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們做朋友吧:40招指導孩子交朋友
定價:28.00元
作者:勞倫斯·E.夏皮羅
齣版社: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613541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40個親子活動可引導傢長幫助孩子:
找到穩定、值得深交的友誼
建立起平等的關係
正確應付拋棄和失望
目錄
寫給傢長的話…………………………………Ⅰ
寫給小朋友的話………………………………Ⅲ
部分 交朋友
活動1 關於你………………………………3
活動2 尋找共同的興趣……………………7
活動3 在哪裏結識新朋友…………………10
活動4 友善的孩子更易交到朋友…………13
活動5 留下一個好的印象……………16
活動6 做個受歡迎的人……………………19
活動7 你的社會關係網……………………22
活動8 接觸其他人…………………………25
第二部分 瞭解社會規則
活動9 做個社會小偵探……………………31
活動10 成為團體中的一員………………34
活動11 說話要得體………………………37
活動12 讀懂肢體語言……………………41
活動13 講禮貌……………………………44
活動14 電話禮儀…………………………47
活動15 郵件禮儀…………………………51
活動16 策劃一個派對……………………54
第三部分 友誼中的付齣和收獲
活動17 學會分享………………………… 59
活動18 遵守次序………………………… 62
活動19 學會傾聽………………………… 65
活動20 學會贊美彆人…………………… 70
活動21 做個的……………… 73
活動22 懂得什麼時候聽從彆人………… 76
活動23 遇到麻煩要泰然處之…………… 79
活動24 學會變通………………………… 82
活動25 言語要溫和……………………… 85
活動26 保持冷靜………………………… 89
活動27 釋放自己的感情………………… 92
活動28 走齣被拒絕的陰影……………… 95
第四部分 理解和關心你的朋友
活動29 關注彆人的感受………………… 101
活動30 幫助彆人………………………… 105
活動31 不要做“太和善”的人………… 108
活動32 把所有人都包括進來…………… 111
活動33 不是針對你個人………………… 115
活動34 原諒彆人………………………… 118
活動35尊重差異………………………… 122
第五部分 講和
活動36 和難相處的孩子打交道………… 127
活動37 社團與小集團…………………… 130
活動38 維護和平的關係………………… 133
活動39 道歉……………………………… 136
活動40 妥協……………………………… 139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於“榜樣的力量”的強調。很多指導書都要求孩子做到這做到那,但很少有書籍會如此深入地剖析“傢長自身的社交模式對孩子的影響”。它要求我們首先審視自己在職場、鄰裏、乃至傢庭中的溝通方式,並提供瞭一套“傢長社交自檢流程”。這個自我反思的環節,無疑是提高指導效果的關鍵。我開始注意自己在與人交流時的非語言信號,並有意識地在孩子麵前展現齣更積極、更開放的姿態。書中還分享瞭許多真實案例,那些孩子從社交恐懼到遊刃有餘的轉變故事,都配有詳細的步驟拆解,讓人感覺“原來我也可以做到”。它沒有販賣焦慮,而是散發著一種堅定的信心,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能力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隻要我們給予正確的工具和支持。這本書更像是一份長期主義的投資指南,投資於孩子未來幾十年人際交往的基礎,其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
评分說實話,我本來對市麵上這類育兒書籍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畢竟很多都充斥著空泛的口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我們做朋友吧》徹底顛覆瞭我的印象。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不是那種隻針對“外嚮型”孩子的“萬能藥”,而是非常注重“內嚮”和“敏感”孩子的獨特需求。我兒子就屬於那種觀察力強,但行動上比較慢熱的類型。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討論瞭如何尊重孩子的節奏,比如“為你的孩子設計一個低壓力的社交練習場”,這個概念對我啓發太大瞭。我們不再強迫他參加大型聚會,而是鼓勵他先從一對一的、有共同興趣的小活動開始。這種“量身定製”的指導,讓育兒過程中的焦慮感大大降低。而且,它還很巧妙地將“自我價值感”與“社交能力”掛鈎,強調瞭隻有孩子先接納自己,纔能更好地接納他人。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育兒技巧,不如說是一次對親子關係的深度梳理和重塑。那種細緻到連一個眼神、一個停頓的社交瞬間都能被捕捉並解析齣來的細膩度,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我們做朋友吧:40招指導孩子交朋友》一下子就抓住瞭我,作為一個對孩子社交發展非常關注的傢長,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究竟能提供什麼實用的建議。初讀之下,我立刻被它那種既溫暖又充滿實踐性的基調所吸引。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鄰傢長輩,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引導孩子邁齣交友的第一步。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友誼的本質”的探討,她沒有把交朋友這件事描述成一場必須贏得的競賽,而是強調瞭真誠、傾聽和同理心的重要性。書中關於如何處理“被拒絕”的章節,簡直是我的救星。我傢的孩子就曾因為一次邀請被拒絕而沮喪瞭好幾天,那本書裏提供的應對策略,比如教孩子如何識彆“友誼的信號”以及如何優雅地轉嚮下一個潛在的朋友,非常具有操作性,讓我們整個傢庭都學會瞭更健康地看待社交挫摺。這種細緻入微的關懷,讓這本書遠超瞭一本普通的“技巧指南”,更像是一本陪伴孩子成長的“心靈地圖”。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讓孩子去“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和“感受”人與人之間連接的微妙之處。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也值得大書特書。它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節奏明快,充滿瞭生活氣息。你幾乎可以想象作者正坐在你對麵的沙發上,手裏端著一杯茶,微笑著跟你分享她的經驗。我最喜歡它在每個章節末尾設置的“傢長自測清單”和“場景模擬對話”。這些小工具讓理論知識瞬間落地,可以直接帶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檢驗效果。比如,書中提到如何教孩子提問而不是一味地迴答,提供瞭一係列開放式的“破冰”問題模闆,我立刻在周末的公園玩耍時嘗試瞭幾個,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的互動明顯多瞭起來,氣氛也更自然。更關鍵的是,這本書沒有把社交技能異化為一種“錶演”,它始終堅守著一個核心原則:交朋友是雙方的共同選擇與成長。它引導孩子去關注對方的反應,去理解社交中的“雙嚮奔赴”,這對於培養孩子成熟的社交觀至關重要,避免瞭未來可能齣現的“討好型人格”。這種根植於人本主義的理念,讓整本書的份量和深度都遠超同類書籍。
评分在閱讀過程中,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共鳴感,仿佛作者完全理解瞭我作為傢長在孩子交友問題上的所有糾結和無助。尤其是關於“網絡社交邊界”的探討,在現在這個電子産品滲透率極高的時代,這個話題尤為尖銳和迫切。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孩子在虛擬世界中保持真誠和禮貌,以及如何識彆網絡欺淩的早期信號,提供瞭非常前瞻性的指導。它平衡瞭“擁抱科技”與“保護自我”之間的微妙關係,沒有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態度,而是倡導一種有智慧的參與。此外,書中對“友誼的保質期”和“友誼的自然消亡”的處理方式也極具智慧。它告訴我們,有些朋友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關係自然淡去是正常的,這極大地緩解瞭我對於“孩子友誼不穩定”的焦慮。它讓我們學會尊重“流動性”的社交關係,教會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接受不同的朋友,這種豁達的視角,不僅能幫到孩子,也讓我這個成年人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