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尼采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學史、文學史、思想史上無法繞過的一個難解之謎。其核心觀點也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論價值:價值重估的社會觀點,永恒輪迴的宇宙規律,作為人類理想的超人學說,作為曆史解讀的權利意誌。
《尼采思想傳記》從尼采酷愛的音樂著手,依據他生平的重大事件與著述順序,清晰地展示其思想的發展脈絡與主旨,最後以提示其思想對後世之影響收束。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沒有在書中摻入自己的“微言大義”,也不怎麼做齣“補正糾偏”,而是以尼采的思想發展為紅綫,輔以對其思想形成有特殊作用的生平材料,為讀者提供瞭一部翔實和生動的尼采思想史。
##尼采的影响力并不限于欧洲的哲学领域,相反,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美学家,甚至是文学家。初窥门径,常觉尼采易读。钻研之下,才知百年后,尼采的思想仍远未过时。
评分##“显然,有人如此深入存在的秘密,以至于他失去了理智。这个消息一定激发了思想界和上流社会的想象力。”
评分读过尼采的大部分作品之后,再来读这本书,感觉做了很好的梳理。
评分##仅作为思想传记是非常赞的。探讨了很多内核性的东西,而不只是阐释尼采,更重要的是探讨尼采某一思想的源头和后续,以使某个观念更为坚实可靠。不过,有的地方作者表述也很吃力(翻译可能也吃力了),比如永恒轮回这一概念。现在才想到此概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巴塔耶、柏格森等人
评分##“严肃,稍有些过分倾向,热衷于严肃,在各方面的各种关系中,在悲哀和欢乐中,甚至在游戏时。他能从一旁打量自己……我是一株在坟茔近旁长出的植物……可他不愿虔诚和乖巧,他梦想着,有个扰乱他心绪和给他留下狂烈印记的命运。”他热爱过叔本华的深邃思想,忠诚过瓦格纳的音乐头脑,崇拜过伟大的父亲,眷恋过母亲和姊妹,然而到最后都一一抛弃了他们,头也不回把他们统统留在了身后的时光洪流中,毅然决然独自奔赴心中执念,即使并不勇敢也曾后悔贪念,但最终义无反顾一脚迈进了深渊的漆黑一片。1900年8月25日,世界永远拥有了超人,却丢失了它的造物主尼采。这次再没有对自我的反骨和背叛,也不再有恒久的头痛和疯狂,这个“超人”去到了本就属于他的地狱,找到了他的狄俄尼索斯约上一曲永无尽头的循环交响,成功作了悲剧掌门人。
评分##并非每章都十足精彩,但称得上目前看过最棒的哲人传记。
评分##写作的文学性很强,或者说交互性很强。特别是在前面几章,作者把尼采的作品插入到自己的行文中,交织有序,情感十分充沛。不过这种写作难度也很高,到后面逐渐变成常规论述。相似的是,尼采的思想历程也大致如此,从接触瓦格纳的音乐,激情喷涌而出,到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达到顶峰。而后开始思考激情与科学的关系,逐渐冷静下来,但依旧没有丧失横扫一切的欲望。这本书把尼采思想历程贯穿、融合得很圆满,适合对尼采有一定了解的人整合用,较之普通思想导读,更显文笔
评分##译者自己好多东西也没闹明白呐。现在越来越佩服西方的思想传记作者,尤其佩服萨弗兰斯基。写出这样深入浅出的作品是要积十数年之功的。尼采思想的进路可以称得上拆毁形而上学之路,而重估一切价值终究不能将倾颓大厦的瓦砾废墟再建成高楼。有关莎乐美的部分很有些意思。
评分##诗性的哲理随笔,太好看了,可以作为尼采导读的入门选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