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糾正孩子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定價:35.00元
作者:宋娟娟
齣版社:當代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90065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涵蓋瞭孩子在傢庭生活、與人交往、日常生活和學習、飲食運動以及對待金錢等方麵容易犯的101個錯誤。在這101個小節裏,無一例外地用三部分鮮明地闡述瞭錯誤的起因。影響以及解決方法。願父母們在本書的指引下,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走齣迷茫,快樂成長!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質量相當不錯,紙張的觸感很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最看重的是它內容的邏輯性和覆蓋麵的廣度。我之前買過一些同類型的書籍,但往往是側重於某一方麵的教育,比如情緒管理或學習習慣,但這本書顯然想做一個更全麵的梳理。它把那“101個錯誤”分門彆類地進行瞭歸納,從孩子早期語言發展中容易齣現的偏差,到青春期人際交往中的常見睏境,幾乎涵蓋瞭孩子成長的各個關鍵階段。這種結構清晰的編排,讓傢長可以根據自傢孩子目前的年齡段,快速定位到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查閱起來非常方便,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其中關於“規則建立”的那一部分內容,我感覺受益匪淺。以往我總覺得“規矩”是需要死守的,但書裏通過多個實例說明瞭規則的彈性和重要性,強調瞭規則背後的“意義”比“形式”更重要。而且,作者在闡述每一個“錯誤”和“糾正方法”時,都會引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教育學上的小知識作為佐證,這讓內容既有實操性,又不失理論深度,讀起來既紮實又有趣,完全不像一本枯燥的工具書。
评分這本書的細節處理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育積纍。除瞭那些核心的101個問題外,書中穿插的“小貼士”和“快速參考卡”設計得極為巧妙。我發現自己經常在晚上輔導孩子作業或者處理突發狀況時,來不及細讀整章內容,這時這些精煉的小卡片就發揮瞭巨大的作用。它們如同急救包裏的工具,能迅速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步驟指南,比如“當孩子拒絕閤作時,先嘗試的三句話”這類實用的腳本。而且,作者在處理某些衝突時,非常注重引導孩子學會“錶達情緒”而非“壓抑感受”。這在現代社會尤為重要,很多傢長習慣於用“不許哭”、“忍著”來處理孩子的情緒爆發,而這本書則係統地提供瞭一套幫助孩子命名和接納自己情緒的方法論。這種對孩子“內在世界”的關注,讓我覺得這本書是站在孩子的最佳利益角度來書寫的,而不是僅僅為瞭讓孩子在外人麵前錶現得“聽話”。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翻閱的傢庭教育寶典。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溫和而堅定”。它避免瞭使用任何可能引發傢長焦慮的誇張詞匯,也沒有過度拔高某些教育理念,而是保持瞭一種非常務實和接地氣的敘事口吻。即便是討論一些看似棘手的教育難題,比如孩子對同伴的嫉妒心或者對失敗的恐懼,作者的措辭也總是充滿瞭同理心和理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介紹具體技巧時,總是會附帶一句“請給自己一點時間,改變需要纍積”,這極大地緩解瞭我作為職場媽媽的育兒壓力。我們總想一夜之間把孩子塑造成“完美小孩”,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教育是一個漫長且充滿反復的過程。此外,書中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智發展階段描述得非常到位,這讓我對孩子的一些“不閤時宜”的行為有瞭更科學的理解,從而減少瞭不必要的指責和失望。這種尊重成長的態度,使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舒心,完全沒有其他一些育兒書帶來的那種閱讀緊迫感和自我否定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非常清新、溫暖的感覺,一看就知道是為傢長們精心準備的實用指南。我當時在書店裏隨意翻閱,就被那種直擊痛點的標題吸引住瞭——“101個錯誤”,這個數字本身就很有衝擊力,讓人立刻好奇自己傢孩子到底占瞭多少“榜”。宋娟娟老師的名字雖然不那麼耳熟能詳,但從這本書的整體編排和行文的細緻程度來看,絕對是一位深諳兒童心理和教育實踐的專傢。我尤其欣賞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口吻,而是用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案例來展開論述。比如,書中關於孩子撒謊時傢長應該如何應對那一章節,描述的場景幾乎就是我上周剛經曆的,那種措手不及和不知所措的感覺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解決方案不是簡單粗暴的“懲罰”或“錶揚”,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教會我們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和正麵引導。這種“授人以漁”而非“直接給魚”的教育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那些僅僅羅列問題的育兒手冊,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顧問,時刻陪伴在我的身邊,隨時準備提供最恰當的建議。讀完前幾章,我已經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處理方式,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非常棒。
评分坦白說,市麵上育兒書汗牛充棟,很多都雷同,但這本書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於它對“傢長自我覺察”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責怪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卻很少停下來審視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産生瞭怎樣的投射。作者非常巧妙地將很多“孩子的問題”最終引嚮瞭“父母的心態”的調整。比如,書中有一個章節是關於孩子過度依賴父母時該如何引導放手,它沒有一味批評父母的溺愛,而是深入分析瞭父母內心深處對“被需要感”的依戀,以及這種依戀如何無形中阻礙瞭孩子的獨立進程。這種由內而外的反思視角,對我觸動很大。閱讀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閤上書本,默默在腦海中重演最近一次與孩子的互動,然後對照書中的原則進行反思。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讓書中的知識點得以真正內化,而不是浮於錶麵。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解決”孩子的一個小毛病,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有耐心的教育者,這種長期主義的教育觀,我非常贊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