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寫作前後持續二十年,可算鄧曉芒先生的盛年之作,與康德三批判書“句讀”及《康德哲學講演錄》互為錶裏。由於我們的學術傳統素來缺乏理性思辨的訓練,加之多年來對西方學術研究的荒疏,以及近年學術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我們對康德哲學的認識往往存在太多的麯解與附會。本書對有誌於深入探討康德哲學的讀者當不無裨益。
內容簡介
本書分認識論、道德與宗教、審美與目的、哲學總論、閱讀與批評五個部分,收錄論文共30篇,對康德哲學的純粹理性、實踐理性、美學等各方麵的疑難和易緻混淆的問題分肌擘理,逐一辨析。本書首重學理,鄧曉芒先生將康德哲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思辨的理路與國內學界的誤讀、錯謬小心剝離開來,努力用明白曉暢的語體將其批判哲學的精髓展露齣來,闡明康德哲學對大陸理性哲學、英國經驗論哲學的繼承、揚棄和發展,康德創立的先驗邏輯體係及實踐理性對黑格爾、馬剋思、鬍塞爾等人的深刻影響,並指齣康德對時間本質的深入思考事實上已打通認識論和本體論(存在論)的畛域,已隱隱顯露齣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的先聲。
##我一直期待这本《康德哲学诸问题》再版。这个新版,收文30篇,在原书22篇的基础上去掉了4篇,增加了12篇,文章的相互关系体例看上去更完善了。
评分##用康德的道德哲学批判儒学的道德到底具有多少现实意义?康德的"道德"与儒学的"道德"虽然在很多说法上有些类似,但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不是个别术语的不同,而是整个系统的不同,引进康德的"绝对"道德律来根治儒学的"相对"道德就可行了?感觉邓老师的方式也就只是一种外在的方式,流于形式而已,起不到啥作用…… 康德——不管他是不是无神论者——的普遍道德律背后始终存在着一个"神"——一个永恒的神,没有这个神,康德的道德律就会"崩塌"或者失效,他所有的工作无非是寻找一个地盘,把祂安置在那里,难怪尼采会这样讽刺康德——说他就是个披着哲学外衣的神学家…… 而在儒学的系统里是没有永恒的神这种角色的,儒家系统里不但没有这种神,而且也没有康德的排除一切经验的"纯粹理性",儒家的理性有的也只是依据经验的"常识理性"……
评分##常读常新的文章。
评分 评分##邓晓芒对牟宗三对康德的误读的指陈其实主要是由于邓氏自己对于牟宗三的误解(哲学专家对于哲学家的驳难)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