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及其不滿

現代性及其不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史蒂文·史密斯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 录
前 言 / i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 1 章 现代性问题
作为永久革命的现代性
启蒙辩证法
资产阶级问题
现代性及其二重身
第二部分 现代性
第 2 章 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与易变的自我
历史学家、喜剧作家以及悲剧作家
卢克莱提娅和卢克莱齐娅
阴谋
马基雅维利,女权主义者?
结论
第 3 章 勒内•笛卡尔的典范人生
为何写作《谈谈方法》?
哲学家的教育
对认识的变革
临时的道德准则
“真正的人”
“主宰和拥有者”
笛卡尔式的宽宏
结论
第 4 章 霍布斯是基督徒吗?
宗教的自然种子
自然法
先知宗教
黑暗王国
一位身不由己的基督徒
第 5 章 斯宾诺莎是什么类型的犹太人?
宗教信仰的心理学来源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斯宾诺莎的双重标准
希伯来神权政治
新耶路撒冷
斯宾诺莎的交易
第 6 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国启蒙
教育与启蒙
宗教改革
道德改革
改革的局限
政治改革
我们的“快乐平庸”
第 7 章 康德的自由国际主义
人权革命
康德的共和国
理性的观念
理性与历史
康德计划的局限
第 8 章 黑格尔和“资产阶级— 基督教世界”
从政治社会到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意义上的市民”
“资产阶级— 基督教世界”
劳动、道德的自我发展、教育
市民社会的未来
结论
第三部分 我们的不满
第 9 章 卢梭的反启蒙:《致达朗贝尔的信》
文人共和国
意见帝国
道德和艺术
作为立法者的卢梭
古或今?
第 10 章 托克维尔的美国
托克维尔的母题
多数人的暴政
集权化的危险
民主专制主义
个人主义和温和专制主义
托克维尔的子嗣
结论
第 11 章 福楼拜和反资产阶级美学
浪漫主义的幻觉
启蒙的幻觉
通奸
超越善恶
结论
第 12 章 末世的想象:尼采、索雷尔、施米特
尼采的挑战
革命的虚无主义
悲观主义的哲学
神话与暴力
新道德
索雷尔的遗产
第 13 章 以赛亚•伯林:悲剧性的自由主义
自由
一元论与多元论
反启蒙及其问题
伯林的自由主义遗产
第 14 章 列奥•施特劳斯: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原初意义上的怀疑”
作为探求的哲学
古典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
洞穴以及洞穴之下的洞穴
哲人与城邦
神学— 政治困境
结论
第 15 章 兰佩杜萨所著《豹》的政治教诲
“我的主角究其根本,就是我”
“内在的生命之形状”
“他迎合潮流,仅此而已”
“新人”
“我们认为我们是神”
“木乃伊般的记忆”
第 16 章 赛姆勒先生的救赎
“窝囊废”
“时代”
“分辨,分辨又分辨”
四季之人
第四部分 结 论
第 17 章 现代性及其二重身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耶魯大學政治哲學公開課姊妹篇,施特勞斯派經典之作

一本書囊括現代哲學大師名著

從文藝復興的馬基雅維利到20世紀諾貝爾文學奬作傢索爾•貝婁,

從小說與人生故事中,獲取政治智慧,體驗哲思愉悅。

現代人有什麼特殊?古代與現代有什麼不同?

現代人真的比古代人更幸福嗎?

——理解現代心靈,應對孤獨虛無,走齣現代性睏境

編輯推薦

◎作者史密斯為耶魯大學政治哲學名傢,極受國內外讀者歡迎;

◎社科暢銷書《耶魯大學公開課:政治哲學》姊妹篇;施特勞斯派政治哲學經典之作;

榮獲包括愛默生奬在內的多項學術奬項,2009年榮獲萊剋斯•希剋森社會科學領域傑齣教師奬;

◎討論備受關注的古今之爭和現代性危 機,思想文化領域的熱門話題;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著“何為現代性”和“我們的不滿”兩個主題展開論述。

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追溯瞭“現代性”概念在哲學中的曆史,從“第一個現代政治科學傢”馬基雅維利,到將人類認知的核心定位到自己主觀意識的笛卡爾,再到資産階級市民社會的頌揚者黑格爾;

而在後一部分中,作者則梳理瞭從盧梭到施特勞斯,再到索爾•貝婁等一係列“反啓濛”思想傢或曰現代性批判者的理路。

在全書的最後,他把選擇建立或贊同何種意義上的現代性這個問題留給“現代人”自己去迴答——我們無法避免成為現代人,但並不需要全盤接受現代性所包含的一切,也並不需要全盤否定之。

媒體推薦

★這本書是思想史的典範之作——豐富、有穿透力、富有意義。史蒂文•史密斯完全把握住瞭關於現代性的智識傳統,另外他還有一種行文清晰卻不因此犧牲論題復雜性的天分。他讓我們以新鮮的目光去看待許多有價值的事物。當他的學生一定很快樂。

——萊昂•威瑟迪爾,《新共和》知名編輯

★無論你是擁護現代性,還是從前現代或後現代角度對現代性提齣批判,這都是一本會讓你著迷、啓迪你、激發你思考的書。其中的每一章都可以作為獨立的論述文章成篇,而它們加在一起,就構成瞭一個重要的論證。與此同時,閱讀它們還能帶來最高級彆的智性愉悅。

——邁剋爾•沃爾澤,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

★史蒂文•史密斯有力而簡明清晰的思想史論著為我們關於“古今之爭”的研究提供瞭新的見解。他嚮我們展示瞭一群貌似各不相關的現代思想傢和作傢是如何通過探討永恒的問題,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觀念的。作為一部關於“我們西方人如何來到今天”的著作,《現代性及其不滿》會對我們關於自身未來的討論大有裨益。

——邁剋爾•羅斯,衛斯理安大學校長

★史蒂文•史密斯及時而有見解的新著,提齣瞭許多深具洞見且範圍廣闊的對現代性及其內在衝突的討論。未來的許多年裏一直會有人閱讀它。

——查爾斯•格裏斯沃德,波士頓大學布恩哲學講席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

评分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

评分

##9/10。朋友送的书。 作者虽然是保守施派立场,但对于一些左翼派别的评论也都相当公允,我特别赞赏其中尼采的一节。辣评锐评颇多,虽然不算幽默有趣,但是读起来很清晰舒服。

评分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的经典之作: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现代性为何以及是如何成为其自身的一个问题的、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本书的主题。

评分

##2022.04.01疫情封锁下读完。在其中经历了对现代性的两次反思。一者是与朋友长达八小时关于风土民居的探讨。二者是疫情中亲身体会了第九章至第十六章在生活中的展现。很应景的书,在快读完的时候,心中的不满几乎达到顶峰。读完之后,却又释然了。那庞大又令人绝望的图景,对我来说毕竟是虚妄的,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就足以消解

评分

##后半部的“不满”比前半部的启蒙更有意思。启蒙教导我们的是关于自由市场、道德自主、科学理性、普世和平的伟光正,而“不满”则是吐槽和拆台:尼采的“末人”、卢卡奇的“物化”、海德格尔的“无根”“非本真”、托克维尔的“多数人暴政”和“监护型国家”,以及福楼拜所恶心的资产阶级庸俗品味。开出的药方也是五花八门:索雷尔的暴力和神话,施密特的“决断主义”和“最终价值”,伯林对两个自由的区分,施特劳斯向古典人文教育乞灵,等等。两个教训:一是反启蒙是启蒙的另一面而不是对立面,它力图发掘西方传统内部更深刻的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启蒙的成果并克服局限。另一启示可能更重要,所有的“主义”无分启蒙反启蒙,一旦追求纯粹都孕育极权的种子,要么是托克维尔笔下的温和专制,要么是暴烈的法西斯和某主义。说到底政治是艺术而非技术。

评分

##康德:理性的人物是提供道德目标,这种道德目标不可能仅仅依赖经验提供,因为就自然而言,经验为我们提供规则,是真理的源泉;但就道德法则而言,经验乃是幻象之母,从已做之事引申出关于我应做之事的法则或者想用后者限制前者,是极应予以摒弃的。

评分

##精彩! 现代性(启蒙/进步叙事)&对其不满 实为一体二重身(doppelgänger) 现代人区别于农民/贵族皆"资产阶级" 礼貌/文明/优雅 同时又懦弱/虚伪/不真诚 认同社会进步叙事 而人们对现代性感受之疑虑--即"反启蒙" 并非完全反现代--或承认启蒙叙事中平等/理性/进步 而斥市场&"资本主义"制度未予实现; 或主张"后人"/"超人"以期超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传统 此类"后现代主义"似仍未跨越现代性--作者称之为服用了兴奋剂之启蒙运动. 译笔用功颇深 是真带了思考在译介 后有时间再详读

评分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的经典之作: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现代性为何以及是如何成为其自身的一个问题的、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本书的主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