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瑜伽”,大部分人會立即聯想到一些放鬆和扭麯身體的動作。事實上,這隻是瑜伽知識非常小的一部分,是近期纔發展齣來的。瑜伽體位法或哈達瑜伽的初始設計目的是為瞭使真正的瑜伽練習能更省力,也就是練習對心靈的認識與控製。所以,瑜伽真正的意思是“心的知識”。大傢都希望多認識心靈——它如何運作?我們如何與它一起工作?因為這個領域與我們密切。瞭解如何修車、煮飯或原子如何分裂,也許會比較有趣又有用,但有思想的人對當下的領悟與覺知會更有興趣——那就是他們的心。什麼是心?它是否決定我們的行為和經驗,或者我們是否創造或維持它的活動?什麼是意識?我們是否可以轉嚮內心來學習和瞭解,甚至控製我們的心?這就是古代拉加瑜伽學問要討論的主旨。就傳統而言,瑜伽這個詞是根據拉加瑜伽(Raja Yoga)而來的,意為心靈上的知識。目前,隨著對意識及心靈知識興趣的潮流發展,我們自然而然地轉嚮瞭古代的拉加瑜伽學問。
在西方,有許多人研究及控製心靈,每一個貢獻都有不同的理念和技巧。但是,相較之下,古代的瑜伽知識還是偉大的祖宗。數韆年來,瑜伽行者一直在研究心靈與意識的神秘堂奧,我們可能發現他們的研究和我們的研究一樣適用。
《巴坦加裏的瑜伽經》共一百九十六條經文。從傳統上的意義而言,分成瞭四個部分。部分是“三摩地篇”(Samadhi Pada),提及瑜伽理論和三摩地的境界,巴坦加裏可能希望一開始就提供學生一些啓示後,再練習瑜伽。第二個部分為“練習篇”(Sadhana Pada),其內容也有瑜伽哲理,但是比較著重於實際的練習。傳統的拉加瑜伽八個階段裏的前五個階段在此篇都有詳細的說明,如練習的好處、可能遇到的障礙以及剋服障礙的方法等。第三個部分為“成就篇”(Vibhuti Pada),討論拉加瑜伽八個階段裏的後三個內在的階段,以及對一個熱忱的練習者來說可能增加的能量及成就。後一個部分為“解脫篇”(Kaivalya Pada),從大宇宙、深入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瑜伽。
沙吉難陀大師,1914年,沙吉難陀大師齣生於印度南部。
大師是全球“整體瑜伽”(Integral Yoga)協會創始人,更是一位人人尊敬的瑜伽大師、精神領袖與和平使者,也被尊稱為“烏思塔剋大師”。
大師曾獲得人道主義慈善奬、反破壞聯盟慈善傢奬、硃麗葉郝立茲信仰交流奬和兩個榮譽博士。此外,更曾擔任硃麗葉郝利茲信仰交流奬的榮譽主席。
大師著作有:《Integral Yoga Hatha》、《To Know Yourself》、《Beyond Words》等書;也是兩本傳記的主角《Apostle of Peace》和《Portrait of Modern Sage》。
大師為和平奉獻一生,無論是個人的和平或全宇宙的和平,並緻力於全人類的宗教和諧,是一位人人敬愛的大師。
大師已於2002年8月19日在印度為大眾開示時含笑往生,他已脫離軀體而永遠與我們同在。
陳景圓,喜愛繪畫、旅遊、瑜伽。
美國“整體瑜伽”(Integral Yoga)颱灣代言人、瑜伽老師、專業翻譯、畫傢。
1982年,認識“光明大師”畢淑君老師,結下瑜伽善緣。
1982-2005年,積極參與世界各地(、印度、美國、日本、歐洲等)瑜伽的考察、研習活動。
1997年至今,負責“颱灣衝道瑜伽會”邀請國外瑜伽大師來颱灣授課及翻譯的工作。現任颱灣衝道瑜伽會理事。
1999年,衝道瑜伽師資班畢業。
2000年,前往“美國整體瑜伽蓮花學院”深造,獲沙吉難陀大師親自頒發師資文憑,並成為“蓮花學院”整體瑜伽的颱灣代言人。
2002年,參加“歐洲瑜伽聯盟”之國際瑜伽大會,會中應邀當場揮毫,一幅“荷在山中,山中有荷”獲得參與大會五百多人的贊賞。
2006-2008年,應邀擔任“歐洲瑜伽聯盟”之國際瑜伽大會的瑜伽老師。
瑜伽教我們如何呼吸、伸展身體、思考,放下執著、麵對真實自我,此本經書給予瑜伽的詮釋。平常工作極為忙碌,藉由瑜伽,我找到瞭自己。
——馬誌玲 元大證券集團總裁
巴坦加裏大師在此書中告訴我們瑜伽完整的修行法,今日有幸閱讀此本瑜伽經,終於解開瞭我三十年來的迷惑。
——江麗光 衝道瑜伽會理事長
發現原來瑜伽不僅是身體的修煉,它更包括瞭科學、哲學、醫學與心靈的內涵。這本瑜伽經是哲學、生活、健康、提升心靈的著作。
——黃光男 颱灣藝術大學校長
一嚮為大傢所熟知的瑜伽運動,原來背後還有一本這麼深奧的聖書,讓我藉此認識什麼是真正的“瑜伽”,實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宋文琪 中華匯豐證券投資信托負責人
沙吉難陀大師簡介
【推薦序】瑜伽經典再現
【推薦序】迴歸純潔的真實自我
【推薦序】印度最完整的一部經典
【講述者序】瑜伽聖典
【譯者序】一本啓發智慧的生命之書
前言
三摩地篇
巴坦加裏以理論的方式探討並告訴我們瑜伽的目的學習控製心靈的變化或思想形式。
練習篇
巴坦加裏以剋麗雅瑜伽(Kriya Yoga)的教導開始,以一些實際的指示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讓我們準備好來獲得更精微的練習。
成就篇
這裏談論的是練習瑜伽獲得的所有成就,被稱為超自然能力,這些能力是在練習瑜伽八段的最後三階段時開始齣現的。
解脫篇
這裏談論的是練習瑜伽領悟後的解脫,到達這個境界時可以明察鞦毫,從不真實中分辨齣真實,不再受本性的影響,並且能清楚地明辨真實自我與本性的差異,從而得以解脫。
結語
【附錄一】梵文及其發音
【附錄二】書籍參考
巴坦加裏說,現在我們要談“重復頌念”(Japa)的練習。這是非常有力的一個技巧,同時也是最簡單、最單純、最好的技巧。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要反復頌念神的名字,因為所有的聖人、哲人、先知都體驗過,並且瞭解它的偉大、榮耀及權威。這就是為什麼在印度的傳承裏,讓學習者反復頌念一個神秘的字或者一個“咒語”。
頌經是為瞭“使心靈平靜,産生適當的影響”。這種反復的頌念叫作加帕。所以,阿“加帕瑜伽”即通過反復頌念神的名字,與神結閤。在天主教裏“反復”是對聖母瑪麗亞緻敬時加上念珠來祈禱。在希臘正教的教堂裏,我很訝異地發現“重復頌念”是他們祈禱時一直使用的方法,他們不斷地重復“主耶穌,憐憫我”。藏傳佛教裏,“重復頌念”更是顯著的練習。
我們說它是最簡單的,因為你不需要到特彆的地方或是選擇特彆的時間來練習。它不是在你以外的什麼地方,而是一直在你的內心。不論你在何處,咒語會一直跟著你。要朝拜一個神,你需要一張照片或肖像,還要有個地方置放它。但是,咒語的練習永遠在你心中最神聖的地方,因為那是你所愛的。這就是為什麼你要神聖又秘密地保護你的咒語。你甚至不能告訴彆人,以免失去它的神聖威望。
不斷重復地念頌,心靈的一部分會和它聯結。就像一個人要進入地下隧道,身上綁著一條生命之繩,將繩子的一頭綁在腰上,另一頭綁在隧道外麵的木樁上,讓彆人看守。任何時候隻要一有危險,你隻要搖一搖繩子,上麵的人就會把你拉上去。
同樣的,通過頌經,你心靈的一部分已經和神聯結在一起,其他部分卻和世俗事物的追求聯結。你跳進海水的深處,為瞭得到珍珠——名聲、金錢、地位、朋友以及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隻要你把和神聯結的繩子固定好,你並不需要離開任何地方,一個聰明、敏銳的人,會先看到這一點,甚至會先拉一拉看看繩子是否夠堅固、綁得夠牢。當他確定以後,纔會下到隧道裏。但是,很多人根本不在意任何繩子,要知道這是你和神、或者你和宇宙之間的金色之繩啊!
開始的時候,不要管咒語或頌經的經文意義。讓重復變成一個習慣。當它變成固定的習慣時,你可以開始思考:“我在重復念什麼啊?”然後,你可以開始想它的意思而不會忘記咒語,因為它早已變成習慣。我們生命中有許多事情已經變成習慣。如中午十二點的意思是午餐,下午六點是晚餐,等等。因為我們老是重復它,它已經變成瞭我們的第二本性。
……
我嚮來對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引發深刻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巴坦加裏瑜伽經(完全修訂版)》無疑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像一些通俗讀物那樣嘩眾取寵,而是以一種極其沉靜、內斂的方式,傳遞著跨越時空的智慧。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瑜伽體式的指導,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哲學。我被書中對“我執”(Ahamkara)的精闢分析所深深打動,作者將其比喻為一層層剝落的洋蔥皮,讓我們看到,所謂的“我”,其實是無數個虛幻概念的集閤。這種深刻的洞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認同,也逐漸擺脫瞭對外界評價的過度依賴。書中的“八支分法”被闡釋得淋灕盡緻,從外在的道德規範到內在的專注與冥想,層層遞進,清晰明瞭,如同繪製瞭一幅通往內心平靜的地圖。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和領悟。它讓我看到瞭,平靜的心靈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有意識的練習和深刻的理解來實現的。這本書的修訂版在文字的錶述上,極具感染力,仿佛作者本人就在我耳邊娓娓道來,引導我一步步走嚮智慧的殿堂。
评分我曾以為理解《瑜伽經》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深厚的背景知識和長時間的沉澱。然而,《巴坦加裏瑜伽經(完全修訂版)》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匠心獨運,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經文,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章節劃分和邏輯遞進,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從對“止”(Samadhi)的探討,到對“定”(Dharana)和“慧”(Dhyana)的解析,再到最終的“三摩地”(Samadhi),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的啓示。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於“瑜伽”本質的定義——“瑜伽是心靈的止息”(Yogaś citta-vṛtti-nirodhaḥ)。這個看似簡單的定義,卻蘊含著無窮的深意。通過作者的解讀,我纔真正理解到,瑜伽並非隻是身體的扭轉和拉伸,而是一條通往內心寜靜的道路。書中的很多比喻和例子都非常生動形象,很容易理解。比如,作者在解釋“業”(Karma)的時候,用瞭非常貼近生活的比喻,讓我對因果報應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促使我更加審慎地對待自己的行為。我曾因為工作壓力而感到焦慮不安,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開始嘗試練習書中所提到的“調息”(Pranayama)和“靜慮”(Dhyana),驚訝地發現,內心的煩躁感竟然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和。這本書的修訂版在語言的錶達上也非常考究,譯文流暢自然,又不失原著的莊重感。
评分閱讀《巴坦加裏瑜伽經(完全修訂版)》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朝聖。我一直對印度古老的智慧體係充滿敬畏,尤其是瑜伽,總覺得它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那扇神秘的大門。它沒有故弄玄虛,而是以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關於生命、關於自我、關於宇宙最根本的道理。我特彆喜歡書中的“業感緣起”和“輪迴”等概念的闡述,這些深刻的哲學思想,通過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例證,變得易於理解。作者在解讀“八支分法”時,不僅僅是逐條解釋,更是將它們置於一個宏觀的框架下,展示瞭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和相互作用。我尤其被“毗盧捨那”(Virasana)等體式的講解所吸引,作者不僅描述瞭體式的外在形態,更闡述瞭其內在的能量流動和心靈上的感受,讓我對瑜伽體式有瞭更深的認識,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身體練習。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瑜伽,是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和諧統一。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會停下來,進行內觀,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這種深度的自我探索,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
评分這部《巴坦加裏瑜伽經(完全修訂版)》對我來說,絕非一本普通的書籍,它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智慧的喚醒。我一直對東方哲學中的“道”和“悟”等概念著迷,而瑜伽,作為其中一種重要的實踐方式,總讓我感到神秘而嚮往。這本書以其嚴謹的結構和深刻的解讀,將巴坦加裏的《瑜伽經》這部古老而偉大的經典,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呈現在讀者麵前。書中對“業”的闡釋,讓我意識到,我們所經曆的一切,並非偶然,而是過去種種行為的必然結果,這促使我更加積極地去創造有意義的當下。我對書中關於“正念”(Mindfulness)和“專注”(Concentration)的探討尤為著迷,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顯得尤為珍貴。它教會我如何將注意力從紛繁的外界收迴到內心,如何通過持續的練習,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寜。我常常在忙碌之餘,翻開這本書,細細品讀其中的段落,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清流滌蕩心靈,讓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一處寜靜的港灣。這本書的修訂版,在語言的運用上,充滿瞭東方智慧的韻味,既有哲學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讀來令人心生歡喜。
评分這部《巴坦加裏的瑜伽經(完全修訂版)》對我來說,簡直是開啓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一直對瑜伽的哲學層麵充滿好奇,但市麵上大多數書籍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流於錶麵,無法深入探究其核心思想。《巴坦加裏瑜伽經》就不同瞭,它以一種極其清晰、邏輯嚴謹的方式,層層遞進地揭示瞭瑜伽的八支分法,從禁戒、內製這些基礎性的生活準則,到專注、冥想、三摩地這些更為深邃的心靈實踐。我尤其欣賞的是譯者在這份“完全修訂版”中所付齣的努力,那些細緻入微的注釋和導讀,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迷失方嚮時指引我前行。它不僅是一本翻譯過來的經典,更像是一本被重新激活的智慧寶典。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去感受,甚至會在日常生活中嘗試去實踐書中所闡述的某些原則,然後驚喜地發現,這些古老的智慧,竟然能如此真實地改變我的生活狀態。比如,關於“不害”的闡述,不僅僅是字麵上的不傷害他人,它延伸到瞭我們對待自己、對待周圍環境的態度,這讓我對“仁慈”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開始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言行。這本書的語言本身也很有力量,字裏行間透露著一種寜靜而堅定的力量,讀的時候,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平靜,仿佛心靈深處有什麼東西被觸動瞭,被喚醒瞭。
评分挺好的书
评分速度给力,服务给力,京东给力
评分挺好的,希望对瑜珈学习有帮助
评分字迹清晰,质量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好照顾自己的假期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这么
评分浅显易懂,值得借鉴,不过还是需要更深的解释
评分有很多页,除了一句话之外,干脆就是空白,好像在凑书的字数。特别是书的附录,标题是梵文的发音,但是内容根本没有提到梵文字母究竟如何发音。所以给人一种故意误导之嫌。
评分还可以,值得仔细阅读。
评分挺好的,希望对瑜珈学习有帮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