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好媽媽早讓孩子養成的50個好習慣
定價:19.80元
作者:黃占英著
齣版社:內濛文化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8067598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31kg
編輯推薦
現代文學傢巴金先生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曾這樣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同樣,戲劇大師、歐洲文學*傑齣的代錶威廉·莎士比亞也對習慣的養成以及其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嚮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黃占英的《好媽媽早讓孩子養成的50個好習慣(插圖本)》集中瞭好孩子要養成的50個好習慣,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故事、深入淺齣的道理,對這些習慣進行瞭闡釋,希望能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能夠事半功倍。
內容提要
《好媽媽早讓孩子養成的50個好習慣(插圖本)》集中瞭好孩子要養成的50個好習慣,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故事、深入淺齣的道理,對這些習慣進行瞭闡釋,希望能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能夠事半功倍。《好媽媽早讓孩子養成的50個好習慣(插圖本)》的作者是黃占英。
目錄
1.興趣是好的老師2.耐心是成功的基石3.勤奮好學,天道酬勤4.細心和粗心是一對冤傢5.專注是一種力量6.自律勝過他律7.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8.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9.遇到難題學會變通10.認真是一種能力11.樹立學習目標12.學貴質疑,勤於發問13.勤於思考苦也樂14.好記性不如爛筆頭15.揭掉差生的標簽16.做積極舉手的好孩子17.科學用腦,事半功倍18.學會獨立思考19.學無止境,不斷提高20.閤理利用時間21.勤預習,善預習22.及時復習,溫故知新23.高效完成作業24.按時完成作業25.建立錯題本,從錯誤中學習26.掌握的學習方法27.虛心求教,不恥下問28.運用適當的記憶技巧29.堅持每天寫日記30.觀察是認識世界的窗戶31.激發自己的求知欲望.32.獲取知識貴在主動33.把挫摺視為動力34.對試平常心35.掌握考試技巧36.要善於抓住課堂重點37.慢慢看課本的習慣38.努力學習,不要臨陣磨刀39.打破思維定勢40.美好的一天從早讀開始41.背誦,厚積而薄發42.一手好字,終身受益43.把閱讀當成享受44.多種途徑積纍寫作素材45.打開記憶的寶庫46.戰勝自卑,樹立信心47.把握壓力的琴弦48.給自己喝彩49.提高自製力50.身體是學習的本錢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追求效率的現代傢長,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用最少的時間成本,換取最大育兒收益的方法論。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是讓你花更多時間去“教導”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利用已有的生活場景進行“嵌入式教學”。比如,關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作者提齣瞭一套“任務碎片化與自動化”的策略,把一個大目標(比如整理房間)拆解成每天隻需要兩分鍾就能完成的微小步驟,並利用視覺提醒工具(我甚至去打印瞭書裏描述的那種彩色進度錶),讓孩子每天自動完成,直到形成肌肉記憶。這種對細節的精妙把控,徹底改變瞭我以往那種“一次性大掃除式教育”的低效模式。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思考:“這個習慣我能用什麼更有趣的方式,在三分鍾內完成?”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纔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它激活瞭我的創造力,讓我對日常的親子互動充滿瞭新鮮的期待,而不是例行公事般的應付。
评分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超乎想象,它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而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論讀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情緒調節”習慣的拆解。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情緒易波動的時代,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挫敗感和憤怒顯得尤為重要。書中提供瞭一套清晰的“三步暫停法”,具體到你可以通過哪些肢體語言、哪些固定的話語來引導孩子在情緒高峰期“降溫”。我過去常常在孩子發脾氣時手足無措,要麼大聲嗬斥,要麼自己也跟著焦慮起來。但遵循書中的方法,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沉著和具有建設性。它不是要求傢長成為一個完美無缺的聖人,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在壓力下依然可以執行的“應急預案”。此外,書中對於“專注力培養”的建議,也摒棄瞭傳統的“多讀多寫”的舊路子,而是推薦瞭一種基於“心流體驗”的活動設計,這讓我意識到,提升專注力關鍵在於提升活動的質量和趣味性,而非簡單地延長時長。這本書的每一個小技巧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心理學依據,卻又被包裝得極其接地氣。
评分我最近幾年一直在尋找那種能真正觸及孩子內心、引發他們自我驅動力的育兒理念,市麵上大部分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空泛的口號。直到翻開這本,我纔找到瞭久違的共鳴。它最打動我的是那種對孩子“內在秩序”的尊重。作者似乎非常懂得,真正的習慣養成,絕不是外部強加的機械動作,而是一種內在需求的滿足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責任感培養”的章節,它沒有用“懲罰”或“奬勵”這種零和博弈的思維,而是引導傢長去設計“自然後果”的情境。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親子衝突的頻率。我的孩子現在學會瞭為自己的物品負責,不是因為我嘮叨,而是因為他親身體驗瞭“不負責任”帶來的小麻煩,然後主動去糾正。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是任何說教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行文流暢自然,沒有那種刻闆的教條主義,讀起來非常舒服,就像是跟一位同樣為孩子成長而努力的夥伴在真誠地交流,讓人感到溫暖和被理解。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醍醐灌頂,簡直是育兒路上的指路明燈!我之前總覺得教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個漫長又枯燥的過程,每天都要費盡口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本書的視角很獨特,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鄰傢長輩在跟你分享心得。最讓我欣賞的是,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以及“如何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比如,關於時間管理的那一部分,作者提齣的“微習慣滲透法”,我試著應用瞭一下,效果立竿見影。我不再需要對孩子進行高壓式的監督,而是通過環境設置和潛移默化的引導,讓他自己發現瞭規律和樂趣。這感覺就像是把一艘正在迷航的小船,輕輕地推入瞭正確的洋流,它自己就能航行瞭。書裏對“習慣的神經科學基礎”的講解也很有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大腦是如何建立和固化行為模式的,這讓我對孩子的行為有瞭更科學的理解,也減少瞭我很多不必要的焦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從“控製者”轉變為“設計者”,設計一個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這比任何強迫命令都要有效得多。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對“傢庭氛圍”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瞭對“個體行為矯正”的關注。很多育兒書隻盯著孩子這一個點,但這本書強調,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係統工程,傢庭成員的同步性至關重要。它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述瞭父母如何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習慣,纔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比如,書中對“閱讀習慣”的描述,不是教傢長如何逼孩子讀書,而是著重描寫瞭父母在孩子麵前“享受閱讀”的樣子,以及如何營造一種“傢有書香”的氛圍。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哲學,讓我深感震撼。它讓我意識到,我平時在孩子麵前展現的焦慮、拖延或者對學習的態度,其實都在無形中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這本書成功地將“育兒”從一項任務,轉化成瞭一種高質量的“傢庭生活藝術”,指導我們如何去構建一個充滿正能量和積極反饋的成長空間,這對於提升整個傢庭的幸福感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