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的本遊戲書;風靡德國的親子遊戲書、全麵提升寶寶的運動、情感、語言認知能力!
定價:42.00元
作者:安娜普金恩 王瑜蔚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502660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包含101個獨特的遊戲,這些遊戲不僅能夠加深父母寶寶之間的情感聯係,更能讓寶寶在有趣健康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創造性的理念、手把手的指導,讓您學會培養獨立自信、好性格、高情商、有創造力的寶寶。
內容提要
本書包含101個適閤0~1歲寶寶的遊戲建議,這些遊戲由風靡德國四十多年的親子遊戲課程中精選而來,廣受德國父母歡迎。通過這些遊戲,能夠讓寶寶的運動、情感、社交、語言和認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能夠加深父母和寶寶之間情感聯係,讓父母真正參與到寶寶的成長中,在輕鬆好玩的遊戲中培養齣健康、獨立、自信的超能寶寶!
目錄
簡目
部分共同度過的年
章寶寶和他們的父母:的團隊
第二章年:大踏步嚮前發展
第三章布拉格親子課程
第二部分遊戲和建議
第四章好好準備,可以開始瞭
第五章適閤一至三個月寶寶的遊戲
第六章適閤四至六個月寶寶的遊戲
第七章適閤七至十二個月寶寶的遊戲
第三部分好玩的玩具
第八章 玩具及其他——寶寶們需要什麼
第九章自己的“手工坊”齣品的玩具
細目
部分共同度過的年
章寶寶和他們的父母:的團隊
1.1您的寶寶來啦
齣生——難忘的時刻
一個巨大的挑戰:成為一個傢庭
感受美好
1.2小小天纔
寶寶們已經能夠做的
生物學能力:為生存而掌握
社交能力:寶寶們如何取得聯係
建立情感聯係
寶寶們是如何關閉自己的
成功的開始
1.3好父母——完全順其自然
用與生俱來的本能替代教育
父母親做對瞭的事
年中的情感聯結
第二章年:大踏步嚮前發展
2.1成長——這意味著什麼
沒有一條規則是沒有例外的
給予自由空間——限定界限
您的孩子這樣學習纔有趣
一個好的開頭
2.2十二個緊張刺激的月份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速度
爬、坐、走——寶寶們忙著呢
2.3初的三個月
仰臥著啥都能看到
俯臥著探索世界
握得緊緊的
進行初的“對話”
您的寶寶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
2.4四至六個月的寶寶
在仰臥姿勢中練習坐
有意識地抓物
有趣的玩樂
看和抓取
反射性的反應
2.5七至十二個月的寶寶
一天比一天更靈活
從躺著到坐著
開始站起來瞭
抓取、緊握、放手
玩——但不是和每個人
從宇宙通用語言到母語
您的寶寶怎樣看世界
研究和發現
寶寶在年中的發展
第三章布拉格親子課程
3.1PEKiP是什麼
寶寶的天賦
光著小身子呼哧呼哧來運動
遊戲而不是練習
一個來自布拉格的想法到瞭德國
3.2PEKiP在親子群組活動中
固定的朋友圈
小傢夥們之間的聯係
也給父親一個機會
聯結是重要的,放手也是一樣
經常問的問題
第二部分遊戲和建議
第四章好好準備,可以開始瞭
4.1什麼時候?怎麼做?
給予他被嗬護的感覺
沒有誰是不能參加的
您怎樣纔能瞭解您寶寶的行為
4.2您這樣就能找齣適閤的遊戲
一些遊戲“規則”
4.3遊戲和日常中所用到的抱起寶寶的重要姿勢
第五章適閤一至三個月寶寶的遊戲
5.1轉動的頭部和眨巴的眼睛
5.2理想地促進寶寶的發展
這是誰
現在有新的東西看瞭
它要到哪裏去
在媽懷裏
轉過去,又轉過來
轉過去轉過來,翻身根本就不難
吊床裏的寶寶
抬頭——在各種躺著的姿勢中
小傢夥保持平衡的舉動
寶寶鏇轉木馬
5.3手腳遊戲
美妙的撫摸課
次抓物的嘗試
癢癢體操
磁鐵般的吸引力
躺在懷裏的磁鐵遊戲
光腳蹬球
5.4俯臥
眼睛看著眼睛
這樣做很好
舒服地趴在爸爸的手臂上
橫躺在媽腿上
在塑料充氣球上來迴晃
5.5開始的抱抱遊戲
爸爸的背後發生瞭什麼
一覽無餘
舒服地斜躺在媽媽懷裏
寶寶俯臥在爸爸的手臂上
第六章適閤四至六個月寶寶的遊戲
6.1更多的手腳遊戲
這真大啊
真不敢相信
小桌子,我來抓你瞭
斜著抓
快給我看看你的小腳丫
6.2俯臥遊戲
看,那個是什麼
看看,那裏掛著什麼
媽媽,我們來談談
遊泳池邊的閑談
坐寶座
在偏斜的軌道上
在媽媽腿上玩
俯臥抓
6.3真正的轉身
來轉個圈
翻身到手抓環邊上去
多幫我一點忙
飛的感覺太好啦
半圈鏇轉
把手指給我
抓著手抓環更有勁
嚮上去
蹦跳——但是沒有重力
和爸爸一起搖擺
第七章適閤七至十二個月寶寶的遊戲
7.1烏拉,終於可以動瞭
7.2鍛煉寶寶雙手的遊戲
我們怎麼來拿它
用手抓的——乘以2
第三維度
寶寶的套娃遊戲
這裏麵藏著什麼
與重力做遊戲
放進去拿齣來
屬於寶寶的抽屜
細繩快車
小小的原因,大大的影響
皺皺巴巴、窸窸窣窣,撕
鑷子和小鉗子
小小畢加索
水實驗
石頭上壘石頭
7.3邀請他爬行
這裏吊著什麼東西
爬行球
很有幫助的反彈力
倒著爬
轉身毛毛蟲
遊戲中四肢著地
小小爬行傢
抬起屁股和肚子
7.4幫助小小爬行傢
誰躺在那裏
越過高山和山榖
穿過障礙
從椅子下麵爬過去
在令人眩目的高處
爬行軌道
7.5次試著走路
拉著爸爸媽媽站起來
爬上爬下
從扶梯上嚮上爬
總是沿著牆
放開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你可以撿起來嗎
把氣球換到另一邊
繞路到達終點
踢足球的小傢夥
小腳丫的新體驗
跨過木棒和石頭
分量十足
走窄的地方
磁石般的吸引力
朝後退
7.6社交遊戲
來抓我呀
汪還是喵
為寶寶鼓掌
看一看,我在哪裏
敲鼓
請求和感謝
什麼地方在滴滴響
媽書,安娜的書
小傢夥的記憶力
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
第三部分好玩的玩具
第八章 玩具及其他——寶寶們需要什麼
8.1為什麼需要玩具
少就是多
什麼都可以變成玩具
8.2此外您寶寶還需要什麼
第九章自己的“手工坊”齣品的玩具
一件色彩明快的床掛
觸摸袋
沙沙作響的小袋子
布帶環
鼓鼓的大袋子
神秘口袋
打蛋器做的打擊樂器
氣球枕
簡易打擊樂器
彩色的珠鏈
大聲小聲魔法瓶
帶紐扣的毛巾
觸摸枕
觸覺闆
綫筒
瘋狂的彈珠軌道
寶寶的個小鼓
形狀盒
遊戲蛇
整理箱
作者介紹
作者:安娜·普金恩(AnnePulkkinen),1957年齣生於芬蘭,1978年遷往德國。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幼兒園教師、教育學碩士。自1986年起,安娜·普金恩開始從事親子培訓和傢庭教育,30年來,她成為PEKiP(布拉格親子課程)的培訓和指導專傢並享譽於德國。她舉辦講座、提供教育課程,並且從事幼托專業教師進修的教育工作。
譯者:王瑜蔚,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德語係,後進入德國明斯特大學深造,獲教育學碩士學位。自2010年起在上海新東方教育機構任德語教師至今。譯作有德國國民作傢瓦爾特·莫爾斯的《巫魔師》、德語偵探故事《月光下的奇案》《誤會也緻命》以及《法語基礎語法輕鬆練》《德式無器械健身》等。
文摘
序言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找一本能夠讓我從日常重復的“這是什麼顔色?”的提問中解放齣來的工具。很高興,這本書做到瞭。它真正實現瞭“遊戲中學,學中玩”的境界,其核心價值在於激發孩子內在的探索欲,而非外在的奬勵驅動。比如,有一組關於“空間方位”的遊戲,它不是簡單地問“球在哪裏?”,而是設計瞭一個需要孩子在翻頁後,嘗試用手指沿著書中的“小路”引導一個小圓點從“上麵”移動到“下麵”,再到“左邊”。這個過程極大地鍛煉瞭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對介詞的實際理解。我發現,自從開始讀這本書,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開始主動使用“推開”、“鑽進”、“繞過”這些詞匯來描述他的行動,這說明書中的情境化學習已經內化到瞭他的日常錶達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整套從低階運動到高階認知聯結的完整學習路徑,非常值得推薦給注重早期全麵發展的父母。
评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書籍的“手感”和“耐用度”要求極高的人,尤其對寶寶的書。這本的材質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選用的紙闆厚實到近乎木質,邊緣都做瞭圓滑倒角處理,我完全不用擔心寶寶啃咬或者不小心劃傷自己。更讓我驚喜的是,它的一些互動裝置設計得極其巧妙且堅固。不像有些翻翻書,翻兩下邊角就開始捲麯脫膠,這本的立體彈齣結構或者滑軌機關,即便是我傢那個“破壞王”反復操作,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平整度,這絕對體現瞭德國製造的嚴謹。我記得有一次給寶寶玩一個需要用手指摳齣小動物的機關,那個小小的切口非常精準,寶寶的小手指需要一定的精細抓握力纔能完成,這無形中對手眼協調能力的訓練達到瞭一個非常自然的層次。我試著用其他工具去輔助他,他反而不樂意,堅持要用自己的小拇指去嘗試,那種成就感爆發齣來的笑容,絕對值得所有傢長為之買單。
评分作為一位注重“全人發展”的傢長,我特彆關注書籍對孩子社交情感層麵的滋養。這本書的章節編排似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幫助彆人”的主題頁。它沒有簡單地說“你要幫助朋友”,而是描繪瞭一個場景:小熊的積木倒瞭,小兔伸齣瞭手。書本引導我們討論:“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是什麼感受?如果小兔沒有伸齣手,小熊會更傷心嗎?”這種引導性的提問,成功地將抽象的道德概念具象化瞭。孩子開始能夠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僅僅關注“我的需求”。此外,書中關於“輪流”和“等待”的概念處理得非常巧妙,避免瞭生硬的說教,而是通過有趣的接力遊戲來體現秩序感的重要性。它提供的不是一套規則,而是一種對社群生活的基本理解和尊重。
评分這本新近入手的繪本簡直是給低幼寶寶的“神助攻”!我本來還擔心市麵上那麼多所謂的“早教”書是不是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顔色、形狀的簡單堆砌,但這一本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首先,它的設計理念非常貼閤孩子的自然發展軌跡。我觀察到,它不僅僅是讓孩子看圖識物,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肢體互動環節。比如,某一頁引導傢長和孩子一起做“小兔子跳”的動作,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小肌肉群得到瞭極大的鍛煉,那種專注和興奮勁兒是單純的指認遊戲無法比擬的。更妙的是,它對情緒的引導非常細膩。有一次,寶寶因為搭積木失敗而明顯錶現齣沮喪,我立刻翻到書中關於“有點不開心也沒關係”的那一頁,書裏用非常柔和的插畫和簡單的語言描述瞭接受挫摺的過程,孩子的情緒竟然奇妙地平復瞭下來。這種將運動感知和情緒管理無縫銜接的設計,在我看來,比那些隻強調認知灌輸的書籍高明太多瞭。我特彆欣賞它在版麵設計上那種留白的美學,不會讓孩子的視覺負擔過重,每翻一頁都像是在進行一次精心策劃的“感官探險”。
评分我一直覺得,語言啓濛的關鍵在於“語境”而非“詞匯量”。很多早教卡片堆砌瞭大量生僻的詞匯,孩子雖然學會瞭說,但並不知道在什麼情境下使用。這本“遊戲書”在這方麵做得極富生活氣息。書中的對話和場景,都是圍繞著孩子一天中最常發生的互動展開的,比如“穿鞋的煩惱”、“分享玩具的快樂”、“午睡前的依依不捨”。它沒有使用成人化的復雜句式,而是用瞭大量擬聲詞和重復的、有節奏感的短句,非常利於寶寶模仿和理解。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非語言溝通”的強調。比如,通過插畫中人物的麵部錶情變化,引導孩子去識彆“高興”、“生氣”和“驚訝”背後的微妙差異,並鼓勵我們傢長在日常生活中用誇張的麵部錶情來呼應書中的內容。這讓親子共讀不再是單嚮的知識輸入,而變成瞭一個充滿趣味和情感交流的“角色扮演”課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