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統講授分析哲學的基本內容。它從古典實用主義哲學開始,以理想語言學派為主,兼及日常語言學派,涵蓋早、中期分析哲學最為重要的十餘位哲學傢,著重展示分析哲學的工作方式和深層動機。與通常專注於哲學傢的曆史綜述式導論不同,本書著力於學理脈絡的挖掘,力圖讓讀者直接麵對分析哲學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經驗,為進入分析哲學當前討論打下基礎。本書在2009 年初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大幅度的改寫和優化,是一本適閤哲學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適於有一定歐洲近代哲學史基礎的普通或專業讀者瞭解分析哲學之用。
##作者说最新的修订版修改了很多内容,刚开始读,且观后效如何。
评分要言不烦,概括精当,每章内容深度适中,适合入门也适合熟悉基本观点后深入体会和总结论证。作者不仅按时间和人头梳理理论观点,还明确呈现出分析哲学理论流动的内在动力,甚至对没有处理的内容(比如新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简单点评,都可以勾勒出其理论何以如此的根源。文字扎实细密,一切基础概念皆有最平实的解释,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名为导论,但入门与研究两相宜,参考文献的更新也可见作者之勤奋。
评分##寒假把读书笔记传上来
评分##课程(自学)工具书。写作方法的确蛮符合分析哲学的风格,从作者自己而出的逻辑例子频频出现,对于主要谈到的各个哲学家也予以了比较完整的阐释建构。另外,时而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哲学史内部的理论互文,从而更好地凸显了后期分析哲学家对于早期议题的推进意义。
评分##戴维森和后期维真的看不下去,告辞。
评分##1. 作者的建构性很强,不适合对分析哲学理路没有概览的独立思考者,然而如果已有概览,又不必再读此书内容,因为此书又只有入门内容。 2. 缺少前沿内容,无法真正引介作为现实的“分析风格”。 3. 历史性内容较少,论述重构居多,这并非缺点,只是在此提及。 4. 作者的表达中时见模糊之处,不利于理解,同时,对非分析传统哲学家的概述几乎都有待商榷,不适宜对哲学史没有概览的人读。
评分##1. 作者的建构性很强,不适合对分析哲学理路没有概览的独立思考者,然而如果已有概览,又不必再读此书内容,因为此书又只有入门内容。 2. 缺少前沿内容,无法真正引介作为现实的“分析风格”。 3. 历史性内容较少,论述重构居多,这并非缺点,只是在此提及。 4. 作者的表达中时见模糊之处,不利于理解,同时,对非分析传统哲学家的概述几乎都有待商榷,不适宜对哲学史没有概览的人读。
评分##很好的导论,我第一版只读了前四章所以也不能提供一个比较,不过似乎改动主要集中在前面五章,改动还是挺大的。但是篇幅并没有想象中增加了太多,页数增加到700页主要的原因是版面格式,优化了章节划分,确实读起来明晰很多。也正如前言所说没有降低难度沦为科普版。以语言哲学为主干,穿插讲得形而上学知识论心灵哲学方面的内容其实挺多的,算是国内很全面的分哲导论了。不过,毕竟是时隔十年多的修订版,后面部分却没有增加些新内容就有点可惜了。
评分##落后于时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