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病痛、戒斷煙癮、感化罪犯、特務偵查……百年前,催眠術曾席捲中國上下,被廣泛運用於軍事、醫療、科技、實業、教育、政治等各領域,不僅是供人娛樂的奇觀,還被賦予更多時代任務。
在這個世紀轉換的動蕩年代,西方催眠術經由日本傳入中國並在各個階層傳播開來,師生、警察、軍人、商人、職員、心理專傢等各色人物積極實踐,主動參與催眠知識的建構,學院與民間的聲音相互競逐,呈現對“科學”的多元解釋,也形塑瞭當時的科學文化氛圍。作者指齣,時人對催眠術的理解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為之後華人社會的心理學、精神醫學等領域的發展,提供瞭曆史、語言、製度和知識的準備;同時,在晚清救亡圖存的背景下,國人通過催眠術形塑自我,想象符閤時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編輯推薦:
★清末民初席捲全國的催眠術實驗,究竟是蠱惑人心的“異端邪說”,還是來自西洋的“精神科學”?
★展現一代人對精神世界與科學新知的另類探索。啓濛理性之外,國人也通過“無意識”的心理體驗來形塑現代自我。
★打破精英與大眾的邊界,改變傳統科學史的精英視角,“普通人”不僅是科學知識的接受者,也是參與者與塑造者。
★打破科學與玄學的邊界,揭示“科學”概念變動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層麵的流通途徑。
評論推薦:
本書讓我們看到在五四的“覺醒”話語之外,“無意識”的心理體驗同樣開啓人們對自我和身體的全新理解,提供瞭現代性的另一個維度。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李歐梵
這本書從一個全球史的觀點考察催眠術由西方經日本傳入中國的知識流動,以及催眠術在中國社會所發生的各種變化,將近代中國催眠術放在中西、古今交織的曆史脈絡之中來觀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彥展示瞭與主鏇律並存的多彩繽紛的催眠世界。我認為這一本書揭露瞭一部分催眠術的麵紗,又引導我們再進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討更為廣闊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許多讀者會和我一樣在捧讀之下立刻覺得愛不釋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黃剋武
該書嚮我們展示瞭科學與玄學並不見得是截然對立的兩極,大眾科學也不隻是科學的普及和通俗化那麼簡單,還意味著大眾也是科學的參與者、實踐者以及科學的社會文化屬性的賦予者。不僅如此,該書還讓我們看到瞭中國科學史敘事中罕見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國語境中“大眾”和“科學”概念的變動不居和獨特意味。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院長 餘新忠
##干货不多,没啥劲,以后不要买这种很新的书了,谨记!我还年轻,要看老书!
评分 评分##我已经先睹为快了。很难想象这是本硕士论文,而且作者本科还是学医的,写得真是出人意料的好。看得出作者的英语和日语都很好,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将近代中国的催眠术置于世界和东亚的大背景下考虑,眼界十分宽广。尤其是第四章的思想史分析,思路之清晰,论述之精到,比大部分博士论文都要好,强烈推荐。作者的医学背景其实提供了很好的科学训练的基础,从医学转向史学研究,原本就有自我突破的意图,所以在处理“科学”边界的问题上,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辨性,也带有自己独特的关怀和体认。这本书有一种久违的“少年感”,不说模棱两可的车轱辘话,处理史料也清新可读。作为专业书固然信息量很大,作为闲书也挺好看的。跟达恩顿那本其实关系不大,并不是简单的跟风之作。
评分##条理清晰,见微知著,很不错!大众与“科学”之关系,绝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已。
评分 评分##退
评分##2022068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