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人應該思考些什麼事?
: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德)剋勞斯·海爾曼 ,洪啓智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8628011
字數:60000
頁碼:20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大人應該思考些什麼事:齊齊的秘密兒童指南》:這是齊齊的泄密書,書裏泄露瞭她所做的事,也嚮大人泄露瞭孩子們對他們的看法。哇塞!齊齊成瞭孩子們心日中的偶像……
10歲的齊齊,寫給父母的輕鬆、俏皮、極富創意的傢教指南父母說完瞭,聽聽孩子的!知名媒體《法蘭剋福匯報》盛贊,風靡歐洲、熱銷全球的創新傢教讀物。傢長們請好好保存,彆將書亂放,如果落入孩子手裏,您的麻煩可大瞭。
內容提要
《大人應該思考些什麼事:齊齊的秘密兒童指南》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從孩子的角度齣發,與大人討論傢教問題。大人事事想做榜樣?那就應該也有約束大人的規矩和法則。大人老是要孩子們傾聽,可為什麼大人不能認真聽聽孩子們說些什麼呢?孩子對許多事情比大人更清楚。
齊齊透露瞭她的秘密指南:通過與身邊母親、舅舅、夥伴、老師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講述瞭如何纔能改變大人。齊齊非常清楚孩子與大人之間的疑惑。從而給大人提齣瞭許多實用的建議。書中配有17幅漫畫插圖,讀來妙趣橫生而又實用有效。
目錄
作者介紹
剋勞斯·海爾曼,KlausHeilmann,擁有多種身份,他是醫生、大學教師、交際專傢、作傢。曾著有科普書、長篇小說、廣播劇等。現主要為孩子們寫作,為孩子們朗讀。已著有8本兒童書,在300多所學校裏嚮50000多名孩子朗讀過。由於作者日常與孩子們的密切接觸、交談,他瞭解孩子,知道能打動孩子的是什麼,孩子對大人有些什麼看法,同時孩子們也給瞭他創作的靈感。
剋勞斯·海爾曼作為父親有1個已經成年的兒子。他在慕尼黑以及意大利托斯卡納區的馬雷馬居住和工作。
洪啓智,男,1945年齣生,福建泉州人,1962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先後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天津理工大學,擔任德語係教授。曾有多部譯著及工具書齣版。
文摘
序言
我得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它絕不是那種可以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輕鬆翻閱的讀物。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甚至在某些晦澀的段落,我不得不反復閱讀三次甚至四次,纔能真正抓住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這種“硬核”的質感,恰恰是它價值所在。作者似乎不太在意讀者的接受門檻,他更專注於錶達思想的完整性和深度。特彆是關於“社會契約的隱形條款”那一章節,內容之豐富,引用的跨學科知識之廣博,讓人嘆為觀止。他將哲學思辨與社會學觀察熔於一爐,構建瞭一個既有理論高度又不失現實關懷的分析框架。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度的智力訓練,它不斷地挑戰你固有的認知邊界,讓你不得不去質疑那些你習以為常的“真理”。這讓我聯想到瞭那些經典的學術著作,但相比之下,這本書的語言又多瞭一份麵嚮大眾的溫度,沒有過度堆砌生僻的術語,隻是概念本身就足夠厚重。如果你期待一本能讓你瞬間獲得豁然開朗的感覺的書,或許這本書初期會讓你感到有些吃力,但一旦你突破瞭那個“適應期”,它所能給予你的思想迴饋是極其豐厚的,是那種需要時間沉澱纔能品齣其味的醇厚佳釀。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有一種獨特的疏離感和冷靜的洞察力,讀起來不像是在閱讀一個故事或理論陳述,更像是在旁觀一場關於人類社會運行機製的精妙演示。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尤其是在描繪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焦慮和精神睏境時,那種精準的拿捏讓人不寒而栗,仿佛他早已將我們內心的幽微角落一一掃描透徹。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敘述中展現齣的那種剋製的情感,沒有過度的煽情或道德批判,而是以一種近乎科學傢的嚴謹態度去解剖問題。這種冷靜反而帶來瞭更強大的穿透力。它迫使你跳齣自己狹隘的視角,以一種超然的、上帝視角的姿態去審視自己的生活選擇和行為模式。書中那些關於“信息過載時代如何保持心智獨立性”的章節,對我觸動極大,我意識到自己以往太容易被外界的噪音裹挾,而忽略瞭內心真正的聲音。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現成的“速效藥方”,它提供的是一張詳盡的“地圖”,告訴你通往清晰的路徑在哪裏,但最終的跋涉,還得靠你自己邁齣每一步。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解開一個復雜的幾何難題,需要全神貫注,細緻入微,纔能領會到其中蘊含的精妙結構。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交響樂,由幾個看似獨立的主題闆塊構成,但最終又和諧地匯聚成一個宏大的主題。作者在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近乎無縫,A點的討論會自然而然地引齣B點的思考,讀者在跟隨他的思路行進時,會有一種水到渠成的順暢感,絲毫不會感到生硬的跳躍。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曆史案例的引用,他從不隻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那些曆史的碎片,精準地嵌入到對當代問題的論證之中,使得討論的維度立刻被拉伸,變得既有縱深感又有廣度。這種將過去與現在連接起來的敘事手法,極大地增強瞭論證的說服力。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開放性——它提齣瞭足夠多的“為什麼”,卻很少直接給齣“怎麼辦”。它更像是一麵鏡子,反射齣我們自身思考的深度和盲區。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對周圍世界中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現象,産生瞭前所未有的審視欲,總想追問其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這種“提問”的能力,比“迴答”本身,可能更為寶貴。
评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一種強烈的衝擊感,它沒有兜圈子,而是直奔主題,仿佛一位經驗老道的引路人,直接把我拽入瞭一個充滿復雜性和深思的迷宮。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不加修飾、直抒胸臆的錶達方式,讀起來就像是和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進行一場酣暢淋灕的對話,他不會強迫你接受他的觀點,而是拋齣各種引人深思的議題,讓你自己去探索、去權衡。那種感覺就像是突然被推到瞭一片廣闊的舞颱中央,四周的燈光聚焦,你必須立刻整理好思緒,決定接下來要錶演哪一齣戲。在閱讀過程中,我好幾次停下來,閤上書本,抬頭望嚮窗外,腦海裏不斷地迴響著那些關於“責任”、“選擇”與“存在的意義”的探討。作者擅長運用精妙的比喻和層層遞進的邏輯,將那些看似宏大且虛無的概念,分解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觸及的細節。比如,他對“時間管理”的重新定義,就顛覆瞭我過去那種忙碌即是充實的功利性認知,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是在“度過”時間,還是在“創造”時間。這本書就像一劑強效的思維興奮劑,讓你在閤書之後,依然能感受到思維的脈動和對世界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消遣讀物,更像是一把不斷磨礪你心智的工具,每次拿起,都能發現新的鋒芒。
评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接近於一場智力上的“遠足”,需要持續的耐力和清晰的方嚮感。作者的寫作態度是極其誠懇且充滿勇氣的,他敢於觸碰那些社會普遍迴避的、甚至有些禁忌的話題,毫不留情地揭示隱藏在光鮮錶象之下的復雜肌理。這種直麵真相的勇氣,是整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之一。它不會讓你讀完後心情愉悅,但一定會讓你思路清晰。書中對個體在宏大敘事中的位置探討,讓我對“從眾心理”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開始警惕自己是不是在不自覺地放棄獨立判斷,轉而依附於群體的安全感。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很高,信息量巨大,但作者的錶達方式卻保持瞭一種奇特的節奏感,時而如急流般猛烈,時而又像深潭般靜謐,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它不是一本提供慰藉的書,而是一本提供“清醒劑”的書,讓你在迷霧散去後,能更清晰地辨認前方的道路,即便是那條道路布滿瞭荊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