
工具(104)
第二章13世纪:成熟期及其问题(106)
13世纪概况(106)
反对教会势力(108)
反对世俗势力(109)
罗马教廷的支持与操纵(112)
大学行会的内部冲突(115)
大学行会的构成(117)
学习的组织与安排(120)
大纲(122)
考试(123)
道德氛围与宗教氛围(126)
大学的虔信(128)
工具(131)
作为工具的书籍(132)
方法:经院哲学(136)
词汇(137)
辩证法(138)
权威(138)
理性:作为科学的神学(139)
练习:问询(Quaestio),辩论(Disputatio),
自由辩论(Quodlibet)(141)
矛盾:如何生活?靠工资还是靠教士
俸禄?(147)
修道士与在俗教士之间的争论(153)
经院哲学的矛盾:模仿古人的危险(164)
自然主义的诱惑(166)
信仰与理性之间的艰难平衡:亚里士
多德主义和阿威罗伊主义(170)
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关系(181)
理性与实践之间的关系(182)

第三章 从大学成员到人文主义者(187)
中世纪的衰落(187)
大学成员财产的变化(188)
通向世袭贵族之路(192)
学院和大学的贵族化(201)
经院哲学的演变(203)
理性与信仰的分离(204)
经验科学的局限(208)
反智主义(211)
大学的民族化:大学新的地理分布(217)
大学成员与政治(224)
所民族大学:布拉格大学(229)
巴黎:大学政治的伟大与弱点(231)
经院哲学的僵化(236)
大学成员接受人文主义的影响(240)
回归诗歌和神秘主义(247)
围绕亚里士多德:重返优美的语言(250)
贵族人文主义者(252)
回归乡村(257)
知识与教学之间的脱节(260)
参考文献(262)
索引(361)
大事年表(384)
译后记(39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知識分子”是一個現代詞,其內涵豐富而復雜。本書所說的“知識分子”,指的是中世紀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齣現的以思考和教授他們的思想為職業的人。該階層齣現於中世紀早期,在12世紀的城市學校中得到發展,從13世紀開始在大學中興盛。勒高夫從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麵考察瞭這些“販賣詞語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書建構瞭“一門中世紀知識分子的人類學”,一部“西方知識分子的曆史社會學導論”。

用户评价

评分

##极其浓缩,高山仰止。

评分

##第一次读勒高夫,能读懂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半,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非常有限。勒高夫似乎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外在的知识体系要怎样才能促进内在的知识跃升。大学当然有,从博洛尼亚大学时代开始,其实很多大学都已经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但是,教权的垄断和经院哲学的发达,其实也使得大学是一种非常保守主义的东西。如果没有日后种种复杂的变化,大学不会变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种大学。勒高夫还谈到知识分子究竟怎么理解自身的问题。现代知识是和城市紧密挂钩的,而知识分子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城里人”,其中以显著标志就是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劳动”。确实,现代大学的显著特征不是“闲暇”,而是“忙碌”,一切对大学的美好想象,恐怕都是比较晚起的产物吧?总而言之,读不懂的地方比读懂了的地方多。

评分

##戛然而止,不过瘾哇!

评分

##新译本

评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评分

##第一次读勒高夫,能读懂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半,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非常有限。勒高夫似乎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外在的知识体系要怎样才能促进内在的知识跃升。大学当然有,从博洛尼亚大学时代开始,其实很多大学都已经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但是,教权的垄断和经院哲学的发达,其实也使得大学是一种非常保守主义的东西。如果没有日后种种复杂的变化,大学不会变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种大学。勒高夫还谈到知识分子究竟怎么理解自身的问题。现代知识是和城市紧密挂钩的,而知识分子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城里人”,其中以显著标志就是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劳动”。确实,现代大学的显著特征不是“闲暇”,而是“忙碌”,一切对大学的美好想象,恐怕都是比较晚起的产物吧?总而言之,读不懂的地方比读懂了的地方多。

评分

##说一句很俗的评价,真是干货满满,什么叫信手拈来从心所欲我算是见到活的了——虽然勒高夫是死的了——参考书目有生之年能看个1/10我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评分

##地铁通勤读物。适合作为中世纪社会文化方面的入门读物,围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涉及的切面非常丰富,但是因为篇幅有限,各个角度又过于概括了,就像万花筒,稀碎且繁杂。最喜欢的是阿贝拉尔和爱洛依丝那两小节,因为聚焦的非常具体,读出了故事感十足的起伏与冲突。本书的语言很喜欢,非常简练,每个概括还是会有出处及论据。本书不以深刻取胜,难在面对这么大的话题,如何拣选陈列角度

评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