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自我的問題是西方哲學思想中的重要主題,在這不足十萬字的小書當中,這位古典學大師用十分劉暢的筆法,討論瞭從荷馬到晚期希臘哲學的各種心靈與自我的模式,對其中許多重要的主題都進行瞭獨到而又深入地探討。
##现代心理学的起源
评分##面对修辞操纵的危机人不得不在自身中唤起区分?
评分##写得很好,很有启发: 荷马是一种身心同一观,其psyche是一种“心气” 荷马的观念中人是可朽的,灵魂不存在心智。但如赫西俄德、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却强调灵魂的不朽性。赫西俄德可以说是灵魂不朽传统的开创者。 修辞术所产生的对于被他人控制的担忧推动灵魂主导身体观念的产生。 柏拉图的理性来自于他对于理想政治统治秩序的类比,是一种经过精确计算达到的可持续与和谐 理性是让人迈向不朽的途径,理性是对神的生活模式的模仿,是对于神性的分有,也是保持不受纷扰的幸福的条件。
评分##心灵和自我的模式发展史是显线,生死问题是隐线。从荷马式的灵魂是不可能产生学习死亡的学问的,而从柏拉图式的灵魂也无法产生阿喀琉斯在死亡的阴影和不可抵抗的强力下神样的愤怒和荣耀。亚里士多德依然走的中间路线,但不可避免向柏拉图的方向偏移。最有趣的仍旧是赫拉克利特,理智生活中的灵魂不似柏拉图般纯净,而是在生存与死亡的相继中周而复始,就像流变循环的火一样,由生到死,由死到生。
评分##可以简要看成希腊的灵魂概念史。 主要论述包括: 1.荷马:心身的同一性,其近似灵魂的词语是thumos,基本含义是呼吸,但也指人的意识中枢。死后的thumos是残存的鬼魂。 2.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品达、恩培多克勒、赫拉克利特:psyche与daimon的广泛使用。灵魂的独立存在与不朽渐露端倪,这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灵魂不朽在来世实现德福一致。 3.高尔吉亚、柏拉图:高尔吉亚的贡献集中于《海伦颂》,它是现存最早的证明希腊人系统区分身体与灵魂的文本。这种区分的第二种原因是演说术的流行,人们发现很容易受到修辞的影响,并且需要某种精神状态才能用理性来抵抗这种影响。柏拉图关于灵魂的核心文本包括《高尔吉亚》《斐多》和《理想国》。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主张灵魂区分于并且统治身体,希望灵魂自主使人肩负起道德责任
评分##从荷马的心身同一性开始,精神生活与身体生活为一个整体,灵魂的概念尚未出现,而只有“心气”,每个人都是不可分裂、本就包含对立之物的人;柏拉图则颠倒荷马的生命模式,把人分为理性、心气、欲望三个部分,而把政治用于灵魂使理性占主导地位,则人类的本质趋于精神。从对可朽的自知到对不朽的渴望,这两个模式像是希腊文学与哲学的一个对立。而斯多亚模式则兼有主观与客观、社会性与理性,人是与神性协同的自我。只有赫拉克利特之语最无可指摘——“你不可能走过去发现灵魂的界限,即使你穿过每条道路;它的尺度如此之深。”
评分还是很有启发,访谈也颇值得一读。译校都是极好的~
评分##心灵和自我的模式发展史是显线,生死问题是隐线。从荷马式的灵魂是不可能产生学习死亡的学问的,而从柏拉图式的灵魂也无法产生阿喀琉斯在死亡的阴影和不可抵抗的强力下神样的愤怒和荣耀。亚里士多德依然走的中间路线,但不可避免向柏拉图的方向偏移。最有趣的仍旧是赫拉克利特,理智生活中的灵魂不似柏拉图般纯净,而是在生存与死亡的相继中周而复始,就像流变循环的火一样,由生到死,由死到生。
评分##在较短的篇幅中较好的介绍了几种心灵学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