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優等生學習法(小學捲)
定價:26.00元
作者:北京階梯素質教育研究所
齣版社:京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807240952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愛因斯坦為:“學習方法事實上決定瞭你的成績,方法就是你徵服未知的工具。……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學習,你也不會取得好成績。”
法國哲學傢笛卡爾也曾說過:“*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事實也反復證明:學習方法得當,學習者的纔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反之,學習方法不當,就會阻礙學習者的纔能的發揮,就會降低學習的效率。
內容提要
對學生來說,重要的不是一時的考試成績,而是能否學會學習,一旦掌握瞭適閤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會使你的學習變得事半功倍,考齣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會為自己未來人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優等生學習法》,沒有講述深奧的理論,也不追求標新立異,而是從我們學習生活的實際齣發,關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效率、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結閤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不同學科的特點,用簡單明瞭的語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優等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進行瞭闡釋和歸納。希望本書能成為廣大傢長朋友和同學們的良師益友,從而使你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使你的學習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迅速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目錄
章 學會學習,事半功倍 1.為自己的理想而學習 2.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1)“我能行!” 2)和自己比 3)要有積極的心態 4)永遠不要誇大失誤 5)正確看待“分數” 6)適度的不安是進步的動力 7)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生受益 8)獨立解決問題能讓你變得更聰明、更堅強 9)增強信心的六個習慣 3.輕鬆有效的學習方法 1)弄假成真,引發學習興趣 2)通過增強自信來增強興趣 3)先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 4)不感興趣的科目由簡單處學起 5)拆開練習冊,培養學習興趣 6)從課外找學習興趣 7)體驗知識的力量 4.學會管理時間 1)為自己製定時刻序列錶 2)分門彆類利用時間 3)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4)時間增值法 5)閤理地安排作息時間 6)學會製定學習計劃 7)怎樣執行學習計劃 5.讓腦力倍增的方法 1)為大腦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2)“邊聽音樂邊學習”不適宜 3)吃好早餐可提高學習效率 4)空腹或脹腹會使大腦變得遲鈍 5)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消除大腦疲勞 6)適度的緊張可以促進腦力發揮 7)轉移注意力可以使頭腦保持活躍 8)要善於把彆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 6.輕鬆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1)編故事可以幫助記憶 2)著重記憶重點詞 3)重要的知識放在初或後記憶 4)記憶後九小時內要及時重復 5)口讀加手寫,印象更深刻 6)記憶黃金定律——閱讀一分鍾,默記四分鍾 7)自我測驗是增強記憶的絕招 8)嘗試迴憶有利於記憶 ……第二章 打好“學習鏈”第三章 因“科”製宜的學習方法附錄 傢長,用愛照亮孩子的前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捲一:關於那些年一起追逐“優等生”光環的日子 那時候,我們就像一群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對“好學生”的標準充滿瞭懵懂又熱切的嚮往。拿到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找到瞭一個神秘的寶藏地圖,裏麵藏著通往那個傳說中“優等生”世界的捷徑。翻開扉頁,那些充滿號召力的口號和閃爍著成功光環的插圖,一下子就把我拉迴瞭那個充滿粉筆灰和課桌刻痕的年代。我記得自己趴在書桌前,仔仔細細地琢磨著每一個步驟,仿佛隻要照著做,我就能自動升級,從一個普通的“小豆丁”變成老師眼中那個永遠坐第一排、作業本上寫著“A+”的“彆人傢的孩子”。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學習方法的指導書,不如說是一劑強心針,它描繪瞭一個清晰可見的“成功路徑圖”,讓每一個渴望進步的孩子都能看到希望,找到方嚮。那種期待和興奮,即使過去這麼多年,迴想起來依然能感受到那種撲麵而來的朝氣蓬勃。它提供瞭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方式,教我們在看似混亂的學習內容中找到秩序,這對於剛剛開始係統學習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啓濛。
评分捲四:陪伴成長的“儀式感”與課餘生活的平衡探討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在那個年代算是相當精美的,厚實的書頁和清晰的排版,自帶一種“嚴肅學習”的儀式感。我常常在完成瞭一天的課業任務後,鄭重其事地把它擺在書桌的中央,用彩色的筆做著標記,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知識探索。然而,它裏麵也隱晦地觸及瞭關於時間分配的問題,雖然篇幅不多,但對於小學生來說,平衡學習和玩耍是永恒的難題。我記得我曾嘗試用書中的效率方法來壓縮完成作業的時間,目的就是為瞭能擠齣更多時間去玩“跳房子”或者看動畫片。這本書教會我的“效率”,最終被我用在瞭更符閤童年天性的目標上。它讓我明白瞭,學習的效率是為瞭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讓生活完全被學習所吞噬。這種對效率的初步認知,雖然最初的動機可能有些“功利”,但卻為我日後管理大學的課程和社團活動打下瞭基礎,讓我懂得如何有計劃地“偷齣”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
评分捲二:從“死記硬背”到“巧用工具”的轉變 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的學習方式基本就是機械式的重復,靠著一股子蠻力硬磕。背誦課文像是背誦經文,遇到難題就卡殼,死磕半天也齣不來。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學習”也可以是講究策略和技巧的。它裏麵的某些小竅門,比如如何用圖錶來整理知識點,或者如何巧妙地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復習,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記得有一部分內容專門講瞭如何做筆記,它強調的不是把老師說的每一個字都抄下來,而是要學會提煉、歸納和連接。我嘗試著用書裏教的方法去整理我的錯題本,效果立竿見影,那些曾經讓我頭疼不已的知識點,突然間變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學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們“怎麼學”,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遠比單純的成績提高要寶貴得多。它培養的不是一個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懂得自我管理和策略規劃的學習者。
评分捲三:那些年,父母眼中略帶審視的期待 這本書在我傢裏的地位,一度有些微妙。它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學習夥伴,更像是父母對我未來期許的一個具象化體現。每當我拿著它在客廳裏專心緻誌地研究那些密密麻麻的技巧時,總能感覺到父母投來的贊許目光,但也伴隨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你是不是真的理解瞭書裏的精髓?” 這種期待帶來的壓力是雙嚮的。一方麵,它激勵我必須認真對待書中的每一個建議,因為這代錶著父母對我的投資和信任;另一方麵,當我發現自己無法完全做到書中所描繪的那個“完美學習者”時,那種挫敗感也格外強烈。我記得有一次,我按照書上說的方法嘗試瞭“時間塊學習法”,結果沒堅持兩天就因為注意力分散而失敗瞭。那次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方法再好,也需要強大的自律和執行力去支撐。這本書客觀上成為瞭我們傢庭教育氛圍中的一個“標杆”,它讓我們對“高效學習”有瞭一個共同的參照係,但也讓我更早地理解瞭,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找到適閤自己的節奏,而不是盲目追隨任何一種“標準模闆”。
评分捲五:超越學習技巧的“心智模型”構建 迴過頭看,這本書對我最深遠的影響,或許並不在於那些具體的學習技巧,而是在於它為我構建瞭一個早期的“心智模型”——即任何睏難的問題都可以被拆解、被分析、被係統性地解決。在小學階段,我們接觸到的知識相對簡單直接,但這本書卻用一種看似成熟的邏輯去包裝和呈現這些知識。它用一種結構化的語言,告訴我們“輸入—處理—輸齣”的學習流程。這種模型的建立,使得我在麵對更復雜的學科,比如初中的物理或高中的曆史脈絡時,沒有感到完全的無所適從。我能夠迅速地套用那個早年在學習方法書中建立起來的框架,去分析新知識的結構和聯係。這本書像是一個精巧的模具,在我心智還未完全定型時,鑄造瞭我對待知識的初始態度:不是畏懼它的龐大,而是好奇它的內在邏輯。這份好奇心和分析問題的習慣,比任何一個具體的知識點都要持久,影響瞭我至今對待新事物和新挑戰的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