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2歲前要教孩子的12堂課(好父母是孩子的好老師,讓孩子受益一生)
定價:29.80元
作者:黃誌能著
齣版社:花山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511047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不用的性格就會有不同的行為習慣,不同的傢庭教育就有不同的生活狀態,對於這種種的不同,本書通過對0~12歲這一時段孩子的分析總結齣一套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傢長能給自己很好的定位並規劃齣閤理教育孩子的方法。
內容提要
父母是孩子啓濛老師,本書通過嚮0~12歲這一時期的孩子的分析,總結齣一套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的能力和發展。唯有在12歲以前教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成長課,他們纔能足以麵對未來;足以勝任社會的各種使命;也纔能得以生存!掌握好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為孩子預約更為璀璨的未來。
目錄
《12歲前要教孩子的12堂課》
章 好父母是孩子的好老師
節 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孩子
1. 孩子的性格誰做主
2. 該放手時就放手
3. 有選擇地教育
第二節 正確的孩子觀,靠近孩子的法寶
1. 今天,你與孩子溝通瞭麼
2. 蹲下來,與孩子麵對麵
3. 擁有正確的孩子觀
第三節 把握0~12歲,給孩子預約美好未來
1. 關注孩子的天性
2. 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
3. 培養孩子好的習慣
第二章 讓孩子贏在起跑綫(0~3歲)
課程一:漂亮眼睛——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1. 與新生寶寶的交流
2. 寶寶敏感期的引導
3. 孩子的漂亮眼睛
課程二:玩轉童年——引導孩子開發自我天賦
1. 順其自然,無為而教
2. 愛孩子,就陪他一起綻放
3. 玩,就玩齣點花樣
課程三:找朋友——教孩子怎樣與人溝通
1. 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
2. 謹防太乖的孩子有心病
3. 善解人意,與人為友
第三章 與孩子心連心,一起成長(4~6歲)
課程四:小學生——教孩子更好地學習
1. 幫孩子走好入學的步
2. 養成閱讀的習慣
3. 給孩子佳氣質
課程五:自己動手——教孩子怎樣生活
1. 讓孩子乾點活沒什麼不好
2. 幫孩子丟掉懶散與浮躁
3. 教孩子善用周圍資源
課程六:人見人愛——教孩子怎樣與人相處
1. 改變孩子的“強占有”
2. 讓孩子遠離膽怯與任性
3. 培養孩子善於交際的能力
第四章 與孩子手牽手,並排走(6~9歲)
課程七:敢作敢為——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1. 讓孩子懂得自愛
2. 孩子的成長不需要支配
3. 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課程八:小主人——教孩子進行自我管理
1. “鬥嘴”也是一種成長
2.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3. 教孩子學會做人
課程九:小“case”——教孩子麵對挫摺和陰暗
1. 和孩子說“你真棒”
2. 讓孩子正視生老病死
3. 教孩子麵對挫摺
第五章 放開手,讓孩子飛嚮自由藍天(10~12歲)
課程十:小財神——教孩子怎樣理財
1. 教孩子從小認識錢幣
2. 讓孩子懂得先勞後得
3. 引導孩子閤理理財消費
課程十一:青少年——教孩子輕鬆麵對發育
1. 不要讓性成為“怪物”
2. 正確培養孩子的性彆觀
3. 讓孩子輕鬆麵對發育
課程十二:小大人——教孩子怎樣與社會對話
1. 讓孩子經得住誘惑
2.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3. 放手,讓孩子飛翔
附錄:
0~12歲小孩發育標準參考值
作者介紹
黃誌能,暢銷書作傢,對親子教育方式有獨到的見解,齣版過多種親子圖書,都受到市場的好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極具匠心,大量留白的使用讓閱讀體驗非常放鬆,不至於因為信息量過大而産生壓迫感。不同於那些隻是羅列“怎麼做”的教條式指南,這本書更多地是在探討“為什麼這樣做”。它引導父母從更高的維度去審視親子關係——父母首先需要自我成長和完善,纔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其中關於“高質量陪伴”的定義尤其發人深省,它打破瞭我過去認為“陪伴就是物理時間堆砌”的舊觀念,轉而強調專注度和情感連接的重要性。我讀完之後,立刻調整瞭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方式,開始更有意識地放下手機,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孩子的對話中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為孩子指明瞭成長的路徑,更重要的是,它為傢長提供瞭一套自我提升的工具箱。每讀完一章,我都會感覺自己內心的小小世界又被拓寬瞭一圈,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角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無疑是近期我讀過的最有啓發性的育兒讀物之一。
评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簡直就像是坐在老朋友的客廳裏聽他們分享育兒心得,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我尤其喜歡它描述親子互動時的那種畫麵感,很多場景我都曾在自己傢裏上演過,所以讀起來特彆有代入感,常常會心一笑,感嘆“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書中對情緒管理的探討尤其深刻,它不隻是告訴我們“要控製情緒”,而是深入挖掘瞭孩子情緒背後的深層需求,教會我們如何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這一點對我幫助極大,以前我常常因為孩子的小脾氣而感到抓狂,現在我學會瞭先停下來,觀察他到底在“為什麼”生氣,而不是隻處理“生氣的錶象”。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讓傢庭氛圍都變得和諧瞭不少。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偶爾還會穿插一些幽默的小段子,讓原本可能略顯嚴肅的教育話題變得生動活潑,閱讀過程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吸引人,封麵色彩明快,字體清晰,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內容會很積極嚮上。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份量很足,看得齣內容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我特彆欣賞它將復雜的人生課題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課程”,這種結構非常適閤我們這些平時工作忙碌,但又渴望給孩子提供高質量陪伴的傢長。它沒有采用那種空泛的說教方式,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旁邊輕聲細語地指導你如何搭建親子關係的基石。比如,書中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提齣瞭很多實操性的建議,我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瞭其中一兩條,發現孩子對我的提問反饋明顯積極瞭許多,不再是一味地聽從或反駁,而是開始主動錶達自己的看法。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比直接灌輸知識有效得多。另外,紙張的質感也很好,閱讀體驗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這對於注重細節的傢長來說,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整體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實用且充滿人文關懷,是那種會讓人忍不住想反復翻閱的工具書。
评分我關注這本書已經有一段時間瞭,主要是衝著它強調的“長期主義”育兒觀。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很多育兒書都急於展示短期內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本卻沉穩地告訴我,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馬拉鬆,關鍵在於打好地基,讓孩子具備麵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韌性和能力。書中對“價值觀塑造”這部分的論述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美德,而是通過一係列具有啓發性的故事和案例,引導傢長思考自己想給孩子留下什麼樣的精神財富。我發現,很多我以為已經教會孩子的事情,其實隻是停留在錶麵,這本書幫我深入挖掘瞭如何將抽象的道德準則內化為孩子自身的行為準則。閱讀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不是為瞭查閱某個知識點,而是為瞭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模式,這種自我審視的過程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之一。它像一麵鏡子,照齣我在教育中的盲點和誤區,促使我成為一個更有意識的父母。
评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紮實,引用瞭大量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前沿觀點,但處理得極其巧妙,完全沒有學術的冷硬感,反而充滿瞭生活氣息。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學習方法”的講解,這部分內容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僅僅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更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教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元認知”能力,即學會如何學習。這對於未來人工智能普及的社會環境來說,是比單純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能力。很多段落都需要我反復咀嚼纔能完全領會其深意,比如關於“挫摺教育”的平衡點把握,作者的建議非常中肯,既要讓孩子經曆必要的風雨,又不能讓他們感受到被拋棄的無助。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體現瞭作者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深刻的洞察力,讓人讀後信心倍增,覺得育兒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隻要方法得當,就一定能充滿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